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第二张嘴”——“肚脐扣”
做过手术的喉癌、食道癌患者及脑血栓、中风等病人,都存在进食方面的困难。按目前的治疗方案,通常为患者插鼻饲管,经鼻孔直接向胃里灌输营养液,以保证术后生活所需的能量。可是,由于管口开放在外,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影响正常的生活起居不说,“进食”过程还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且要频繁去医院找医生检查更换,造成很大的麻烦。
最近,美国出现—种取代鼻饲管的全新装置,为这类患者解决了上述诸多不便。这种称作“肚脐扣”的小巧装置只有一粒子弹头大小,之所以称其为“扣”,是因为它看上去恰似一只钮扣贴在肚脐旁边。人的胃下缘高度位于肚脐附近,一般人脐部上皮距胃壁约2厘米,从这里安装“肚脐扣”很简单:通过皮下内窥镜在肚脐左下方开一小孔,将一个带密封盖、直径约3毫米的硅胶质肚脐扣插入,穿过腹壁,在胃下缘形成一个人工胃瘘,留在外面的一端只剩一只形似钮扣的密封盖,营养液就经这里送人胃。这种植入手术是半永久性的,除非机械性损坏,否则无须找医生更换。
与传统的鼻饲管相比,肚脐扣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穿着上外观丝毫看不出破绽,不用的时候对使用者的正常肢体活动没有任何妨碍,不会影响起居生活。其次,使用方便,到进食时间,无须他人帮助自己就可以打开密封盖,用导管将营养液输送到胃里,人们称其为“第二张嘴”,一般吃—顿“饭”约需40分钟。再次,使用者没有痛苦,洗澡也毫无影响,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另外,携带者每半年检查更换一次,其他时间不用去医院,大大改善了患者自主行动的能力。
大手术后能否保证足够的营养是患者预后的主要条件;即使一些年富力强的患者因插鼻调管行动受限,体质也会逐渐削弱,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有了肚脐扣,病人就完全可以维持同正常人一样的体力。这是在鼻饲管、打吊针之外,术后补充营养的第三种方式。肚脐扣的英文缩写为“PEG”,它最早出现在美国。1996年,日本开始引入,至1998年,包括更换在内的肚脐扣已达7.7万个。同年。美国使用肚脐扣已达40多万个。目前,国人对它可能还不大了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家庭护理问题越来越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而肚脐扣的推广还会在医学临床之外,给卧床、瘫痪的老人带来福音。, http://www.100md.com
最近,美国出现—种取代鼻饲管的全新装置,为这类患者解决了上述诸多不便。这种称作“肚脐扣”的小巧装置只有一粒子弹头大小,之所以称其为“扣”,是因为它看上去恰似一只钮扣贴在肚脐旁边。人的胃下缘高度位于肚脐附近,一般人脐部上皮距胃壁约2厘米,从这里安装“肚脐扣”很简单:通过皮下内窥镜在肚脐左下方开一小孔,将一个带密封盖、直径约3毫米的硅胶质肚脐扣插入,穿过腹壁,在胃下缘形成一个人工胃瘘,留在外面的一端只剩一只形似钮扣的密封盖,营养液就经这里送人胃。这种植入手术是半永久性的,除非机械性损坏,否则无须找医生更换。
与传统的鼻饲管相比,肚脐扣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在穿着上外观丝毫看不出破绽,不用的时候对使用者的正常肢体活动没有任何妨碍,不会影响起居生活。其次,使用方便,到进食时间,无须他人帮助自己就可以打开密封盖,用导管将营养液输送到胃里,人们称其为“第二张嘴”,一般吃—顿“饭”约需40分钟。再次,使用者没有痛苦,洗澡也毫无影响,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另外,携带者每半年检查更换一次,其他时间不用去医院,大大改善了患者自主行动的能力。
大手术后能否保证足够的营养是患者预后的主要条件;即使一些年富力强的患者因插鼻调管行动受限,体质也会逐渐削弱,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有了肚脐扣,病人就完全可以维持同正常人一样的体力。这是在鼻饲管、打吊针之外,术后补充营养的第三种方式。肚脐扣的英文缩写为“PEG”,它最早出现在美国。1996年,日本开始引入,至1998年,包括更换在内的肚脐扣已达7.7万个。同年。美国使用肚脐扣已达40多万个。目前,国人对它可能还不大了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家庭护理问题越来越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而肚脐扣的推广还会在医学临床之外,给卧床、瘫痪的老人带来福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