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脑栓塞(脑梗塞)
编号:89465
脑梗塞
http://www.100md.com 当代中医网
     cerebral infarction

    [中医病名]

    缺血中风

    [概 述]

    中医

    缺血中风指因瘀痰入脉,阻塞脑络所致。以半身不遂,口舌喎斜,偏盲,失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

    西医

    脑梗塞是由于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软化。临床最常见为血栓性脑梗塞(脑血栓形成)。其它脑梗塞,如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分水岭脑梗塞、出血性脑梗塞等均为特殊的临床形式。

    [病 因]

    中医
, http://www.100md.com
    1 情志郁怒,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临床暴怒伤肝为多,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

    2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可致病发,尤以酗酒诱发最烈。

    3 劳累过度,因操持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扰动为患。再则纵欲伤精,也是水亏于下,火旺于上,发病之因。

    4 气候变化,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早春骤然转暖之时,正值厥阴风木主令,内应于肝,风阳暗动,也可导致本病发生。

    西医

    1 脑血栓形成的病因,脉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

, 百拇医药     2 脑栓塞的原因,病理解剖研究发现,近50%的脑梗塞是由栓子所引起。

    [症 状]

    发病前数日可有头晕、头痛、一过性失语、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前驱症状。颈内动脉系统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病变对侧肢体瘫痪或感觉障碍,主侧半球病变伴失语,非主侧半球病变伴偏瘫无知症。两眼常向病灶侧凝视,亦可有病灶侧单眼失明。大脑中动脉主干血栓,开始上肢多为完全性软瘫,下肢有时尚能活动。大脑中动脉深支血栓,临床表现为持久的偏瘫。大脑中动脉上组皮质支血栓,则有时对侧力弱,面部及上肢的感觉障碍。若下组皮质支梗塞,优势半球受侵,即有感觉失语。失读症。失算症及命名性失语。可有对侧下1/4或完全性同性偏盲。非优势半球的病变,可有失认症,对自已形象歪曲或不能辨认,否认自已有神经系统疾病。

    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同向偏盲,皮层性失明、眼肌麻痹,头痛,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交叉性麻痹及感觉减退,四肢瘫痪,共济失调,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 http://www.100md.com
    [检 查]

    1 血常规、尿常规、血肝功能、HBsAg、血脂、血糖。

    2 血液流变学检查。

    3 心电图、脑部X线象。

    4 头颅CT。

    5 必要时可作多普勒超声脑血流、脑SPECT、脑MRI、脑血管造影等检查。

    [诊 断]

    中医

    1 慢性起病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较多。常有风眩、脑络痹、消渴等病史。多在夜间睡眠或休息等静态下发病。急性起病者,多见于青壮年,常有心痹、心瘅、厥心痛、流注等病史,多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 百拇医药
    2 发病之前,少数有头痛眩晕等先兆症状。病发后表现为偏瘫,偏盲,失语或语言謇涩,口眼歪斜,感觉障碍等。病轻者仅动作笨拙、步态不稳,或为短暂性发作而不留后遗症。一般无意识障碍,或仅短暂神志不清,个别有昏迷。

    3 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一般无明显改变。

    4 脑脊液一般无色透明、压力正常;头部超声波检查一般无中线波移位;CT扫描可显示低密度的梗塞区。

    西医

    1 年龄在5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者。

    2 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既往病史,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先驱症状者。

    3 多在安静状态下较缓慢起病,数小时至3天症状发展到高峰者。
, http://www.100md.com
    4 发病时血压正常或略高于平时。有偏瘫等神经定位体征者。

    5 意识障碍不明显,大多数不伴有头痛、呕吐、脉缓等颅高压症状者。

    6 眼底有动脉硬化改变,有时颈内动脉搏动减弱,颈部可听到血管杂音者。

    7 腰穿脑脊液压力不高,化验正常者。

    8 脑CT,一般48小时后可见低密度病灶。SPECT、脑MRI,脑血管造影均有梗塞性改变者。

    [治 疗]

    中医

    1 低盐低脂饮食。

    2 中药治疗。
, 百拇医药
    3 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

    (2)耳针疗法。

    (3)头针疗法。

    西医

    治疗原则分为急性期治疗和恢复期治疗,急性期治疗:阻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改善脑供血情况、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处理脑水肿、改善脑细胞代谢、病因治疗;恢复期治疗:促进脑功能恢复、防止瘫痪肢体关节挛缩、病因治疗。

    1 无明显脑水肿征象及心功能不全者可选用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方法 。

    2 血管扩张剂。

    3 抗凝治疗。
, http://www.100md.com
    4 去纤维蛋白原剂。

    5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6 溶栓剂。

    7 高压氧或光离子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方法治疗。

    8 处理脑水肿,急性期、大面积梗塞病人多合并脑水肿引起颅高压,降颅压治疗。

    9 氧自由基清除剂。

    10 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

    [预 后]

    一般脑梗塞的病死率比脑出血低得多,但是大面积脑梗塞特别是急性期有意识障碍者,死亡率超过25%,其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复发中风或心肌梗塞。一般的脑梗塞患者神经缺损症状在起病半年内迅速好转,至第3年末尚可有所进步。但满一年半尚不能自理生活者即使以后肢体肌力尚可望有一定程度改善,恢复正常机会很少。其次,脑梗塞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者,功能恢复不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