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
编号:78333
又是抗生素惹的祸
http://www.100md.com 2001年7月27日 北京青年报
     一位75岁的老人去年11月在北京某大医院接受了前列腺肥大及腹股沟斜疝的手术,从手术日到患者死亡的43天中,医院相继给予了11种抗生素进行治疗!在使用抗生素的第32天时,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药物过敏,皮疹性药疹及严重的骨髓抑制。老人于手术后第43天死亡,又一起因抗生素使用问题引发的医疗纠纷出现了。据老人的儿女们介绍:父亲一直比较健康,只是近两年患上了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病,2000年11月老人住进卫生部所属的一家大医院,准备做前列腺手术。11月14日,手术进行得还算顺利,医生给开了抗生素达力新。20日又换上了西力欣、罗氏芬。22日又换了复达欣、奥复星。虽然5种抗生素相继上阵,但不知为什么术后一个月时,患者反而出现了感染症状,此时医生又换上了来立信、安灭菌、阿莫西林,出乎意料的是两天后,也就是使用抗生素的第32天时,老人全身出现了丘疹样皮疹,瘙痒,白细胞下降至每立方毫米中仅为2900,急请皮肤科、血液科等科室会诊,皮肤科会诊意见为:皮疹性药物过敏。血液科会诊意见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为药物所致的可能性大。两科意见均为立即停用来立信、安灭菌、阿莫西林,改为泰力特、凯福定、大扶康。此后几天,皮疹、发热未减轻,而白细胞和血小板继续下降。术后第42天,医院为老人做了骨髓穿刺,结果显示:重度药物抑制。12月26日,也就是老人接受手术并开始使用抗生素的第43天因抢救无效死亡。
, http://www.100md.com
    老人的儿女在请教了一些医学专家后,对医院给予一位75岁高龄的老人使用如此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并造成如此严重后果,提出了质疑。2001年2月,医院进行了医疗事故鉴定,鉴定结果与大部分医疗事故鉴定如出一辙,死亡原因是严重感染,骨髓抑制、脏器衰竭,该院救治全部正确。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死者家属很难接受,为什么连续使用了43天抗生素,共应用了高档抗生素11种,却出现了严重感染?为什么血液科和皮肤科当初的会诊意见均为药物引发的皮疹及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而最后的结论却是严重感染导致了骨髓抑制?与所谓的严重感染相矛盾的还有血培养中没有发现细菌!

    在对此医疗纠纷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医院不承认用药有不当之处,但还是将某种抗生素引发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报到了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而在这个抗生素的说明书上,记者未看到不良反应一栏中标示出可能会发生如此严重的副作用。相反,不良反应一栏中仅仅写到“偶见恶心、呕吐、腹泻、失眠、头晕、头痛、皮疹及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及注射局部刺激症状等,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即可消失。”

    据有关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造成死亡的事例多达20万例,而医生们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在利益驱动下滥用抗生素,以及药品生产厂商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在说明书中仅模糊写出,甚至只字不提等现象仍在发生。在此,我们呼吁国家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加大监测力度,依法对上市后药品进行再评价,对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疗效不确切的药品采取警示、修改使用说明书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措施。, 百拇医药(孙力 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