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基础 > 信息
编号:224981
中医治泻为何多用散剂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57期
     对于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剂型,古人早有明训。中医治泻以散剂为主,大有止泻不离散之义。如白术散(有三方)、五苓散平胃散参苓白术散、神术散、益元散、益黄散、藿香正气散、诃子散(有三方)、香薷散、四维散、升降散、白术芍药散(痛泻要方)等。

    为什么治泻以散剂为主呢?中医认为,泄泻的产生,脾失健运、水湿下注为其主要病机,这与现代医学认为腹泻为水在胃肠道分泌和吸收过程中失去动态平衡的认识一致。中医治泻以化湿、燥湿、利湿、固涩等为主,而中药散剂有以下作用:

    一、散剂可芳香化湿

    化湿药多具有芳香气味,芳香气味能振奋脾阳,促进水湿的运化,故保留芳香气味是保持药效的关键。芳香化湿药如白蔻、砂仁、苍术、藿香、白芷、苏叶、甘松等,该类药煎煮时一般都后下。若用水高温煎煮,其芳香气味容易散失而降低疗效,故用散剂可更好地发挥芳香化湿作用。

    二、散剂可增强燥湿作用

    把燥湿药、化湿药、渗湿药、固涩药加工成微小颗粒,用少量水送服,其干燥小颗粒,能吸附大量胃肠道的水分,既能利湿、化湿、固涩,又增强了燥湿作用。泄泻时胃肠中水液本已过多,若再用汤剂增水则不利于治疗。

    根据病证将芳香化湿药、苦温或苦寒燥湿药、利湿药、固涩药等恰当组合,加工成散剂则更能发挥药物功效,历代治疗泄泻之散剂便是例证,本人在临床也深有体会。近代之颗粒剂、胶囊等,可视为散剂之变剂,只要药证相符,疗效比汤剂要好。, http://www.100md.com(和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