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菌藻类 > 茯苓
编号:115340
慈禧太后的养生珍品─茯苓(2001-2-15)
http://www.100md.com
     茯苓别名白茯苓、茯露、松苓、茯菟、松薯等。茯苓式多孔菌科茯苓的菌核。中医认为,在茯苓味甘、淡,性平,能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入心、脾、肾三经。

    自古以来,茯苓做为长寿保健食品的历史超过两千三百年。《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有营养学家针对慈禧太后的长寿补益药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她常用的补益中药共六十四种,而使用率最高的一味中药就是茯苓,其次是白朮,再次为当归。

    现代医学研究,茯苓含有多糖、茯苓酸、树胶、麦角固醇、胆碱、卵磷脂、组氨酸及钾盐等成分。茯苓多糖可以明显增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并可激活补体C3和B因子,有强烈的抗肿瘤作用。

    此外,茯苓还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能抑制胃溃疡的发生,保护肝脏,防止肝细胞坏死,以及利水、降低血糖、镇静及抑菌等作用。

    茯苓是一味较好的扶正抗癌药,它除了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外,尚具有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等免疫增强作用﹔可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有脾虚者﹔或在化学药物治疗期间,作健脾扶正之用。此外,可治疗脾虚湿盛、腹泻便溏、水肿、小便不利等。尤其是茯苓尤长于健脾消肿,癌症病人有胸腹水或头面、四肢浮肿者用之较宜。茯苓可研末,温开水或米汤调和服用,每次六克,每日两次。但如气虚下陷,小便过多或汗水过多之患者,不宜使用茯苓,以免加重病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