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科学神圣化
http://www.100md.com
2001年2月11日
最近几则科学新闻再次提出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新闻的可信性问题。一则是1993年美国出版的一本《鲨鱼不患癌》的书出版后,人们便疯狂地抢购和争食鲨鱼肉和软骨。但是今天一条消息说美国有两位科学家最近指出,鲨鱼也会患癌,而且在认为是最能抗癌的软骨部分也有癌症。所以鲨鱼抗癌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以前那样说只是为了赚钱,而且导致了人们滥杀鲨鱼。这一消息自然让人不知所措,而且有上当受骗之感。
另一则消息说,近年曾广泛流行的说法——男性精子数量因环境污染和穿紧身裤而日益减少——是站不住脚的。这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收集研究1994年至1997年间接受生育治疗的1385名男子的精子而得出的结论,因为他们之中仅有18%的人精子数较少(每毫升少于2000万个)。
还有一则消息说,法国专家认为过去的高纤维饮食有防癌作用的结论是不正确的,高纤维饮食不仅没有防癌作用,而且可能更容易导致癌症。法国研究人员选择了552名肠息肉患者分为三组进行三年的食物试验。第一组每天补充高纤维食物,第二组每天补充钙质,第三组每天只加安慰剂。结果补充高纤维饮食组肠息肉发生率为29%,钙质补充组肠息肉发生率为15%,安慰剂组肠息肉发生率为20%。因此专家认为高纤维饮食根本无助于预防结肠癌,而高钙饮食却可能有防癌功效。
, 百拇医药
看罢这几则消息可能有人会认为,科学结论也并非是准确的,而且还有人坚定了这样的看法,被称为是客观准确的科学中,有许多东西也是似是而非的,那么还有什么是可以让人相信的呢?该如何看待科学研究结果和结论呢?
科学不同于宗教,从来不会将自己披上一件神圣的外衣,即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所有人都得服从它,就像众教徒对待教主一样。科学只是把发现的事实和根据告诉人们,让人们自行判断和取舍。任何把科学神圣化的作法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也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和真正的科学精神。这是认识科学的和接受科学的最重要的条件(其他事物也一样)。
其次科学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只能说它是无限趋向于和接近于绝对真理。因为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由局部到整体,由浅显到深入,由宏观到微观,由相对到无限接近于绝对的过程。因此在对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中都可能有反复,有肯定,随后是否定,否定之否定,再否定,直到最后接近于绝对真理。比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动摇了牛顿原理和拉瓦锡原理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大厦,基因理论的发展弥补了生物致病学说的不足等等。而且同样不否认科学家也有出错的时候,例如创立了血液循环论的哈维对生殖原理的误解。
, 百拇医药
另一方面,就科学研究本身而言,材料取舍的不同、实验方法的不同、科学研究的设计方案的不同等等,都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甚至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科研人员在公布自己的研究结果时也必须公布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材料以及客观的统计数字,而且对结论应当有一个客观的态度,而不能以惟有自己正确的态度作出结论。而且如果在公布一种研究结果时有商业的运作,也同时会影响公众对这种结论真伪的判断,例如上述鲨鱼不患癌的结论。
还有高纤维饮食不防癌反而致癌的结论,这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是试验对象的随机选择是否科学和遵循了统计学原理,二是这种结论如果只是一组和一次调查是否就准确和客观,是否有违“例不十法不立”的原则。而且是否是经过实践和时间的长期检验,因为高纤维饮食防癌是经过长期多项实验的检验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和多比较一下以及等待时间的推移,自然会弄清谁是谁非的。
此外科学作品和科学新闻中的叙事语言、论断和表述方式同样对科学事实和结论的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鲨鱼不生癌》一书的作者辩解说,他在书中只是说“在7500只鲨鱼中只发现有30多只生癌,比较其他鱼类和人,这个比例是很小的”。那么书名与作者在书中的说法就不是完全吻合。因为不生癌与很少生癌毕竟是不同的。这样的话,如果书名不是一种商业炒作(为了推销鲨鱼产品和推销该书本身)或哗众取宠,那就是作者与编者的粗心或不严肃。这在客观上当然会影响公众对科学事实和结论接受的态度和科学结论本身的可信度。至于男性精子数量多与少的争论当然也是正常的,因为实验方法和取舍材料的不同会造成结论的截然不同。在作出某种结论时,研究人员必须公布自己的方法、材料、统计学结果、实验次数和是否能重复,这样不仅专业人员会作出正确判断,一般公众也会作出判断。
