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信息 > 正文
编号:33719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8日 三九健康网
     清点“九五”,人们不难发现,在我国外贸出口一路高升、凯歌高奏的大形势下,我国的中药出口却一直在连年大幅下滑。仅1999年就比五年前的1995年下降了31.8%。作为国内中医药权威云集之地的北京,只不过是遭遇严冬的中药出口的缩影。

    连年下滑遇严冬

    我国的中药出口情况到底如何?在世界上究竟占什么位置?吉林亚泰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地区经理鲁江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他告诉记者说,我国全国的中药年出口量只相当于日本一家中药企业的年产量。

    这家名叫顺天堂的日本中药厂家以我国中成药“六神丸”加工制成的“救心丹”年销售额高达1亿美元,几乎与我国中成药年出口创汇总额持平。

    据统计,国际中药市场每年销售额约有160亿美元。这其中,日本占到了80%的市场份额,韩国占10%,而作为中医药发源地的我国仅占其中的3%,约5.89亿美元。在这极为有限的出口数额中,绝大部分还是原料初级品,中成药仅占1.26亿美元。

    1.26亿美元意味着什么呢?韩国的人参银杏叶制剂每个品种的销售额都可超过1亿美元。而美国一家专营芦荟药品的企业年销售额也在14亿美元以上。

    在欧洲市场上出售的人参汁或整参90%来自韩国,日本的牛黄清心丸、正露大补丸、救心丹在全球也大行其道。在国际市场上,甚至连拔火罐和针灸用针都为韩国产品所独占。相比之下,我国的中药产品难觅芳迹。

    韩国和日本等国一方面凭借现代技术研发中药,一方面大力发展药材生产。据悉,韩国市场上常用的100多种药材绝大部分已经实现了国内供给,且有部分出口。而制订了庞大中药材发展规划的日本,也在积极兴建中草药生产基地。目前,日本已拥有3万多平方米的中药材专业种植园,种植中药材品种多达500多种,其中栽培基地年产量可达200吨。对于以卖中药材原料为主的我国中药出口来说,这不啻是雪上加霜。

    许多人都曾从医院或药店里购买过正红花油、念慈庵川贝枇杷膏这样的“洋中药”。据统计,目前已经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种中药在我国注册,我国每年进口的“洋中药”已超过1亿美元。就连美国药商也以每年500万美元西洋参的强大攻势在我国中药市场上横冲直撞。“洋中药”不但在国际市场上把我们打了个落花流水,而且已经杀气腾腾闯进门来。

    在这种形势下,不少业内人士纷纷提出,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他们认为,我国中药经济的“自卫反击战”已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了。

    翻身解困不容易

    在业内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我们拿出一粒大药丸子就能把洋人吓死。这则笑话至少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我国的中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仍停留在传统的丸、散、膏、丹等老剂型上。

    一位中药专家认为,造成目前我国中药出口形势严峻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其中关键一点是我们的科技力量远远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中药研制的科技水平太低。

    这位专家说,现在,日本研制的许多中药在水里可以完全溶解,而我国的中药总会有很多渣子沉淀。日本做出来的中药能够注射;而我国虽也研制出一些中药注射剂,却常常因为粒子太大而堵塞患者的毛细血管。

    有识人士认为,我国中药出口若要“解困”,唯有中药的现代化。然而,在中药现代化的道路上同样充满了荆棘坎坷,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各个学科之间缺乏很好的配套协调。

    在多次与日本中药专家接触后,浙江大学生物医药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郑筱祥教授发现,日本搞中药的不单是中药专业人士,而更多的是搞化学的、搞西药的、搞药理的、搞毒理的,还有搞质量标准的,来自不同学科的人才共同组成了一个研发群体。而我国的情况恰恰相反,搞中药的认为中药最重要,搞药理的认为药理最重要,搞毒理的认为毒理最重要。

    郑筱祥说:“其实我们都错了,配套才是最重要的。”

    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国际市场准入同样是我国中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虽然国际市场准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我国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力度不够也是影响我国中药出口的一大问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一些中药企业往往对开拓国际中药市场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开发国际中药市场的力度,没有将产品定位在国际市场上。

    科技手段不行,管理水平不高,开拓市场不力……我们来什么来打这场中药经济“自卫反击战”?我国中药业与国外同行的巨大差距令人多少气馁,对其前途不免产生怀疑:我们的中药出口还有救吗?

    冬去春来靠自己

    1999年年底至2000年初,一场规模空前的流感袭击了欧美各国,医院里人满为患。由于药品紧缺以及患者对西药的抗药性等原因,一些国家纷纷从我国进口中药板蓝根。结果,患者服用后效果出奇地好。这让那些原本并不熟悉中药的欧美人士对中国草药大加青睐。

    以化学合成物和抗菌素为主的西药,虽然对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同时存在着局限性和毒副作用。据美国医学机构调查,目前,49%的疾病用西药无法治疗,20%的患者因服用西药而产生毒副作用。对于治疗一些糖尿病关节炎冠心病等老年疾病、慢性病,西药更是束手无策,而使用中药却可取得良好效果。

    世界范围内的“中医药热”为困境中的我国中药出口带来了曙光。

    欧洲是全球最大的中药市场,占全球中药市场的43%。德国和法国则是主要的欧洲中药市场。服用中药的德国人超过58%。法国已将中草药列入国家医疗保险系统,法国人购买中药的金额高达16亿美元,占欧洲中药市场的29% 。

    从70年代末才开始接受中药的美国,现在已成为“中医药热”的“带头人”。美国政府已制订了植物药在美上市的批准法。目前,美国全国有4000多家商店经销中药,应市品种和数量日趋增长。用中药治疗艾滋病在美国受到普遍重视。

    而去年11月以来席卷全球的“PPA风波”,更是给我国中药出口带来了极好的商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中药业的前面既充满荆棘坎坷,也遍洒雨露阳光。能否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能否夺回本应属于自己的那些土地?就全看中国中药业自己了。

    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并不认为我国中药业的前景是死路一条。他们普遍认为,只要把握好不同国家中药市场的准入条件,因地制宜进入其市场;提高技术含量,用高科技改造现有中药产品生产工艺和品种;改善出口结构,提高附加值中成药的研发;我国的中药出口一定会“冬去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