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71527
子宫膜异位发病机理有望揭开
http://www.100md.com 2000年11月6日 北京晚报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女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痛经、下腹痛、性交痛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也是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何大多数妇女月经期子宫内膜都可以返流到腹腔,但只有一部分人发生内异症?内异症患者是否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其子宫内膜与正常妇女的子宫内膜本身就有差别?甚至,内异症患者是否有基因异常?笔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科学家将对其发病机理进行探究。

    正常女性的子宫内膜位于子宫内壁,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增殖、分泌和脱落。如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等出现有功能的子宫内膜,也发生周期性出血及相应症状,则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约有10%至15%的育龄妇女患有这种病。在协和医院的妇科手术中有四分之一的病人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尽管这种病是良性疾病,但它所具有的转移、种植和复发的特点却与恶性肿瘤类似。目前虽有多种方法治疗内异症,但很难解决其反复复发的问题。究其原因,乃是对内异症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之故。只有对发病机制进行探究,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治疗效果。因此,由著名妇产科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郎景和教授牵头,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3家单位联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理研究》。

    课题组着重对内异症发病过程中一些关键环节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离开了子宫的子宫内膜如何粘附、种植于腹膜,并刺激周围腹膜产生新生血管为其提供血液。

    异位内膜成功粘附并侵袭入腹膜后,其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有新生血管提供血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关键的血管形成刺激因子,血小板反应素则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该课题组的研究发现,异位内膜病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较高,血小板反应素表达水平较低,提示血管形成相关分子的平衡与内异症的病程演变极为有关。表明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内膜血管形成活性升高。这种血管形成活性增高的子宫内膜返流入腹腔后,才可能刺激周围产生足够的新生血管,从而发展成为内异症,这是一种对内异症发病机理的新解释。另外,科研人员还通过实验发现,雌、孕激素以及某些细胞因子可以影响子宫内膜细胞的体外粘附能力,而且对一些与粘附、侵袭和血管形成有关的分子的分泌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激素和细胞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促进了内异症的发生和发展。

    目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理的研究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果,据悉此项研究将在2003年完成,届时将进一步揭示内异症的发病机理,并提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望使这一常见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相当程度的改观。,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