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99980
华山医院首推“终身教授”制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7日 解放日报
     华山医院在全市首推“终身教授”制,对一批在科研和教学上有深厚积淀的学术权威实施待遇倾斜,将其优势延续至最大化;同时,“终身教授”退出行政岗位,让一批业务精良且年富力强者来“接棒”。如此一举两得:“解放”了的老教授老专家心无旁骛地带学生,搞科研,攻临床;而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也快速形成。

    华山医院“终身教授”聘任标准是:须为博士生导师,同时为该学科公认的学术权威,并经院学术委员会集体讨论最后确定。一旦聘任,待遇不低:终身教授虽需办理退休手续,但仍享受在职职工待遇,且其待遇通常为本学科中最高。

    “终身教授”制,留住了医院“最高层次的人才”。该制度实施以来,杨国亮、施守义、戴自英等15位学科重量级人物先后被戴上这顶“桂冠”,他们的待遇和奖金系数为科室最高。同时,医院在全院职工中极力营造尊重终身教授的氛围。待遇留人,荣誉留人。普外科终身教授张延龄退休后,倾全力投入科研和教学,原先优势并不明显的普外科因此特色凸现:该科连续5篇论文在《中华医学》杂志上作为重头论文发表;胆道和乳房新技术诊断水平也上了台阶。“终身教授”们还组成督导组,亲自带教学生,实施高质量的临床考核、查房考核、病史教学等等,使华山的管理日趋“规范”。“终身教授”制的实行,腾出一批院长级、科主任级的“行政位置”,为业务精、管理强的人才冒出铺了路。这一来,华山医院科主任的平均年龄明显滑落,以往交接班六七十岁不稀奇,现在科主任“上台”的平均年龄为52岁。如倪泉兴医师“接掌”肾内科时,年仅51岁。精力充沛的他在终身教授邱传禄教授指导下,带出了一个结构层次合理、治学严谨、临床优势明显的肾内科学术梯队。

    据测算,华山医院实施“终身教授”制每年投入约六七十万元。可院长张元芳坦承:“这笔资金带出的相关效益,10倍还不止。”实施“终身教授”制前后,华山医院各学科上升势头明显,论文发表数上升50%,获得科研经费数增长7倍,承接的大型科研课题多了7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