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历史 > 现代卷
编号:10543243
现代卷目录--中医临床科学的研究--妇产科
http://www.100md.com 《中医历史》
六、妇产科,(一)月经病,(二)带下病,(三)子宫脱垂,(四)不孕症,(五)妊娠及产后病
    
六、妇产科


    

根据中医肾主生殖的理论,自六十年代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这一理论的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手段,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对肾
    lang=EN-US>--天癸--冲任--子宫之间的关系做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肾--天癸--冲任--子宫是构成女性生殖轴的学术观点。

    关于月经的生理,自八十年代以来,有学者提出脏腑、气血、经络的生理功能是产生月经的生理基础,而肾、天癸、冲任、子宫之间的生理调节即是产生月经的生理轴心。月经周期调节机理与阴阳、肾气、气血周期性变化有关。也有学者提出月经周期节律与朔望月盈亏变化具同步效应。



    

(一) 月经病

    
40多年来,中医对月经过多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较好疗效。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研制出了以炒蒲黄、制五灵脂、夏枯草为主要成分的调经Ⅰ号,用于治疗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多患者80例,临床显示:调经Ⅰ号在平均减少月经失血量30%左右(采用客观测量月经失量之方法)与抗血纤溶芳酸对照组比较,虽无明显差异,但它以其收效快、远期疗效好,且能改善食欲不振、睡眠欠佳、乏力以及经期腹痛腰酸等临床症状,并无禁忌症和无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八十年代以来,根据瘀、寒致痛的机理,对痛经着眼于气滞血瘀、宫寒、血瘀、血热挟瘀、气血虚挟瘀、寒凝血瘀等型的治疗,研制出了一些临床收效快的成方,应用于临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之痛经,属中医妇科凝难病症。1989年黄兆强撰文介绍朱南孙经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