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维伦炮制经验述要
毛维伦,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教授,从事中药炮制三十余载,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新一伛中药炮制专家。他对中药炮制理论作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有其独到的见解,从而在炮制工艺研究中,既继承了前人的传统经验,又渗透了现代科技理论,在临床炮制领域有一定造诣。
毛教授在长期工作中,注重用现代理论解释中药炮制工艺中经验性指标。在芒硝在提净过程中的加水量、溶解温度及最佳结晶温度,从而改进了炮制工艺,提高芒硝析产量和质量。在天南星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对目前的“口尝无麻辣味”的炮制质量标准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强心苷为其麻辣味的主要成分,将其含量控制在1.6%以内即无麻辣味。对中药酒炙的作用,从他四方面加以剖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其作用机理,肯定了炙作用的科学性,被《中药炮制学》教材收载。对矿物类药物煅制,根据古代“煅者去其坚”的理论,他将硬度、密度、疏松度和溶解度测定方法融入到矿物类药物的煅制工艺研究中,将传统的经验辨别转化为量化的质量标准。
中药炮是古人长期实验经验的总结,毛教授在继承古人经验的同时,依据科学数据指标,对有些炮制经验敢于说“不”,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盐炒车前子”提出异议,他查阅167部古典医著仅清代《***成》一部记载“车前子,清盐水炒七次”,根据现代医学理论,肾炎水肿病人忌盐,实验也证明“盐炙车前子对黄酮类成分无影响”,因此,他提出“车前子无盐炒之必要”。在炒炭工艺研究中,他大胆突破了上千年“一火到底”的传统制法改为“由文炎武火再文火”的炒制方法,使其外观更标准,质量更上乘。雷公炮炙“十七法”在炮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炮制方法产一定的影响,权威史料记载“南朝刘宋时雷
, 百拇医药
总结了前人的炮制经验,撰写了《雷公炮炙论》”,而80版《中药炮制学》中记载“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把《雷公炮炙论》的内容归为“十七法”。然而“十七法”。”究竟来自何家?是来自南宋?还是明朝?究竟是雷提出,还是缪希雍或罗周彦总结?毛教授借助语文献,认为“十工法”最早应是罗周彦在《医宗粹言》中提出,而非史料记载的缪希雍提出。
他擅长中药炮制工艺操作,特别是出锅标准的掌握有独到的经验。“适中”是炮技艺的精髓,是饮片增效解毒的法宝,他总结出看、闻、听、摸、敲等方法,其炮制经验多次被科学实验所证实。
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炒炭工艺做了更科学、更标准的表述,使“炒炭存性”这一古训赋予了科学内涵,突破了不仅以外观标准、薄层、含量、药理作为固定研究模式,首创了色素吸附法、pH值法、荧光法、电导率法、显微定量法等多种检测“存性”的方法。现已系统研究了13种炭药,制定了炒炭工艺量化数据和质量标准,为我国药典炮制项下炭药质量标准的空白提供了参考内容。
, 百拇医药
炮制常用液体辅料有酒、醋、盐水、蜜、姜汁和油,他对其中5种(除姜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制定了液体辅料在饮片内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他还认为:固体辅料仅仅是炮制过程中的中间传热体,在炒制过程中起恒温的作用,每种辅料的恒温温度不同,因此炮制的药材有所不同,这一见解为炮制工作者根据不同的药材,选择不同辅料提供了实验依据。
炮制是一项传统工艺,加之现有设备简陋,环境保护引起了广泛关注,毛教授注意到这方面的工作,曾研究了“自然铜炮制”工艺,对炮制过程
中产生的SO2有害气体提出了回收利用方法,论文被美国化学文摘收载,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成果奖,成为炮制环保研究的范文。
毛教授虽然承担数项科研课题指导研究生5名,带2名老中医药学术继承人,仍站在教学前线。近年来,获省、院级教学成果奖四项。为中药炮制教学费尽心机,撰写了《中药炮制教学改革尝试中的再认识》,提倡:转变“吸收-消化-储存”的教学模式为“探索-转化-创造转变”,将专业课与科研紧密相结合,专业课教学可采用“讨论式”。他并积极实施和推广这些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师生招好评。毛教授把三尺讲台作为释放能量的又一舞台,把知识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以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熏陶学生,为中药炮制这一传统而又有待创新的学科默默的奉献着。, 百拇医药(刘艳菊)
