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225925
美洛昔康(莫比可)——优秀的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之一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2年第46期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的作用机制与发展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是一类具有抗炎与镇痛作用的药物,可以改善风湿性疾病的炎性症状并可有效缓解疼痛,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自1899年阿司匹林问世以来,NSAID得到迅猛发展,但直到1971年其作用机制才由John Vane博士阐明,NSAID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的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前列环素和血栓素A2(TXA2)而发挥药理作用。20世纪90年代,COX被发现有两种异构体,即COX-1和COX-2。COX-1诱导产生的前列腺素主要起生理和保护功能,如维持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调节肾血流量和血小板功能;COX-2主要在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软骨、内皮及表皮细胞中表达,在基础状态下水平极低,一旦受细胞因子或内皮素刺激,其表达量会数十倍增长,产生前列腺素参与炎症反应。为减少NSAID引起的不良反应,9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针对COX-2的抑制剂,从而导致了昔布类药物的问世。随着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发展,发现COX-1不仅是基础酶,也是诱导酶,它参与炎症并有加重炎症的作用;COX-2则不仅是诱导酶,同样也是基础酶,如肾脏、胃肠和脑在生理状态下均有COX-2的存在。临床药物验证中也证实,虽然昔布类药物能降低某些传统NSAID导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但仍然存在众多胃肠道不良反应者,特别是与选择性NSAID相比,如美洛昔康(莫比可),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未显示有显著性差异。而有些临床药物验证提示,昔布类药物有增加心血管意外、肾功能受损和下肢水肿的危险。
, 百拇医药
    莫比可的临床疗效与胃肠道不良反应

    莫比可是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制生产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1998年Hawkey等进行了MELISSA临床药物验证,纳入全球27个国家9323例骨关节炎病人,其中莫比可组(7.5 mg/日)4635例,双氯芬酸组(150 mg/日)4688例。结果发现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总的不良反应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双氯芬酸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莫比可组。在两组中无论是否伴有口服阿司匹林,莫比可组的胃肠道穿孔、出血、溃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双氯芬酸组。Dequeker等对8656例骨关节炎病人的临床验证中选用炎痛喜康(20 mg/日)作为对照药,所有临床观察指标的结果与MELISSA试验完全相同。2002年,Zeidker等对13307例使用莫比可的病人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前瞻性安全性研究,发现莫比可每日7.5 mg和15 mg两组间,在总的不良反应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炎、穿孔、溃疡和出血均无显著性差异。Furst等的一项荟萃分析也显示,无论莫比可是7.5 mg/日还是15 mg/日,与双氯芬酸100 mg/日或炎痛喜康相比,胃肠道不良反应和上消化道穿孔、溃疡、出血均有显著性差异,即明显低于对照药。从以上的临床药物观察中可以看出,莫比可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效果,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穿孔、梗阻、溃疡和出血均较对照药低,具有良好的胃肠道安全性。
, 百拇医药
    莫比可未增加心血管和肾脏不良反应

    由于昔布类药物提示可能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肾脏受损的风险,因此进一步使人们提高了对NSAID药物可能引起心脑肾脏病变的重视,Furst等针对莫比可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莫比可7.5 mg/日或15 mg/日与双氯芬酸100 mg/日或炎痛喜康20 mg/日相比,心血管不良反应及肾脏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在这一荟萃分析中,具体例举了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梗死发生率及肾功能受损、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以及下肢浮肿的发生率,莫比可均与对照药双氯芬酸和炎痛喜康无显著性差异。这一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莫比可在保持了NSAID的治疗作用、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同时,并未增加心血管和肾脏功能受损的不良反应。

    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认为,莫比可具有非选择性和特异性COX-2抑制剂的优势,是一个有效且较安全的NSAID,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