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儿童保健
编号:236199
看病就医当减负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2月25日
     人不可能不生病,有了病就要就医。怎样减少病人的负担?医生的责任心、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是重要的一环。在生物高科技飞速发展、各种检查设备日益发达、药物品种日渐增多的今天也依然如此。就拿我们血液病门诊来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脏器受损到一定程度而出现血液变化的病人。如慢性肝炎、慢性消化道疾病、肾病、免疫障碍、结缔组织病、心肺和内分泌病等,都可以出现血液变化,真可谓一滴血而见全身。但这些病引起的血液变化,常被称为非血液病

    的血液学改变,与真正的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血液病有很大差别。但两者都要经过病史询问、常规化验逐渐区分。

    就拿贫血来说,实际上贫血是一个病症,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这点许多医生和病人是知道的。但在临床工作中,却经常碰到有病人说,我在某家医院看过病,医生说我血液有毛病,要我到血液病专科来检查治疗。曾有一位女病人,化验血红蛋白6.7克/升,确实患贫血。但进一步看其他化验指标,白细胞、血小板是正常的,平均红细胞体积72立方微米,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2微微克,进食时胸骨后有不适感,检查手指甲呈匙状改变。依此诊断为低色素小细胞贫血,病人来自四川农村,经化验钩虫卵阳性。明确诊断贫血系寄生虫感染所致。经用富血铁片和肠虫清治疗,1个月后血红蛋白升到11.8克/升,头晕、疲乏、心悸等症状一概消失。前后只花了不到100元钱,就把病治好了。这种在基层医疗单位、非血液专科医生都能治好的病人,完全可以减少旅费、家人陪送及服用不必要的保健滋补品的费用。又如一位老者,化验检查血红蛋白8.7克/升,平均红细胞体积96立方微米,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31微微克,既往有胃病史,近来出现消瘦,自然让医生联想到有患胃肠肿瘤的可能。化验大便潜血阳性,同时又作了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确诊为胃癌。两张化验单、一次钡餐检查就把病诊断清楚了。而这些常规化验和检查在基层医院是可以办到的。

    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生长期、中青年痔疮隐性出血、育龄妇女月经过多以及中老年人易患的各种肿瘤,都是容易出现血液化验变化的原因。眼下又有过多摄入各种软饮料,为了减肥过于严格地控制食量以及因冠心病、糖尿病不合理控制饮食造成营养失衡的现象,都有造成贫血的可能。应该说高科技、新技术对临床诊治疾病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但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因人因病而异。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常见到的总是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的、少见的病相对较少。有这样

    一些基本认识,加上认真负责的态度,选用直接的、简便的方法,治疗时选用最有效的、便宜的和副作用少的药物,都是医生能够做到的。(健康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