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疾病百科 > 疾病知识
编号:90489
伤寒与副伤寒
http://www.100md.com 当代中医网
     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

    [中医病名]

    [概 述]

    中医

    伤寒是一古老的全球性疾病。自1884年分离到伤寒杆菌至1948年氯霉素在伤寒病的应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我国早在古代医书中提及“伤寒”,但它是多种外感热性病的总称。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似属于中医温病学中“湿温”的范畴。

    西医

    本病是由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为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常见于夏秋季。以持续性发热、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临床表现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其主要合并症。
, 百拇医药
    [病 因]

    中医

    本病发生的原因是外感湿热病邪。也可因素蕴脾湿又复感外邪而发病。

    西医

    本病的病原为伤寒杆菌,属于沙门氏菌属中的D组。革兰氏染色阴性,呈短肥杆状,周有鞭毛,能运动。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自然环境中此菌生活力较强,在水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存活1~2个月。耐低温,冰冻条件下可存活1~2个月。对阳光、热的抵抗力较低,在56~60℃的温度中只能生存10min。对一般消毒剂较敏感。对磺胺药物、青霉素抵抗力强,对氯霉素一般较敏感,但近年来出现耐氯霉素菌株。

    伤寒杆菌具有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Vi”)。菌体抗原为类脂多糖,特异性不高。鞭毛抗原为蛋白质,具特异性。血清凝集试验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抗原和“H”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相应抗体,以协助临床诊断。
, http://www.100md.com
    伤寒杆菌不产生外毒素。在其菌体裂解后产生内毒素,是其致病的主要因素。

    [症 状]

    1 发热常持续1周以上。

    2 表情淡漠、伤寒舌、皮肤玫瑰疹、相对缓脉。

    [检 查]

    1 血常规(含血型、嗜酸粒细胞计数),尿常规及粪便常规。

    2 血清肥达反应。

    3 血肝功能试验。

    4 血或骨髓细菌培养。

    5 胸部X线,心电图,肝、脾、胆囊B型超声等检查。
, http://www.100md.com
    [诊 断]

    中医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2~14日,可短至3日,长至42日。典型临床经过可分以下四个阶段。

    1 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75%~99%),体温逐渐升高,于1周内可高达39~40℃,伴有畏寒、头痛、全身不适、纳差、腹胀、鼻衄等症状。

    2 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伤寒典型症状相继出现。主要表现有:

    (1)发热 高热持续不退,呈稽留热,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型。一般持续10~14日。

    (2)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舌苔厚腻、腹胀、多有便秘、少数则为腹泻。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3)肝脾肿大 多数患者(40~70%)有肝脾肿大。一般常于病程第6天开始肿大、质软、有压痛。可出现肝功能异常。重者出现黄疸。
, http://www.100md.com
    (4)玫瑰疹 病程7~10日出现,为淡红色小斑丘疹,直径为2~4mm,压之褪色。多分布于胸腹部。数目一般在10个以下。一般在2~3日后消退。

    (5)神经精神症状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呆滞等特殊中毒面容无欲貌。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虚性脑膜炎。部分患者可有耳鸣及重听。

    (6)相对缓脉 脉搏与发热不呈比例上升。在生理情况下,体温上升1℃脉搏增快10次/min左右。而伤寒患者发热高达40℃,其脉搏可在90~100次/min,少数患者可有重脉。

    3 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3~4周。病情开始好转,体温开始下降,各种症状逐渐减轻,食欲好转。但应注意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发生。

    4 恢复期 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体温恢复正常,出现饥俄感,大量出汗。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 http://www.100md.com
    西医

    1 流行病学资料:即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有与患者密切接触史等。

    2 发热常持续1周以上,有表情淡漠、伤寒舌、皮肤玫瑰疹、脾肿大及相对缓脉等临床表现。

    3 血象见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减少。

    4 血清肥达(Widal)反应阳性。

    5 血、骨髓、粪便或尿细菌培养伤寒杆菌或副伤寒杆菌阳性。

    具有前3项者可临床诊断,再有4、5两项,或其中l项者可确诊。

    [治 疗]

    中医

    西医
, http://www.100md.com
    1 隔离。

    2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少渣少纤维性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 病原治疗,可用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氟哌酸等。

    4 治疗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5 对于慢性带菌者可给予氨苄青霉素、氟哌酸等药物。

    6 对症治疗

    (1)高热酌用酒精擦身或冰敷物理降温,用退热药时剂量不宜过大。以防虚脱。

    (2)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用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3日,但疗程不宜过长,以防发生肠并发症。

    (3)便秘者可用生理盐水低压灌肠或用开塞露注肠,禁用泻剂。

    (4)腹胀时给予少糖、低脂肪饮食,禁用新斯的明。

    [预 后]

    本病预后与患者年龄、有无并发症、治疗早晚、治疗方法,过去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及病原菌的型别、毒力有关。在有效抗生素应用之前,死亡率为20%。应用氯霉素以来,病死率约1~5%。老年人、婴幼儿预后较差。并发肠穿孔、肠出血、心肌炎等则病死率较高。本病复发率一般在10%左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