毛教授在长期工作中,注重用现代理论解释中药炮制工艺中经验性指标。在芒硝在提净过程中的加水量、溶解温度及最佳结晶温度,从而改进了炮制工艺,提高芒硝析产量和质量。在天南星饮片质量标准研究中,对目前的“口尝无麻辣味”的炮制质量标准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强心苷为其麻辣味的主要成分,将其含量控制在1.6%以内即无麻辣味。对中药酒炙的作用,从他四方面加以剖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其作用机理,肯定了炙作用的科学性,被《中药炮制学》教材收载。对矿物类药物煅制,根据古代“煅者去其坚”的理论,他将硬度、密度、疏松度和溶解度测定方法融入到矿物类药物的煅制工艺研究中,将传统的经验辨别转化为量化的质量标准。
中药炮是古人长期实验经验的总结,毛教授在继承古人经验的同时,依据科学数据指标,对有些炮制经验敢于说“不”,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盐炒车前子”提出异议,他查阅167部古典医著仅清代《***成》一部记载“车前子,清盐水炒七次”,根据现代医学理论,肾炎水肿病人忌盐,实验也证明“盐炙车前子对黄酮类成分无影响”,因此,他提出“车前子无盐炒之必要”。在炒炭工艺研究中,他大胆突破了上千年“一火到底”的传统制法改为“由文炎武火再文火”的炒制方法,使其外观更标准,质量更上乘。雷公炮炙“十七法”在炮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炮制方法产一定的影响,权威史料记载“南朝刘宋时雷
, 百拇医药
总结了前人的炮制经验,撰写了《雷公炮炙论》”,而80版《中药炮制学》中记载“明代缪希雍所著《炮炙大法》把《雷公炮炙论》的内容归为“十七法”。然而“十七法”。”究竟来自何家?是来自南宋?还是明朝?究竟是雷提出,还是缪希雍或罗周彦总结?毛教授借助语文献,认为“十工法”最早应是罗周彦在《医宗粹言》中提出,而非史料记载的缪希雍提出。
他擅长中药炮制工艺操作,特别是出锅标准的掌握有独到的经验。“适中”是炮技艺的精髓,是饮片增效解毒的法宝,他总结出看、闻、听、摸、敲等方法,其炮制经验多次被科学实验所证实。
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炒炭工艺做了更科学、更标准的表述,使“炒炭存性”这一古训赋予了科学内涵,突破了不仅以外观标准、薄层、含量、药理作为固定研究模式,首创了色素吸附法、pH值法、荧光法、电导率法、显微定量法等多种检测“存性”的方法。现已系统研究了13种炭药,制定了炒炭工艺量化数据和质量标准,为我国药典炮制项下炭药质量标准的空白提供了参考内容。
, 百拇医药
炮制常用液体辅料有酒、醋、盐水、蜜、姜汁和油,他对其中5种(除姜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制定了液体辅料在饮片内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他还认为:固体辅料仅仅是炮制过程中的中间传热体,在炒制过程中起恒温的作用,每种辅料的恒温温度不同,因此炮制的药材有所不同,这一见解为炮制工作者根据不同的药材,选择不同辅料提供了实验依据。
炮制是一项传统工艺,加之现有设备简陋,环境保护引起了广泛关注,毛教授注意到这方面的工作,曾研究了“自然铜炮制”工艺,对炮制过程
中产生的SO2有害气体提出了回收利用方法,论文被美国化学文摘收载,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成果奖,成为炮制环保研究的范文。
毛教授虽然承担数项科研课题指导研究生5名,带2名老中医药学术继承人,仍站在教学前线。近年来,获省、院级教学成果奖四项。为中药炮制教学费尽心机,撰写了《中药炮制教学改革尝试中的再认识》,提倡:转变“吸收-消化-储存”的教学模式为“探索-转化-创造转变”,将专业课与科研紧密相结合,专业课教学可采用“讨论式”。他并积极实施和推广这些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师生招好评。毛教授把三尺讲台作为释放能量的又一舞台,把知识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以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熏陶学生,为中药炮制这一传统而又有待创新的学科默默的奉献着。, 百拇医药(刘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