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用药常识
编号:74381
抗眩晕药常识及用药
http://www.100md.com 2001年3月21日 三九健康网
     眩晕的原因及特点

    眩晕是空间定位错觉引起的自身或周围物体的运动幻觉。它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通常无意识障碍。

    病人有周围景物式或自身旋转感,称为旋转性眩晕或真性眩晕;若病人只有头昏、头重脚轻,摇晃浮沉感,而无旋转感,则称为假性眩晕。

    正常人体经常处于运动之中,保持有机的平衡需要健全的神经调控。处界的感觉刺激传入小脑和皮质下中枢,产生不自主的协调反射;感觉刺激还可由皮层下中枢上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体能有意识地保持平衡。视觉感受系统、肌肉关节的本位感受系统和前庭感受系统是人体平衡调控反射的三个主要传入路径,合称为“平衡三联”。无论是平衡三联的反射路径障碍,还是小脑及皮层下中枢病变,以及大脑皮层的机能紊乱,都可引起人体平衡失调及产生眩晕,而内耳前庭系统病变则是产生眩晕的主要原因。

    由于平衡三联还通过网状结构与脑干中的内脏运动中枢有联系,因而在眩晕时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动过缓和血压降低等一系列内脏神经反应的症状。由于内耳前庭系统疾病是产生眩晕的主要原因,所以眩晕在分类上分为前庭系统眩晕和非前庭系统眩晕两大类;前者更进一步分为周围性前庭眩晕和中枢性前庭眩晕。常见的各种眩晕特点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耳源性眩晕:系指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当发生迷路积水(梅尼埃综合症)、晕动病(晕舟车病)、迷路炎、迷路出血或中毒、前庭神经炎或损害,中耳感染等都可引起体位平衡障碍,发生眩晕。由于前庭核通过内侧束与动眼神经核之间有密切联系,因此,当前庭器受到病理性刺激时,常发生眼球震颤。耳源性眩晕的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听力减退及耳鸣,重症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现象,可发生水平性或水平兼旋转性眼球震颤。一次发作的时间较短,病人常感物体旋转或自身旋转,行走中可出现偏斜或倾倒,发作中神志清醒。

    (2)中毒性眩晕:常见耳毒性药物有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异烟肼、奎宁、水杨酸类药、有机磷、汞、铝、酒精、烟草等中毒。主要损害内耳听神经末梢,前庭器官中毒引起眩晕,如耳蜗神经亦受损则发生双侧感音性耳聋。

    (3)颈性眩晕(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大多由于颈椎肥大性骨质增生引起,造成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发作常与头颈转动有关。固定患者头部,使其身体左、右转动,可立即诱发眩晕,常伴有复视、火花或暂时性视野短缺。如进行X射线检查,则显示颈椎有骨质增生。
, 百拇医药
    (4)小脑疾病:可见于蚓部下端及小叶小结部肿瘤和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多表现为平衡失调,轻度眩晕、醉汉样步态,眼球震颤常不明显。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常骤然发生严重的眩晕,上、下肢共济失调,多无神志昏迷,可有眼球震颤、言语不清及吞咽困难。

    (5)大脑疾病:如癫痫发作的眩晕先兆、偏头痛发作、脑血管硬化和脑瘤的颅内高压等。此类眩晕常根据其原发病进行诊断。

    (6)眼原性眩晕:如眼肌麻痹产生复视,注意飞快行车或站立于悬崖等,引起头晕眼花及眩晕。

    (7)植物神经官能症: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慌、失眠、多梦等各式各样的神经衰弱症状,头昏、头晕不是真正的眩晕。

    晕动病的原因

    晕动病是由于车、船及飞机不规则的颠簸,使内耳前庭受到过度刺激而产生的前庭功能紊乱所致。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或嗅到不良气味,亦为诱发因素。《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载的抗眩晕病的药物范围除抗组胺药外,尚包括抗胆碱药。抗眩晕药:茶苯海明、地芬尼多。抗胆碱药:氢溴酸东莨菪碱(外用)。
, http://www.100md.com
    眩晕与晕动病的治疗原则

