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装上“起搏器”
在患有帕金森氏病、特发性震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大脑内装上小巧精致的“起搏器”,即可使抖动、僵直等症状得到改善。这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近日推出的一项新技术。
据中大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杨天明主任医师介绍,帕金森氏病、特发性震颤等疾病都是由大脑神经系统病变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抖动、僵直等运动障碍,采用药物治疗副作用大且疗效较差。
被形象地叫做“脑内起搏器”的装置,医学上称之为深脑电刺激器。这项新技术90年代后期在国外大量应用于临床,去年进入我国。
在脑内装“起搏器”只需在患者头顶部开一个一分钱硬币大小的孔,精确定位后,专家将一根像针一样细的电极放进脑部,然后在病人胸部靠锁骨处的皮肤下面植入一个火柴盒大小的方形刺激器,通过皮下用导线把刺激器与电极相连。安装成功后,专家采用计算机遥感技术对刺激器进行调控,调整到最佳控制点,通过一定的电压和频率来消除病人症状。
这种“脑内起搏器”有一遥控磁铁开关,患者入睡时,家人或病人自己把一小块磁铁放在胸前皮肤或衣服上一秒钟,“起搏器”就会自动关闭,醒来时再轻轻接触一下,“脑内起搏器”便开始工作。, http://www.100md.com
据中大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杨天明主任医师介绍,帕金森氏病、特发性震颤等疾病都是由大脑神经系统病变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抖动、僵直等运动障碍,采用药物治疗副作用大且疗效较差。
被形象地叫做“脑内起搏器”的装置,医学上称之为深脑电刺激器。这项新技术90年代后期在国外大量应用于临床,去年进入我国。
在脑内装“起搏器”只需在患者头顶部开一个一分钱硬币大小的孔,精确定位后,专家将一根像针一样细的电极放进脑部,然后在病人胸部靠锁骨处的皮肤下面植入一个火柴盒大小的方形刺激器,通过皮下用导线把刺激器与电极相连。安装成功后,专家采用计算机遥感技术对刺激器进行调控,调整到最佳控制点,通过一定的电压和频率来消除病人症状。
这种“脑内起搏器”有一遥控磁铁开关,患者入睡时,家人或病人自己把一小块磁铁放在胸前皮肤或衣服上一秒钟,“起搏器”就会自动关闭,醒来时再轻轻接触一下,“脑内起搏器”便开始工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