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信息
编号:237266
夸大宣传招严厉监管 药健字走了保健品咋办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6日 北方网
     1月4日,北京的郭女士在药店购买常吃的一种胶囊时,发现价格涨了将近10元。对于郭小姐的疑惑,药店的导购员解释说,这种据称有排毒、养颜功效的胶囊在2002年12月31日以前还是“药健字”产品,从2003年1月1日开始已经变成“药准字”,而且药盒上还打上了OTC(非处方药)的标志。身份变了,药店在进货时的价格也变了。导购员还说,过去药店把这种胶囊放在保健品柜台,现在放在药品的柜台。

    “药准字”、“药健字”对于郭女士来说无所谓,她买的只是效果。这是对我国的药品和保健品市场却是一次重大的调整。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副秘书长贾亚光介绍说,“药健字”是我国的一个特色。但按照国际惯例,药是具有治疗功效的,允许有毒副作用;保健品归入食品类,被称为“功能性”食品,不允许有毒副作用,不存在介于药品与食品之间的产品。

    “药健字”始于1987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审批中药保健药品,于是有了以各省卫生部门简称为头的“药健字”号,如“粤卫药健字”等。
, http://www.100md.com
    “药健字”产品可以说是骑在墙头,占了两边的好处:既有药品的疗效,又具有食品的安全。

    贾亚光说,由于“药健字”在定义及审评技术指标方面与一般的治疗性药物没有十分明确、严谨的界定,甚至与保健食品也有交叉,不易区分,因此,有的企业把药品作为保健药品审批。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企业肆意宣传疗效、扩大适应症的现象,不但搞乱了保健药品的市场,个别还对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

    2000年,国家正式颁布撤销“药健字”批号的文件,要求所有“药健字”在2002年12月31日停止生产,2004年1月1日起不得在市场流通。“药健字”产品必须在“药”和“食”之间作出选择:经严格验证符合药品审批条件的,改发药“准”字文号,正式纳入药品流通系统;不符合药品条件,但符合目前保健食品审批条件的,改发食“健”字文号;两者都不符的,撤消文号,停止生产和销售。而实际上,国家药检局早在2001年1月就开始陆续公布被撤销批准文号的“药健字”产品,被撤销的品种一经公布就立即停产。
, http://www.100md.com
    专家分析,保健品上升为药品困难较大。新药的审批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临床前试验,而且保健品与药品的审批程序相差甚远,不但要补充大量的数据,还要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相比之下,“药健字”淡出药品行业,转为保健品要容易点。贾亚光说,“药健字”产品转为保健品就不得再用原来的名字,所以郭女士在药店里看见她常买的口服液名字有细微的变化。

    面对“药健字”的退市,企业会受到冲击吗?云南绿A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志祥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早就知道国家要取消“药健字”,所以在几年前公司推出现在的主打产品“绿A”时,就申请为“食健字”。他说,国家给企业转型留了足够时间。“药健字”号的退市可以净化保健品市场,这是他和很多同行都期待的。

    一些业内人士估计,这对规模大、产品信誉好的企业是个利好,但有相当一批企业的“药健字”产品肯定过不了这个坎。我国的保健品市场已经出现信用危机,一些做保健品的老板甚至不敢说自己是做保健品的,好像做保健品就是骗人。取消“药健字”,尤其一大批功效虚假的产品要被淘汰出局,对逐渐恢复保健品的名声无疑是有一定作用的。

    贾亚光副秘书长告诫保健品生产企业说,现在取消“药健字”可以看作是保健品市场的一次“破”,保健品企业还要赶紧“立”,重塑形象。

    中国青年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