    眩晕的治疗原则

    眩晕发作时需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的环境,呕吐严重者需适当补液,为控制眩晕可选用下列药物:

    (1)抗组胺药:口服盐酸异丙嗪、茶苯海明,兼有抗眩晕、止吐及镇静作用,但脑缺血者慎用。

    (2)抗胆碱药:口服氢溴酸东莨菪碱或阿托品,即能抗眩晕,又有止吐作用,服药后半小时可见效,但其副作用较大,前列腺肥大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3)周围血管扩张药:口服地芬尼多,以改善内耳血液循环,促进迷路水肿的消退,尤其适应于脑动脉硬化因内耳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

    (4)安定药:口服安定,以达到镇静和控制情绪的作用。
, 百拇医药
    晕动病的治疗原则

    (1)平时注意加强平衡功能的锻炼,如游泳、划船、单杠等。

    (2)乘坐车船前不宜过饱或空腹,定时停车时应下来活动。

    (3)晕车者最好坐在车的前部,并靠近车窗口处,向前和向远方注视。

    (4)对晕车、船及孕期呕吐,常选用茶苯海明或盐酸异丙嗪口服。对脑供血不全引起的眩晕、呕吐,反而要用H1受体激动剂培他定口服。

    盐酸地芬尼多DIPHENIDOL HYDROCHLORIDE

    [历史]本品为镇吐药,1946年米司歇(MIESCHER)最初合成。我国于1979年合成,1981年正式生产。

    [其他名称]眩晕停;戴芬逸多;二苯哌丁醇;DIFENIDOL HYDROCHLORIDE;CEPHADOL;VONTROL。
, http://www.100md.com
    [性状与稳定性]本品性质稳定。置于密闭、遮光、干燥处保存。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快,1.5-3小时可达血浆峰浓度,组织分布以心、肝较高,肾浓度较低。消除较慢,肝中代谢,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小部分从尿液中排泄。

    [药物作用]本品有强烈的镇吐作用。它通过改善锥底动脉供血不全,调整前庭神经异常冲动,抑制呕吐中枢,改善眼球震颤等作用达到抗眩晕和止吐的效果。在抗晕和镇吐的同时,并无抗组胺、镇静及麻醉强化等作用,但有微弱的抗胆碱作用。

    [适应症状]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呕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晕车,晕船等。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常见口干、心悸、头昏和轻度胃肠不适,也有头痛、视力模糊、皮疹和轻度、短暂低血压。
, http://www.100md.com
    (2)患有青光眼、胃溃疡、泌尿道梗阻、窦性心动过速疾病者慎用。

    (3)孕妇慎用。

    (4)有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及对本品过敏者,不得使用。

    (5)6个月以内婴幼儿不得使用。[用法与用量]口服。成人一次25-50毫克,一日三次。

    [限定剂型]片剂。

    [可供选用的上市制剂]

    东莨菪碱(氢溴酸盐)SCOPOLAMINE

    [历史]本品为茄科植物颠茄、白曼陀罗、莨菪等中提取得到的莨菪碱的氢溴酸盐。国内1960年从茄科植物白曼陀罗的干燥花(洋金花)中提取的东莨菪碱,然后制成氢溴酸盐,1965年正式生产。
, 百拇医药
    [其他名称]东莨菪碱;使保定;TRANSDERM-SCOP;TRANSDERM-V。

    [性状与稳定性]本品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有风化性。在水中易溶,性质较稳定。国内产品贮于无色玻璃瓶中密封,在漫射光下放置3个月基本不变色。但据留样观察,贮存1.5年以上的产品有的变为微黄色,故应遮光、密封保存。

    [体内过程]本品为皮肤贴剂,贴附皮肤表面后,压敏胶层所含的速释药物在6小时后达到饱和,即血中药物浓度达到抗晕动病水平,贴片可维持恒定释放72小时。药片取下后,药物的血清浓度在数小时内缓慢下降,因为仍有药物残渣在皮肤上继续渗透入血中,药物在体内代谢后随尿液中排泄。

