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研究
编号:154753
发挥民族医药的专科优势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2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722期
    民族医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其中有的积聚丰厚,理法明晰,自成体系;有的散在民间,口传心授,随俗为用;有的和中医学及其它民族医学交叉共存,融化于民族文化的大家庭中,是当代仍具有活力的重要卫生资源。根据《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为实现民族平等,尊重民族文化,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医药理应得到正确对待和继承发展。

    民族医学从草莽时代医巫不分到神药分离,比中医学走过的道路更加漫长,更加曲折。因此,民族医学和中医学虽然文化背景不同,学术体系不同,但遭受过相同的历史命运,争取过同样的学术平等,享受着同样的卫生政策。

    医学是防病治病、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的武器,最能体现其能力并取得群众信任的是疗效,没有疗效的医学是不存在的。因此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必须以临床为基础,科技为先导,人才为关键,政策为保证。没有临床疗效,就失去了民族医药生存的能力,而临床疗效又集中体现于专科专病的特色和水平中。所以我们在全面振兴民族医药的过程中,首先抓住专科专病这个环节,发现显效、高效、长效、特效的方药或疗法,挖掘民族医药存在的价值,显示民族医药与西医、中医竞争的优势,并把它作为民族医药学术发展的突破口。
, 百拇医药
    从历史上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是有卓越疗效的,出现过不少铭刻在人们心中的名医,留下了许多起死回生的故事。他们的医疗范围广泛,主要是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他们运用本地的天然药物特别是新鲜草药,采取适合人民生活、生产的行医方式及某些非药物疗法。有的是理法有据、方药齐全;有的则有一技之长,几味草药便使患者应手而愈。这些疗法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曾经创造过奇迹,积累过丰富的经验,至今仍在不断地启迪来者,光照医林。现在不少医药学家从民族医药宝库里拣到一方一药或得到一点苗头,或直接借用,或删繁就简,开发出某个新药,一举成名,但反过来却轻视和否定曾经喝过的源头之水,这显然是不应该的。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对民族医药做了大量的保护、抢救、发掘、整理工作,民族医药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藏医药治疗高原病、脑血管病、风湿病,蒙医药治疗骨伤、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状腺病,傣医药治疗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瑶医药治疗肿瘤、红斑狼疮,壮医药治疗跌打损伤、老年病和眼科疾病,苗医药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朝医药治疗前列腺病、糖尿病等,都有突出的疗效和专题报道。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边远偏僻山区,民族民间医药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近几年来,民族医药下山进城,走出民族地区,在北京、大庆等地成立了藏医院、瑶医院、民族医院或门诊部,有47种民族药进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在许多城市的药店,都可以找到民族医药专柜。但从整体而言,由于种种原因,民族医药的发展很不平衡。它的临床能力比过去有所衰退,临床阵地日趋缩小,草药和制剂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名医凋零,后继乏术。不少民族医医院基础设施差,医疗特色不突出,应诊病人日渐减少。一些民间的民族医生虽有丰富的医疗经验,但过不了各种考试关;民族医药缺乏科研基地、科研设备和经费,有的连科研课题都列不上;民族药的开发缺乏总体发展思路和产业规划,发展无力和盲目发展的情况都比较严重,而且经常处在“一放就乱”和“一管就死”的状况之中。现在我们从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入手,提高临床疗效,突出民族特色,对发展民族医药来说,无疑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为此特提出十项建议:
, 百拇医药
    一、大力加强现有民族医医院的建设,加强管理,增加投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健全科室,改善病房条件,千方百计提高临床疗效。

    二、允许和鼓励民族医医生个体开业,提倡学术民主,规范行医行为。各民族自治地区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的执行,由当地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对民族医另行制订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

    三、办好现有的民族医高等学校和中专教育,发展民办教育,扩大师带徒的学生比例,增加师带徒的学习比重,加强临床实践教学的力度,为民族医药事业培养合格人才。

    四、强化科研意识,创造科研条件,弥补基础研究,加强临床研究,深化药物研究,积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力争在攻克重大疾病和开发新药方面有所跨越和突破。

    五、组织举办民族医药专题研究班、进修班,开展业务练兵和专科培训,推广适宜技术,加强民族医药队伍的补课和“充电”工作。
, 百拇医药
    六、以攻克疑难病为中心,以重点专科单位为依托,组织若干个全国性、跨省区的协作组,沟通信息,集中攻关,避免低水平重复,并以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指导全局。

    七、大力开展民族医药文化建设。从提高文化素质、开展文化活动、建设行业文化入手,培植文化底蕴,提高发展民族医药的原创力。

    八、切实加强各地民族医药学术团体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积极开展民族医药学术活动,活跃学术气氛。

    九、加强民族医药著作的整理出版工作,支持出版藏、蒙、维、壮等各种民族医药书刊。

    十、加强民族医药的信息交流,健全中国民族医药网站建设,开展民族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以上十项建议,其核心和归宿是发展学术,加强临床,建设专科。人们常说,民族医药是贫苦出身,专科起家,这是民族医药的一个特点。有些民族医药基本理论建设不足,学术体系不够完整,专科专病的发展常应需而生,露出锋芒。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对专科医生而言,特别强调必须具备大内科的功底。只有把基础打好,专科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 百拇医药
    当前民族医药所处的环境,已经不是原来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而是置身于风驰电掣、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民族医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具有历史和科学的局限性是不足为怪的。因此,我们不仅要专心致志、埋头苦干,同时要放眼世界,把握当代科技前进的脉搏,借鉴中医、西医的道路和进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善于学习,勇于竞争,参与到全国医药卫生领域的改革和建设中去。在学术发展方面,要让民族医药专科专病脱颖而出,推动民族医药的整体发展,全面提高民族医药的临床能力和学术水平,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对现阶段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来说,政策保障是必要的,政策是生命线。在政策基本稳定以后,单纯地依靠政策的庇护,消极地应对时代的挑战是不可取的。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切磋学术,共商民族医药学术发展大计,本身就是一种积极态度,是发展民族医药学术的主动精神和实力政策。民族医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越大,贡献越大,专科专病特长越突出,众口如碑,名医如星,就一定会继续得到人民公正而积极的评价。

    本文是作者于2001年12月2日在广西北海市召开的全国民族医药专科专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征得作者同意略有删改。, 百拇医药(诸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