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医食同源 > 食疗资源 > 动物
编号:39778
动物间甜蜜的友谊
http://www.100md.com 2001年4月8日 伽玛医生
     编辑:茜茜

    非洲蜜獾喜欢在白天活动,以昆虫、小型啮齿类及幼羚羊等为食物,尤其喜食蜂蜜。蜜獾本是一种孤独的动物,但它却和一种褐色的小鸟响蜂鸟结下了“甜蜜的友谊”。一个打蜜,另一个挖蜜,然后共同享受。

    非洲有很多蜜蜂在地上营巢。响蜂鸟发现蜂巢以后,就会向蜜獾的洞飞去,发出一系列特殊的叫声。蜜獾一听到这种呼叫信号,就立即钻出洞来。于是响蜂鸟就带领它向蜂巢跑去。蜜獾的毛又密又厚,所以不怕蜜蜂,可以放心大胆地把蜂巢挖开,将蜜和蜜蜂的幼虫吃掉,然后只把空蜂房留给响蜂鸟,而响蜂鸟想要的正是空蜂房--蜂蜡。原来,这种奇特的小鸟能吃蜂蜡。这种习性使动物学家们非常感兴趣,经过研究发现,原来在响蜂鸟的嗉囊里有许多共生菌和酵母菌,这些菌类能分解蜂蜡,把它变成脂肪,从而使响蜂鸟的机体能够吸收。

    当地黑人很了解这种动物的习性。他们早已发现,响蜂鸟能将蜜獾引到有蜜蜂巢的地方。于是人们便也跟随叫唤的小鸟,去找蜂巢,弄到蜂蜜。有趣的是,响蜂鸟也情愿给人做向导,也可以和人建立“甜蜜的友谊”。因为这对响蜂鸟来讲,人或动物都无所谓,反正它的伙伴要蜂蜜,而它自己要蜂蜡,这真是皆大欢喜。

    然而,并不总是仅仅为了“嘴馋”的共同利益才使动物们联合起来,有时是安全的需要,把一些不同的动物牵扯到一起。

    在中美洲有一种文鸟,这种灵巧的小鸟会编织很复杂的巢,巢的样子像一个罐子吊在树枝上。在热带,想找鸟蛋吃的动物很多,有猴类、野猫、蜥蜴、蛇、浣熊、负鼠等。它们都善于爬树,所以鸟类要想保全自己的后代不受侵害非常困难。不过,那些凶恶的动物并不敢冒险爬进文鸟的“罐子”里,因为聪明的文鸟常常把巢安置在黄蜂巢的旁边,正是黄蜂巢这个可怕的大球在保护着小鸟。有趣的是,黄蜂从不得罪自己的小鸟邻居,而对侵犯小鸟的各种敌人却毫不留情。

    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互相之间看不出有什么利害关系。但能生活在一起。自然界中的这种友谊关系叫“共栖”。

    在新西兰峭壁重叠的荒岛上,栖息着一种很有名的3只眼的蜥蜴--楔齿蜥。这种很古老的动物,起源于原始的爬行动物,这是楔齿蜥有3只眼的原因。一些科学家认为,所有的脊椎动物:鱼类、鸟类、兽类以及我们人类的祖先,从前都是有3只眼的动物。第3只眼较小,长在颅顶上,后来渐渐地退化了。人的头部,在大脑半球之下,还保留有第3只眼的残迹--松果腺。楔齿蜥颅顶上的第3只眼发育较好,有水晶体,也有视网膜,但视力不佳,仅仅能分辨黑白。

    在新西兰的岛屿上,栖息着成千上万的海鸥。楔齿蜥与海鸥友好相处,共同生活在用树叶铺成垫子的洞中。楔齿蜥在洞中产卵;而在另一个角落,母海鸥正在孵育自己的小鸟。楔齿蜥蜷曲着身子,睡在海鸥的身旁,但它从不伤害大小海鸥。

    摘自哈尔滨日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