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感悟生活
编号:78793
奋斗是逼出来的
http://www.100md.com 2001年5月9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奋斗是逼出来的
奋斗是逼出来的

     率一师雄兵去剿灭一伙草寇,凯歌而还,那不叫奋斗,那叫职责。

    学中文读到大学毕业,写出几篇好文章,那不叫奋斗,那叫本分。

    奋斗或许是基于某种理想,而理想若能顺利实现,也无须去奋斗。因此我们要说,奋斗是逼出来的。

    不是硬要诌句什么格言以欺世,实在是得自大半生艰辛。

    我是上过大学的,学的是历史,按文史不分的通识,写文章该是本分。然而,那是怎样的上学。学制五年,倒有上年半是在"文革"中度过的,没上过一堂课,没发过一页讲议。到了1970年夏天,说毕业就毕业了,分配到吕梁山里的一个村子教书。六年级,二十几个学生,在一个破旧的窑洞里上课。后来去了别的村里,教的是初中、高中。

    就这么教下去吗?本地教员,可以服务桑梓而自慰,而我,家在数百里之外,妻子又不可能调来,真要到了老年……别说真的了,想想都害怕。

    不行,得离开这个地方。

    背着出身不好的恶名,没有关系可凭凭靠,就是有也没有钱财可疏通,惟一的途径,只能是靠自己努力。偶尔看到一本《革命文艺》,是省文化馆编的,见上面有篇东西像是小说,眼睛一亮,何不写上一篇也寄去试试。若真的能以此显出本事,领导看重说不定会调回县城,说不定会放我回老家去教书。一支笔几张纸就行了,纵然一无所成,也没有损失什么。

    写吧,常是晚上下了自习后开始,在窑洞里,在煤油灯下。

    第一篇发表后,信心陡增,便接连写下去。粉碎"四人帮"后,刊物多了,写作的劲头更足了。白天写怕人说三道四,多是等学生下了晚自习再写。有时写到凌晨三四点,明明瞌睡得快要睁不开眼,也不敢上床,一睡着准会耽搁出早操。只好点上一支烟,端坐在桌子前,静待起床钟响,出去带领学生出早操。出完操,还得检查早自习,若上午没课,还可以睡一会儿,若上午有课,那就只能等到午后了。

    就这样,有两三年的时间,写小说,写散文,凡是报刊上登载的文学作品,除了诗我都写过。也有退稿,我的老主意是,退只管你退,写只管我写。我不是聪明人,可无论怎么说也是个勤勉的人。勤不光能补拙,勤还可以悟道。比如抄稿太误事,便想到,何不训练自己一次成文。不是先想好再写,那是不可能的,而是错了就错了,接下来补足。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有这样的句子:"篮子里有个碗,破的"我给学生讲语法时,说这是一种倒置,心里却在思谋,极有可能是先生写下碗字,觉得该对碗有个说明,便顺手写了"破的"补足。只要不是大错,用这种办法,常能收到意外的表达效果。

    经过长时间的辛苦磨练,总算熬出来了。

    现在我还在写作,只是这样的写作,已不能称之为奋斗了,该说是职责或是本分。只是偶然间,还会想起自己当年的奋斗,还会生出那种奋斗的激情。, 百拇医药(韩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