    [药物作用]本品为抗胆碱药,主要有抗晕动病的作用。它主要通过降低迷路受体的应激性并抑制前庭小脑通路的传导起到防晕止吐的作用。对因颠簸引起的晕车有效,口服或贴敷后30分钟起效。制成贴片经皮吸收可避免抗胆碱能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 百拇医药
    [适应症状]用于预防乘船、乘车、乘机等发生的头晕、恶心、呕吐。亦有预防耳源性眩晕症。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本品有口渴、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嗜睡、心悸、面部潮红、定向障碍、头痛、尿潴留、便秘等不良反应,但使用贴片上述反应较轻。

    (2)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哮喘患者慎用。

    (3)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10岁以下儿童慎用。

    (4)严重心脏病、器质性幽门狭窄或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禁用。

    (5)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药。

    (6)对东莨菪碱过敏者禁用。

    (7)使用时,手尽量不接触银色含药粘贴面,用后洗净手。贴剂揭去后,用药部位也应洗净。
, 百拇医药
    (8)用药期间不宜饮酒。

    [用法与用量]外用:成人一次1贴,儿童一次3/4贴,10岁以下一次1/2贴。一般在旅行前5-6小时贴于耳后乳状突皮肤上。

    [限定剂型]贴片剂、复方制剂。

    [可供选用的上市制剂]

    使保定(SCOPODEM TTS):

    贴膜剂,瑞士汽巴-嘉基(CIBA-GEIGY)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本品为控释贴膜剂,每贴(面积为2.5平方厘米)含东莨菪碱1.5毫克。第一层粘,贴层内含药物的突击剂量。第二层活性物质层含3天药量。1次敷贴可用3天,共释放东莨菪碱0.5毫克。第三层为控制膜,以保证维持量的药物持续、恒速地释放。本品用药后约6小时内,药物的吸收量与排泄量达平衡,如继续敷贴,平衡状态可维持72小时。外用,用法同上,短途旅行可提早揭下。若需较长时间的预防,可在72小时后更换1片药膜。置于密闭、遮光、干燥处贮存。
, 百拇医药
    茶苯海明DIMENHYDRINATE

    [历史]本品为抗组胺药,是由苯海拉明与8-氯茶碱结合的复盐。美国西尔(SEARLE)公司研制,1949年首次在美国上市,我国于1963年开始生产。

    [其他名称]乘晕宁;晕海宁;捉迷明;DIPHENHYDRAMINE THEOCLA;DRAMAMINE;TRAVAMIN;XAMAMINA。

    [性状与稳定性]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化学性质稳定。

    [体内过程]口服后吸收迅速且完全,15-60分钟起效,作用可持续3-6小时,血浆半衰期4-6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主要在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本品,可在体内产生蓄积,应予减量。

    [药物作用]本品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其作用与苯海拉明相似但较弱,可抑制血管渗出,减轻组织水肿,亦有镇静、镇吐作用。特点是抗晕动病作用较强,能防治因晕动引起的恶心、呕吐、眩晕等;也可防治因手术、药物引起的呕吐的妊娠呕吐。
, http://www.100md.com
    [适应症状]作为非处方药,主要用其抗晕动症;也用于过敏性疾病,如枯草热,荨麻疹。此外,对妊娠、梅尼埃综合征、放射线治疗等引起的恶心、呕吐、眩晕也有一定效果。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大剂量服用可产生嗜睡,偶有皮疹发生。治晕动病时若服药过多,会导致更晕。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造血系统的疾病。妊娠初期妇女慎用;新生儿及早产儿禁用。

    [药物过量及处理]同苯海拉明。

    [用法与用量]口服。预防晕动病,一次50毫克,于乘车、船、飞机前0.5-1小时服,必要时可重复一次。抗过敏,成人一次50毫克,一日2-3次。儿童1-6岁,一次12.5-25毫克,一日2-3次;7-12岁,一次25-50毫克,一日2-3次。

    [限定剂型]片剂。

    [可供选用的上市制剂]茶苯海明片:,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眩晕(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