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正文
编号:225446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1日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
     日本学者报道,与其它类型肝内胆管癌(ICC)相比,管内生长型肿瘤应作为一个独特的实体进行治疗;多发肿瘤和血清CA19-9水平升高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日本Chiba大学的M. Ohtsuka博士指出,手术治疗ICC的效果及影响存活的特异性因素仍未阐明。为此,研究人员对48例可切除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肉眼外观(肿块形成、管周浸润、管内生长、肿块形成与管周浸润)和患者存活率、复发方式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对于肿块形成型、肿块形成与管周浸润型患者,采用单变量与多变量分析检测可能的预后因素。结果发现,患者的1、3、5年存活率分别为62%、38%和23%。随访8至72个月后,所有管内生长型患者仍存活。

    单变量分析显示,多发肝脏病变、累及肝被膜、切除边缘具有癌细胞、血清碳水化合物抗原(CA)19-9水平升高是显著的不良预后因素。然而,淋巴结受累不是显著的预后因素。

    多变量分析发现,多发肝脏病变和血清CA19-9浓度升高与预后显著相关。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残余肝脏。

    Ohtsuka博士认为,与其它类型ICC相比,管内生长型肿瘤应作为一个独特的实体进行治疗。多发肿瘤和血清CA19-9水平升高是预后不良的指标,而淋巴结受累患者的预后并非都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