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家庭应急处理
①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起病急骤,骨髓及外周血中主要为原始和早期阶段的幼稚细胞,不经特殊治疗,病程一般少于6个月。
②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
起病缓慢、骨髓和外周血中主要是较成熟的异常细胞,其次为幼稚细胞,不经特殊治疗,病程一般在1年以上。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有贫血、出血、感染及伴有肝、脾淋巴结等脏器组织浸润。
[诊断要点]
(1)起病多数急骤,少数缓慢起病。
(2)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浸润四大特点:
①贫血:疾病早期可出现并呈进行性加重。
②出血:早期为皮肤粘膜出血,中晚期有内脏出血,其中脑出血是致死常见原因之一。
③感染:常见感染有肺炎、咽峡炎、疖痛及肛周炎、败血症等,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真菌及双重感染有增多趋势。
④浸润:肝、脾、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皮肤粘膜浸润如齿龈肿胀及口腔溃疡,多见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3)骨、关节痛及胸骨压痛为白血病的特异体征。
(4)脑膜或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时,可有恶心、呕吐、头痛等脑膜刺激反应。
(5)血象检查可有血红蛋白常低于7g/100ml,红细胞低于2500×1000000000/L(250万/mm3),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减少,白细胞计数可低至300×1000000/L(10万/mm3)以上,分类可见到原始及幼稚白血病细胞,血小板早期正常,晚期明显减少。
(6)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原始及幼稚细胞比例增多,原+早(幼)>30%。红细胞系统增生受抑,粒红比例增大,巨核细胞通常减少。
(7)细胞化学染色、溶菌酶测定、染色体检查及免疫学检查对急性白血病诊断与分型都有一定意义。
[鉴别诊断]
在白细胞减少的非白血性病例中,应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相鉴别。
外周血细胞增高者,应与类白血病反应相鉴别。
以上鉴别要点是病史、临床表现、血涂片分类、细胞化学染色及骨髓检查等,一般不难鉴别。
[家庭应急处理]
(1)注意口腔、鼻腔、外阴、肛门皮肤卫生和清洁,口服不吸收抗生素如新霉素、粘菌素及制霉菌素防治感染,可用PP粉坐浴清洗肛门及外阴。
(2)进无菌或少菌食物。
(3)避免外伤,防止出血进一步加重。
(4)并发尿酸性肾病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停止使用细胞毒性药物,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口服别嘌呤醇200mg,每日3次。
(5)对症处理:
①并发脑出血时,应保持绝对安静。
②昏迷者应取侧卧位或头转向一侧,以防舌根后坠阻塞气道,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发生。
③抽搐者,可给予安定10mg肌注或口服,并急送医院救治。,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血液内科 > 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