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专家讲坛
编号:10295256
“血独动”析疑
http://www.100md.com 2003年9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12期
     《灵枢·癫狂篇》云:“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关于其中“血独动”与“不动”的含义,比较难以理解。难道刺出之血能置于瓠壶(即葫芦之意)之中而“独动”乎?

    参考历代医家注文,却找不到令人满意的解释。如杨上善注曰:“病有过者,视其络脉病过之处,刺取病血,盛之瓠壶中,至其发时血自动,不动者,灸穷骨也”,注文随文附义,并未进一步阐释。张志聪则注曰:“置其血于壶中,发时而血独动者,气相感召也。如厥气传于手太阴、太阳,则血于壶中独动,感天气太阳之运动也。不动者,病入于地水之中,故当灸骶骨二十壮”,明确认为血是位于“壶中”“独动”。至于血动是由于“气相感召”的说法,则近乎妄谈,离体之血,已无生机,怎么能被“感召”而“独动”呢?!

    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也依然未能使人明白“血独动”的含义。程士德先生主编的《内经》教学参考用书中认为:“至于‘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不动,灸穷骨二十壮’云云,令人费解……有待进一步研究”。王洪图教授主编的《内经选读》只是在文后“发挥”第五条“关于查血验癫的方法问题”中引用别人的观点说:“本篇文中提到采患者的血,放入葫芦制成的容器中,然后观察血之动与不动,既可作为判断是否将要发病的方法,也可作为是用刺法或灸法的依据。诸家对此之解,均难明了‘血动’之机理。姑且不论其科学价值如何,但仅就两千年前,古人能想到并运用验血查病,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的思路却是很有价值的”。
, 百拇医药
    笔者认为:血位于瓠壶之中“独动”的说法肯定是错误的。“血独动”的真正含义是指血脉的“独动”。《灵枢·禁服》篇云:“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灵枢·经脉》则说:“脉之猝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病也”,《素问·三部九候论》亦曰:“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以知病之所在”,认为正常的血脉搏动应该是相似的,若某处经脉出现了明显的搏动异常,则意味着该经脉或经脉相关的脏腑发生了病变,而通过审查血脉搏动的“不与众同”,就可以推知病位于“何脉”。经文反复申明“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并一再强调“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认为必须仔细诊查脉搏搏动的不同情形,以此作为选择刺法或灸法治疗的依据。病灶相关动脉搏动与正常血脉相比明显不同,这是《内经》三部九候脉诊法的理论基础,同时这也是符合临床经验事实和现代医学原理的。临床上常常可以观察到:手术切口在恢复过程中一定时间段内切口周围的动脉常出现明显的搏动增强,随着损伤的痊愈,相关动脉搏动也渐渐恢复正常。在疖、痈等皮肤感染性疾病病程中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现象。依据现代医学原理,损伤或感染会引起局部免疫炎症的调节紊乱,从而使局部一氧化氮、血栓素A2等血管活性因子分泌异常,局部相关血管的搏动也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反之,通过审查各部分脉搏的变化,也就可以间接推测病灶的部位和紊乱的状态,从而给予适宜的治疗使之恢复正常。
, 百拇医药
    《内经》癫狂的论治其实就是这一理论在实际中应用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癫狂》篇前文云:“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诊察这么多经脉,以什么依据选择“其所当取之处”?又怎么判断哪一个是“有过者”呢?答案是:“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也就是说,要根据血脉的搏动异常来判断疾病的部位。血脉“独动”或“不动”之搏动“不与众同”者,此皆属“邪气居之”,即是所谓“有过者”、“所当取之处”。搏动较强、盛且坚者宜针刺以放血逐邪,搏动较弱、不坚而陷下者宜灸之以通阳散寒。(《灵枢·禁服》篇就曾解释说:“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至于“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这句话《内经》作者只是用以强调放血量多而已,与下文“至其发时,血独动矣”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两者之间应该是个句号,而不应该用逗号隔开。

    可是为什么要把“至其发时,血独动”放在“置其血于瓠壶之中”之后呢?难道只能认为是错简?有没有更合理的解释?其实这只是古文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多称为“倒装”,也有称作“兜转法”的。这在秦汉古文中并不少见,在中医另一经典医籍《伤寒论》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的例子。《伤寒论》第二十七条云:“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含桂枝、麻黄的桂枝二越婢一汤系发汗之剂,前文却说“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不是自相矛盾么?这就是用了“倒装”的手法,“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应接在“热多寒少”后面才是。即使在《内经》经文中,也可以找得到许多类似的情况。如《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其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中“刺足厥阴少阳”句也是用的“倒装”的方法。至于本文的“至其发时,血独动矣”则应放在“病至”以后才对。, 百拇医药(周东浩 周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