药业的巨头时代与风险
近年来,能引起世界轰动的重磅炸弹式的新药已不多见了,只有制药公司重组兼并的重磅经济新闻接连不断。
2000年12月,英国著名制药公司葛兰素威康和主要竞争对手史克必成制药公司合并为葛兰素史克公司,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制药公司。
但这第一把交椅还没有坐热,今年7月,以生产“伟哥”著称的世界制药业巨头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用600亿美元的价格通过换股方式兼并了法玛西亚制药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一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制药公司。此举不仅成为迄今全球制药业金额最大的兼并案,也是近一年多来美国涉及金额最高的兼并交易。有人预言,到本世纪中
期,全球前70家大型制药公司有可能合并到15家。
我国的医药行业似乎也上演着同样的一幕:今年6月,华源集团受让上药集团40%股份,间接控股上海医药集团,这是迄今我国医药产业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重组。另据悉,目前我国的药厂数量已由几年前的6000多家减至3000多家,而这个数字仍然在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减。
称之为“强强联合”也好,称之为“大鱼吃小鱼”也罢,药业的重组、“巨头”的出现,给我们这样一点启示:也许是我们这个世界并不需要太多的制药公司了吧。这绝非坏事,至少小药厂或小药商们投机倒把、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机会减少了。
然而“大有大的难处”,制药巨子的产品也并非全无风险。史克公司的“PPA”事件、拜耳公司的“拜斯亭事件”,不久前美国强生制药公司治疗贫血的药物“埃普莱克斯”(Eprex)被亮红牌事件,都引起了市场的骚动,也不免让这些巨头们吓出一身虚汗来。
企业并购是经济界的大事。然而从美国的证券市场上看,收购案并非就是利好消息。在辉瑞宣布并购法玛西亚后,股价却呈现出不同寻常的大幅下挫。这种大型的经济交易并没能引发市场的好感和认同。正如一位华尔街银行家所说:“对辉瑞公司和并购市场来说,重要的是以后将发生什么。”制药业合并风潮波涛汹涌,但合并是否真正有利于企业或行业的长远发展,还得拭目以待。
巨头公司不被看好,还有另外的原因。自安达信公司曝出了惊天的假账丑闻后,这个世界一流的电信巨头公司颓然倒闭。然而越来越多的会计丑闻也被接二连三地披露出来。药业巨头公司也未能幸免。据报道,美国第二大制药商默克制药在如何计算其120亿美元营收的问题上受到了质疑,美国施贵宝公司也被调查是否曾向药品批发商使用不当的奖励手段,以达到公司预期营业额,药业巨头们正陷入麻烦缠身的尴尬境地。
对于巨头公司来说,一个不合格的产品就可能置公司于死地,而打肿脸充胖子的造假账行为,可就更悬了。因此,化解风险显得愈发重要。对于药品质量风险,巨头公司们采用的“召回机制”无疑是明智的,也是成功的。但对付诸如假账的丑闻,也许只有这两个字可以解救——诚信!, 百拇医药
2000年12月,英国著名制药公司葛兰素威康和主要竞争对手史克必成制药公司合并为葛兰素史克公司,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制药公司。
但这第一把交椅还没有坐热,今年7月,以生产“伟哥”著称的世界制药业巨头美国辉瑞制药公司,用600亿美元的价格通过换股方式兼并了法玛西亚制药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一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制药公司。此举不仅成为迄今全球制药业金额最大的兼并案,也是近一年多来美国涉及金额最高的兼并交易。有人预言,到本世纪中
期,全球前70家大型制药公司有可能合并到15家。
我国的医药行业似乎也上演着同样的一幕:今年6月,华源集团受让上药集团40%股份,间接控股上海医药集团,这是迄今我国医药产业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重组。另据悉,目前我国的药厂数量已由几年前的6000多家减至3000多家,而这个数字仍然在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递减。
称之为“强强联合”也好,称之为“大鱼吃小鱼”也罢,药业的重组、“巨头”的出现,给我们这样一点启示:也许是我们这个世界并不需要太多的制药公司了吧。这绝非坏事,至少小药厂或小药商们投机倒把、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机会减少了。
然而“大有大的难处”,制药巨子的产品也并非全无风险。史克公司的“PPA”事件、拜耳公司的“拜斯亭事件”,不久前美国强生制药公司治疗贫血的药物“埃普莱克斯”(Eprex)被亮红牌事件,都引起了市场的骚动,也不免让这些巨头们吓出一身虚汗来。
企业并购是经济界的大事。然而从美国的证券市场上看,收购案并非就是利好消息。在辉瑞宣布并购法玛西亚后,股价却呈现出不同寻常的大幅下挫。这种大型的经济交易并没能引发市场的好感和认同。正如一位华尔街银行家所说:“对辉瑞公司和并购市场来说,重要的是以后将发生什么。”制药业合并风潮波涛汹涌,但合并是否真正有利于企业或行业的长远发展,还得拭目以待。
巨头公司不被看好,还有另外的原因。自安达信公司曝出了惊天的假账丑闻后,这个世界一流的电信巨头公司颓然倒闭。然而越来越多的会计丑闻也被接二连三地披露出来。药业巨头公司也未能幸免。据报道,美国第二大制药商默克制药在如何计算其120亿美元营收的问题上受到了质疑,美国施贵宝公司也被调查是否曾向药品批发商使用不当的奖励手段,以达到公司预期营业额,药业巨头们正陷入麻烦缠身的尴尬境地。
对于巨头公司来说,一个不合格的产品就可能置公司于死地,而打肿脸充胖子的造假账行为,可就更悬了。因此,化解风险显得愈发重要。对于药品质量风险,巨头公司们采用的“召回机制”无疑是明智的,也是成功的。但对付诸如假账的丑闻,也许只有这两个字可以解救——诚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