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前沿 > 科技巡行
编号:225172
基因调控“携手”阴阳调节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1月29日 国医网
     随着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专家研究发现,西医的基因组学与中医的阴阳学说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竟然表现出越来越多“接轨”的现象。这种接轨不仅进一步验证了中医学的科学性,也为新世纪疾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21世纪是基因科学的世纪。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高益民教授说,随着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相互渗透,中西医学之间,特别是在基本理论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融点,揭示和验证了中医学的“奥秘”,使中医学得到越来越多跨文化的认同。

    据高益民教授介绍,基因调控又称基因表达调控,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转录水平上的调控,mRNA加工、成熟水平上的调控、翻译水平上的调控等方面。人类基因表达调控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细胞中激活特定的基因,从而实现“预定”的、有序的、不可逆的分化和发育过程,并使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内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随着对人体各种致病基因功能及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化,已经发现基因调控失常是引起机体生理状态失衡进而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基因调控被认为是基因组学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
, 百拇医药
    中医的阴阳学说,是运用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论述医学科学的具体问题、揭示人体正常和异常生命活动规律,指导养生保健、疾病诊治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基础。中医认为,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存的基础。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本质。因此,调节阴阳是中医学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则。

    阴阳学说作为中医理论核心,认为人体存在的两种对立生命过程统一性的维持或破坏,是健康、亚健康甚或发生疾病的关键。而大量基因组学和蛋白质学研究的结果,虽然说法不同,但支持和验证了中医的这种论点。从治疗学上看,基因组学所说的基因调控,与中医阴阳学说中的阴阳调节,虽然使用方法和手段有中西医药之别,但是,其目的和结果,都是促使机体从失衡的病理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即从调节阴阳入手,达到基因调控的效果。

    高益民以衰老机制的研究为例说明。基因调节论者认为,衰老是T细胞过度凋亡所致,而T细胞凋亡受到基因表达的严密调控,人衰老时Fasl基因表达上调,而Fasl亦被称为T细胞死亡因子。Fasl上调加速T细胞凋亡,使人日趋衰老。根据中医理论,科研人员将肾虚者与老年人神经内分泌指标做对比研究,证实衰老是生理性肾虚。他们用两组补肾复方对老龄大鼠做实验,发现可使Fasl基因表达下调,明显降低T细胞凋亡率,并使之接近年轻小鼠的凋亡率。又发现使用温补肾阳中药可直接提高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RF)的水平。这种运用阴阳调节的法则(使用中药),使上调的Fasl下调,提高CRF基因转录与表达水平,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的受抑制状态,并证明肾阳虚证的调控中心在下丘脑,而且涵盖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两者虽然理论根据不一样,但研究机理和结果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
, 百拇医药
    据了解,这种相似或者融合也表现在对胚胎发育、癌症、糖尿病等疾病机理的研究中。高益民认为,中西医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在学术指导思想、方法论以及基本特点上出现“接轨”并不是偶然、孤立的,而是现代科学与中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说,近几十年来,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仍缺乏某些突破性进展,很主要的原因是现代生理、生化、个别单基因等分析方法,很难胜任以整体观念为主导的中医基本理论研究。而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以研究整个基因组为宗旨的基因组学,不仅与中医一直追求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而且其建立的高通量、大规模平行性研究方法,如生物芯片、大规模筛查系统和先进的生物信息学等,也为中医基本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方面,国内的很多中西医学家已经进行了成功尝试。在对中医证候研究的过程中,第一军医大学罗仁教授在“中医证候基因组学研究的思路”中提出,“任何疾病、任何证候,归根到底都与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同一证候可能与不同的基因表达改变有关,而同一基因表达的改变,又会引起不同的病症”。并认为“基因组学研究应该是科学表达中医证候内涵的科学方法之一,可能是中医诊断、治疗的一次飞跃”。中国中医研究院吴志奎教授用中药益髓生灵治疗地中海贫血,首先在国际上用中药实现了不改变单基因遗传病基因的结构,而是修饰、调节基因的表达或基因产物功能,从而获得既无副作用又无后遗症的显著疗效。这些研究均表明中西医结合已经从“证明性研究”上升到“创新发展规律研究”,必将为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开拓高层次、多侧面的新领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