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历史 > 现代卷
编号:10543234
现代卷目录--民族医学史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医历史》
第一节民族医学史研究,一、自由发展阶段(1980年以前),二、奠基阶段(1980~1987),三、繁荣阶段(1988~1995)
    
第一节 民族医学史研究


    

一、自由发展阶段(1980年以前)

    
1980年以前的民族医史研究,可以说是一块荒芜的园地,没有人提及,也未见到专文论述。少数几篇关于少数民族医学的文章,大多是介绍性质的,谈不上研究。如“西藏医学”,其中有一段文字谈到藏医的发展,但把《四部医典》这部藏医学经典著作归入“印度古代名医龙树菩萨的著作”,文中未曾论证,显得有些武断。1949年前的其它民族医史论文更少得可怜,医史界前辈范行准“胡方考”,朱中德的“胡医考”是较早的论文,也有一些深度,但其所指的“胡”,与今日我们所说的少数民族,在概念上尚有一些差别,“胡”不仅包括汉族以外的其它民族,甚至连邻近国家或中国以外的其它民族和国家,一概以“胡”字概括之,而不是专指我国的少数民族而言。

    
1949年以后至1980年这一段时期,在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医政策的正确指引下,民族医学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广义的中医)的一个有机组成养分,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民族医学史的研究工作也初见端倪,各民族地区陆续出现了一些民族医史的研究论文。如壮医陶针考、蒙医史的初步研究等。值得提出的是,根据中央的指示组成的藏医古代文献整理小组于1976年进藏,对藏医丰富的文献进行了初步调查,对于藏医史的研究,无疑像一种催化剂,使藏医史的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七十年代末,有不少藏医药史研究论文开始零星地出现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如《上海中医药杂志》、《新中医》、《新医药杂志》、《中草药通讯》等,都开始有少量藏医药史的论文刊载,云南省还发掘出罕见的彝医古代文献,引起了人们对彝医古代文献及彝医药的兴趣,也开始发表一些有关的学术论文,一股研究民族医学史的新潮已有呼之欲出之势。



    

二、奠基阶段(1980~1987)

    
在中华医史学会复会、《中华医史杂志》复刊的过程中,鉴于70年代中期以来民族医史研究出现的新形势,民族医史研究被列入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加强的薄弱环节,并得到了中华医史学会学术会议与会者的一致赞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6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