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化应正视十大关系
展望新世纪中医药事业,对中医药现代化涉及到内涵的一些关系,必须加以深刻的认识。
一、继承与创新
从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宝库中,将古代、近代、现代名老中医药学家的学术思想、学术流派等,分门别类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与研究,以探求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并且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资源共享,以开拓发展中医药的辨证、辨病思想体系。笔者认为,当前继承还是主要的,发展创新是阶段性的。
二、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在于探求疗效,要从药效学、药理学等方面说明药物的有效性,从急、慢性毒理实验表明药物的安全性,这几乎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固定模式,这种跟踪式的研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传统研究。中医药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像六味地黄丸类名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千百年来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和青睐,可当时并没有什么实验作铺垫,故当今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长期临床实践而总结出的论文、论著不能因为其无实验研究而被排斥。当然在有足够经费的支撑下,临床与实验一体化进行研究最为完美。
, http://www.100md.com
三、中西医并重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一贯的卫生工作方针,但迄今中西医间尚有较大的反差,中医在各种资源的配置及诊疗技术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西医。目前多数省市都制定了《中医条例》,但也有落实不到之处。在时代要求中医药现代化的今天,要把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真正纳入到现实规划与发展中来,中医院要争大气,出大力。面临发展的良好机遇,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用,把中医院办好。
四、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中西医结合的具体途径与方法,还需要有一个认识和探索的过程。中西医理论交融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尚需几代人或十几代人的相继努力方能完成。目前的中西医结合,多是互取其长、互补不足的初级阶段。中医要学习西医,但主要的还是西医学习中医,应提倡专科专病的中西医交叉学习,这种方法可以学得精、深而不会显得泛、散。
, 百拇医药
五、硬件与软件
中医院硬件设备的购置要与医院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医诊病要明确证也要明确病,做到疗效、预后均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这就要有相关设备和检验手段的辅助,但引进大的设备不能与西医院攀比,要确实拿来为中医服务。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开设脑外科,不是为了与西医院竞争脑外科技术,而是为其针灸治疗保驾护航。但有少数中医院开设西医外科,原来是作为中医外科治疗急腹症的后盾,却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凡遇腹痛者就开刀,甚至于还对外发布广告曰“本院西医外科能开展胆囊、胃肠道、阑尾等手术”,苦笑之余,深感中医院不但要购置硬件,而且更需要调整和加强管理人才这些软件建设。
六、协作与转诊
西医院之间有设备条件优劣、技术高低的比较,各级西医院之间交往多,信息流通快,基层医院向省市医院转诊病人很平常,能使被转诊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省级中医院一般也均有以专科为主兼备综合服务的功能,但因与各地区中医院缺少交流,他们转诊的病人几乎全部分流到西医院去了。为此省级中医院应主动与各地区中医院联系,开展大协作,广交流,形成中医院间的同步信任发展机制。
, http://www.100md.com
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北京市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等数家中医院,其经济效益好,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为全国中医院树立了榜样。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医院处在不景气之中,究其原因,发现一部分中医院缺乏专科的过硬技术,缺乏知名的科室品牌,对一些疾病的诊治不具备优势,根本没有办法造成市场冲击力,所以这些中医院应结合本院具体情况,深挖技术和经验方面的潜力,发挥优势,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寻求改变,寻求突破。各级中医院不但要抓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
八、传统制剂与剂型改革
中药传统的膏、丹、丸、散、汤、酒等制剂,沿用至今,仍为人们所用,但也有不足之处。中药现代化需要现代化剂型,中药剂型的改革迫在眉睫,并有望先行一步实现中药剂型现代化。近年来已有部分中药开始使用现代化剂型,如滴丸、注射剂、缓释剂、透皮吸收剂等,随即而来的还有控释剂型、靶向给药剂型、微胶囊剂型等。随着纳米技术等新技术的开展,中药剂型改革将会飞速发展。
, 百拇医药
九、方向与作为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医药将逐渐被各成员国所接受,这无疑给我国的中医药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医院应进一步端正办院方向,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确立专科专病的发展思路,选择那些发病率高而西医又无满意疗效,而中医诊治有优势的病种作为攻克的对象,打造科室品牌。
十、龙头学科与中医院
对发展中医药学术起着重要作用的学科、在同类学科中条件明显占优势而进行重点建设的学科,应成为整个学科建设的龙头,其示范、辐射作用,应体现到对各级中医院的帮带上来,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的一些中医院则显得十分重要。被帮带的中医院在龙头学科的带动下,结合本地区、本医院情况,把学术水平、诊疗技术搞上去。全国中医药龙头学科的这种以点带面的帮带关系,可拉动全国中医药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这是新时期的一个重要举措。, 百拇医药(欧阳恒)
