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究竟带来了什么?
医改对大众的影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日,一场全国性大规模的医疗体制改革正在大江南北铺天盖地的展开。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无论是声明显赫的大医院,还是分布于大街小巷的街道医院,都是人满为患。无论是有病治病的,还是无病防病的,都想在改革的大浪到来之前多储备一些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那么,似乎有些骇人听闻的医疗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首先,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与以前不同。这一点是人们最关心的。以往的医疗费用支付形式有公费、劳保及医保,而从明年上半年起,公费和劳保都将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全面医保。目前医保病人的50%医疗费用由医保局支付,剩下的50%由所在单位及本人共同支付。一般情况下,在市级医院就诊,自付15%;区级医院就诊,自付10%;而在地段医院就诊,自付5%。改革后的医保,每年规定一定数量的医疗费用,从350元/年起不等。若每年支出费用超过此定额,则自行支付超额部分的50%(此方法在门、急诊就诊时适用,住院费用方法另定)。
这种支付形式从表面上看来,使病人的经济承受力有所下降,但细细想来,对于效益不佳的企事业单位来说,一般医疗费用报销往往需等上几年。对于患者来说,这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医改带来新的就医模式
推行医疗体制改革后,有利于国产药品的市场开拓。
近年来,大量进口、合资的药品强烈地冲击着国内市场。其疗效虽有较大提高,副作用也相对较小,但价格不菲,动辄5-10元/粒,给患者带来了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推行新的医疗改革后,由于经费有限,价格相对便宜的国产药品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进口药品。在激烈的药品市场竞争中,最大的获利者当然是病家。
最后,实行新的医疗改革后,可促进药品零售业的发展,尤其是OTC产品(非处方药物)。由于目前医疗报销方式的局限性,使一般患者除了十分急需的药物外,不会自行去药店购药。而实行医疗体制改革后,这种情况可能有较大改观。有部分药物,如感冒、发热、腹泻等药物,价格相对较便宜,副作用较小,患者可以自行去药店购药,这样既可以省去看病、拿药的时间,又可以节约下一笔不小的挂号费。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许多患者都对此不甚了解。因此,目前产生了大量囤积药物的混乱局面。笔者曾遇见一位患者在最近一个月中,“不厌其烦”的看了20次门诊,配了20次药。一般药物保质期1-2年,那么,过了这段时间又该何去何从呢?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但归根结底仍是对新制度的不了解。我们希望广大患者进行宣传,让大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安心、放心的就诊。
摘自 http://www.medcyber.com/, 百拇医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日,一场全国性大规模的医疗体制改革正在大江南北铺天盖地的展开。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无论是声明显赫的大医院,还是分布于大街小巷的街道医院,都是人满为患。无论是有病治病的,还是无病防病的,都想在改革的大浪到来之前多储备一些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那么,似乎有些骇人听闻的医疗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首先,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与以前不同。这一点是人们最关心的。以往的医疗费用支付形式有公费、劳保及医保,而从明年上半年起,公费和劳保都将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全面医保。目前医保病人的50%医疗费用由医保局支付,剩下的50%由所在单位及本人共同支付。一般情况下,在市级医院就诊,自付15%;区级医院就诊,自付10%;而在地段医院就诊,自付5%。改革后的医保,每年规定一定数量的医疗费用,从350元/年起不等。若每年支出费用超过此定额,则自行支付超额部分的50%(此方法在门、急诊就诊时适用,住院费用方法另定)。
这种支付形式从表面上看来,使病人的经济承受力有所下降,但细细想来,对于效益不佳的企事业单位来说,一般医疗费用报销往往需等上几年。对于患者来说,这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医改带来新的就医模式
推行医疗体制改革后,有利于国产药品的市场开拓。
近年来,大量进口、合资的药品强烈地冲击着国内市场。其疗效虽有较大提高,副作用也相对较小,但价格不菲,动辄5-10元/粒,给患者带来了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推行新的医疗改革后,由于经费有限,价格相对便宜的国产药品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进口药品。在激烈的药品市场竞争中,最大的获利者当然是病家。
最后,实行新的医疗改革后,可促进药品零售业的发展,尤其是OTC产品(非处方药物)。由于目前医疗报销方式的局限性,使一般患者除了十分急需的药物外,不会自行去药店购药。而实行医疗体制改革后,这种情况可能有较大改观。有部分药物,如感冒、发热、腹泻等药物,价格相对较便宜,副作用较小,患者可以自行去药店购药,这样既可以省去看病、拿药的时间,又可以节约下一笔不小的挂号费。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许多患者都对此不甚了解。因此,目前产生了大量囤积药物的混乱局面。笔者曾遇见一位患者在最近一个月中,“不厌其烦”的看了20次门诊,配了20次药。一般药物保质期1-2年,那么,过了这段时间又该何去何从呢?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但归根结底仍是对新制度的不了解。我们希望广大患者进行宣传,让大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安心、放心的就诊。
摘自 http://www.medcyber.com/,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医疗管理 > 医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