所以对于科学事实和结论,研究人员应当慎重,公众也应当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态度,以决定取舍,在诺贝尔奖这样严格和谨慎的评判科学真伪和重要性的权威评判中都存在一些并不客观的结论甚至相反的结果,更何况一般的一时一地的科学研究结果了。因为科学家的认识也只是一种局部的认识,需要时间和进一步的事实和研究来验证。
作者:张田勘 《科学时报》, 百拇医药
另一则消息说,近年曾广泛流行的说法——男性精子数量因环境污染和穿紧身裤而日益减少——是站不住脚的。这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收集研究1994年至1997年间接受生育治疗的1385名男子的精子而得出的结论,因为他们之中仅有18%的人精子数较少(每毫升少于2000万个)。
还有一则消息说,法国专家认为过去的高纤维饮食有防癌作用的结论是不正确的,高纤维饮食不仅没有防癌作用,而且可能更容易导致癌症。法国研究人员选择了552名肠息肉患者分为三组进行三年的食物试验。第一组每天补充高纤维食物,第二组每天补充钙质,第三组每天只加安慰剂。结果补充高纤维饮食组肠息肉发生率为29%,钙质补充组肠息肉发生率为15%,安慰剂组肠息肉发生率为20%。因此专家认为高纤维饮食根本无助于预防结肠癌,而高钙饮食却可能有防癌功效。
, 百拇医药
看罢这几则消息可能有人会认为,科学结论也并非是准确的,而且还有人坚定了这样的看法,被称为是客观准确的科学中,有许多东西也是似是而非的,那么还有什么是可以让人相信的呢?该如何看待科学研究结果和结论呢?
科学不同于宗教,从来不会将自己披上一件神圣的外衣,即认为自己是最正确的,所有人都得服从它,就像众教徒对待教主一样。科学只是把发现的事实和根据告诉人们,让人们自行判断和取舍。任何把科学神圣化的作法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也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和真正的科学精神。这是认识科学的和接受科学的最重要的条件(其他事物也一样)。
其次科学是一个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任何真理只能说它是无限趋向于和接近于绝对真理。因为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由局部到整体,由浅显到深入,由宏观到微观,由相对到无限接近于绝对的过程。因此在对任何事物的认识过程中都可能有反复,有肯定,随后是否定,否定之否定,再否定,直到最后接近于绝对真理。比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动摇了牛顿原理和拉瓦锡原理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大厦,基因理论的发展弥补了生物致病学说的不足等等。而且同样不否认科学家也有出错的时候,例如创立了血液循环论的哈维对生殖原理的误解。
, 百拇医药
另一方面,就科学研究本身而言,材料取舍的不同、实验方法的不同、科学研究的设计方案的不同等等,都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甚至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科研人员在公布自己的研究结果时也必须公布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材料以及客观的统计数字,而且对结论应当有一个客观的态度,而不能以惟有自己正确的态度作出结论。而且如果在公布一种研究结果时有商业的运作,也同时会影响公众对这种结论真伪的判断,例如上述鲨鱼不患癌的结论。
还有高纤维饮食不防癌反而致癌的结论,这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是试验对象的随机选择是否科学和遵循了统计学原理,二是这种结论如果只是一组和一次调查是否就准确和客观,是否有违“例不十法不立”的原则。而且是否是经过实践和时间的长期检验,因为高纤维饮食防癌是经过长期多项实验的检验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和多比较一下以及等待时间的推移,自然会弄清谁是谁非的。
此外科学作品和科学新闻中的叙事语言、论断和表述方式同样对科学事实和结论的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鲨鱼不生癌》一书的作者辩解说,他在书中只是说“在7500只鲨鱼中只发现有30多只生癌,比较其他鱼类和人,这个比例是很小的”。那么书名与作者在书中的说法就不是完全吻合。因为不生癌与很少生癌毕竟是不同的。这样的话,如果书名不是一种商业炒作(为了推销鲨鱼产品和推销该书本身)或哗众取宠,那就是作者与编者的粗心或不严肃。这在客观上当然会影响公众对科学事实和结论接受的态度和科学结论本身的可信度。至于男性精子数量多与少的争论当然也是正常的,因为实验方法和取舍材料的不同会造成结论的截然不同。在作出某种结论时,研究人员必须公布自己的方法、材料、统计学结果、实验次数和是否能重复,这样不仅专业人员会作出正确判断,一般公众也会作出判断。
所以对于科学事实和结论,研究人员应当慎重,公众也应当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态度,以决定取舍,在诺贝尔奖这样严格和谨慎的评判科学真伪和重要性的权威评判中都存在一些并不客观的结论甚至相反的结果,更何况一般的一时一地的科学研究结果了。因为科学家的认识也只是一种局部的认识,需要时间和进一步的事实和研究来验证。
作者:张田勘 《科学时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