一、继承与创新
从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宝库中,将古代、近代、现代名老中医药学家的学术思想、学术流派等,分门别类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与研究,以探求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并且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资源共享,以开拓发展中医药的辨证、辨病思想体系。笔者认为,当前继承还是主要的,发展创新是阶段性的。
二、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在于探求疗效,要从药效学、药理学等方面说明药物的有效性,从急、慢性毒理实验表明药物的安全性,这几乎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固定模式,这种跟踪式的研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传统研究。中医药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像六味地黄丸类名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千百年来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和青睐,可当时并没有什么实验作铺垫,故当今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长期临床实践而总结出的论文、论著不能因为其无实验研究而被排斥。当然在有足够经费的支撑下,临床与实验一体化进行研究最为完美。
, http://www.100md.com
三、中西医并重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一贯的卫生工作方针,但迄今中西医间尚有较大的反差,中医在各种资源的配置及诊疗技术等方面,还远远落后于西医。目前多数省市都制定了《中医条例》,但也有落实不到之处。在时代要求中医药现代化的今天,要把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真正纳入到现实规划与发展中来,中医院要争大气,出大力。面临发展的良好机遇,要赶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效用,把中医院办好。
四、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中西医结合的具体途径与方法,还需要有一个认识和探索的过程。中西医理论交融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尚需几代人或十几代人的相继努力方能完成。目前的中西医结合,多是互取其长、互补不足的初级阶段。中医要学习西医,但主要的还是西医学习中医,应提倡专科专病的中西医交叉学习,这种方法可以学得精、深而不会显得泛、散。
, 百拇医药
五、硬件与软件
中医院硬件设备的购置要与医院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医诊病要明确证也要明确病,做到疗效、预后均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这就要有相关设备和检验手段的辅助,但引进大的设备不能与西医院攀比,要确实拿来为中医服务。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开设脑外科,不是为了与西医院竞争脑外科技术,而是为其针灸治疗保驾护航。但有少数中医院开设西医外科,原来是作为中医外科治疗急腹症的后盾,却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凡遇腹痛者就开刀,甚至于还对外发布广告曰“本院西医外科能开展胆囊、胃肠道、阑尾等手术”,苦笑之余,深感中医院不但要购置硬件,而且更需要调整和加强管理人才这些软件建设。
六、协作与转诊
西医院之间有设备条件优劣、技术高低的比较,各级西医院之间交往多,信息流通快,基层医院向省市医院转诊病人很平常,能使被转诊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省级中医院一般也均有以专科为主兼备综合服务的功能,但因与各地区中医院缺少交流,他们转诊的病人几乎全部分流到西医院去了。为此省级中医院应主动与各地区中医院联系,开展大协作,广交流,形成中医院间的同步信任发展机制。
, http://www.100md.com
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北京市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等数家中医院,其经济效益好,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为全国中医院树立了榜样。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医院处在不景气之中,究其原因,发现一部分中医院缺乏专科的过硬技术,缺乏知名的科室品牌,对一些疾病的诊治不具备优势,根本没有办法造成市场冲击力,所以这些中医院应结合本院具体情况,深挖技术和经验方面的潜力,发挥优势,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寻求改变,寻求突破。各级中医院不但要抓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
八、传统制剂与剂型改革
中药传统的膏、丹、丸、散、汤、酒等制剂,沿用至今,仍为人们所用,但也有不足之处。中药现代化需要现代化剂型,中药剂型的改革迫在眉睫,并有望先行一步实现中药剂型现代化。近年来已有部分中药开始使用现代化剂型,如滴丸、注射剂、缓释剂、透皮吸收剂等,随即而来的还有控释剂型、靶向给药剂型、微胶囊剂型等。随着纳米技术等新技术的开展,中药剂型改革将会飞速发展。
, 百拇医药
九、方向与作为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医药将逐渐被各成员国所接受,这无疑给我国的中医药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医院应进一步端正办院方向,加强医院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确立专科专病的发展思路,选择那些发病率高而西医又无满意疗效,而中医诊治有优势的病种作为攻克的对象,打造科室品牌。
十、龙头学科与中医院
对发展中医药学术起着重要作用的学科、在同类学科中条件明显占优势而进行重点建设的学科,应成为整个学科建设的龙头,其示范、辐射作用,应体现到对各级中医院的帮带上来,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的一些中医院则显得十分重要。被帮带的中医院在龙头学科的带动下,结合本地区、本医院情况,把学术水平、诊疗技术搞上去。全国中医药龙头学科的这种以点带面的帮带关系,可拉动全国中医药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加速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这是新时期的一个重要举措。, 百拇医药(欧阳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