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编号:224640
碳酸酐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23日 中国医药报
     碳酸酐酶(CA)是一种含锌金属酶,分布于人体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胃黏膜、胰腺、红细胞、中枢神经细胞和睫状体上皮细胞等组织中。CA在睫状体上皮细胞中催化CO2和H2O生成HCO3-,透过腔膜分泌于房水,由于房水中的液体要保持电中性,Na+向房水分泌增加,同时带动Cl-向房水移动,从而使房水形成高渗压,于是促进H2O向房水流动,保持房水平衡和正常的pH值。而青光眼病人由于房水回流不畅,引起眼压升高。CA抑制剂(CAIs)可抑制CA的活性,使HCO3-生成减少而降低眼压,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CAIs作为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按其发展过程和药理作用分为三代:第一代口服CAIs,第二代局部用CAIs,第三代长效无刺激局部用CAIs。

    第一代口服CAIs乙酰唑胺是首先用于青光眼的口服治疗药物,由于脂溶性低,眼内分布较少,需用较大剂量(1000~2000毫克)才有效,因而血药浓度较高;长期用药易出现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高氯血症性酸中毒),因此临床应用日渐减少。以后又合成了醋甲唑胺和双氯非那胺等口服CAIs。其脂溶性较高,代谢缓慢,故使用剂量较小,每天1~2次、每次25~50毫克可达有效量。副作用也较少,用于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青光眼,尤其适用于对乙酰唑胺耐药的病人。

    口服CAIs降低眼压虽有效,但由于对非眼组织CA的抑制,会产生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用药初期出现多尿、胃肠不适和疲劳,部分病人发生肾结石,极少数病例发生粒细胞缺乏症。因此,需要研制局部用AIs,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第二代局部用CAIs由于第一代口服CAIs导致全身不良反应,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制局部用CAIs。经过几十年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初合成了多尔唑胺和布林唑胺。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CA活性和较高的水溶性与脂溶性,便于配制为2%的滴眼液,能透过角膜,使药物在睫状体达到有效药物浓度。1995年,多尔唑胺滴眼液在德国上市,无全身不良反应。但由于水溶液pH值为5.5,对眼结膜有轻度刺激性。布林唑胺于1998年上市,其水溶性较差,故配制成混悬液。其抑制CA的作用强于多尔唑胺,对眼的刺激较轻。

    第三代长效无刺激局部用CAIs多尔唑胺和布林唑胺虽有较强的局部抗青光眼作用,但因其为盐酸盐,溶液偏酸性,对眼有刺激性,且作用时间短,只能维持2~3个小时,每天需要多次用药才能保持有效的药物浓度,因此又开始了第三代长效无刺激局部用CAIs的研制。科研人员对CAIs化合物的结构进行改造后,获得两个强效、作用时间较长(5~6小时)的CAIs,但配制成滴眼液的pH值为5.5左右,对眼仍有刺激。为解决pH问题,科研人员将化合物尾部的双羧基改换为氨基酸,使其滴眼液的pH值在6.5~7之间,对眼的刺激基本消除。至此,第三代CAIs的雏形已基本形成,目前正在研制与开发,预计最近两年将面世。,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