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痈
http://www.100md.com
《中医耳鼻喉科》
咽喉间及其附近部位的痈疡。以喉关痈为多见,生于喉关的叫喉关痈,或骑关痈,相当于扁桃腺周围脓肿;生于喉底的叫里喉痈,相当于咽后壁脓肿;生于颔下的叫颔下痈,相当于咽旁脓肿;生于上颚的叫上颚痈。
各种喉痈鉴别表
病名 | 喉关痈 | 里喉痈 | 颔下痈 | 上颚痈 |
---|---|---|---|---|
局部表现 | 痈肿多单发,软颚、喉关、喉核,特别是病灶的后上方红肿隆突,悬壅垂被推向对侧 | 喉底一侧红肿突起,颈不有兴?核 | 下颔部肿胀,压痛,喉核及该侧咽壁被推向咽腔中央,喉核无红肿,悬壅垂水肿颈项肿胀有兴?核 | 痈生于上颚,患处红肿,肿甚如半个核桃,溃脓时往往从鼻孔流出脓血 |
全身症状 | 起初症状与风热乳蛾同,继而加重,疼痛偏于一侧,吞咽困难,口涎外溢,语言含糊,张口困难,汤水易从鼻口流出 | 起病急,疼痛剧烈,语言带鼻音,颈项强直,痈肿阻塞气道,出现痰鸣气急,呛咳,呼吸困难 | 咽部级颈部疼痛甚剧,吞咽困难,牙关紧, | 咽痛,饮食及言语均感困难,病人每取仰头姿势 |
备注 | 多见于青少年,易复发 | 多见于小儿,慢性者少见,可称里喉疽 |
喉痈辨证施治表
证型 | 治则 | 方药 |
---|---|---|
初起 |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 五味消毒饮加荆芥、防风、白芷等 |
痈肿脓成 | 清热解毒,活血排脓 | 仙方活命饮加减 |
热毒侵入营血 | 清营、凉血、解毒 | 犀角地黄汤 |
误治、失治而转为阴证 | 补气养血,生肌收口 | 十全大补汤或参苓散 |
外治:
- 用冰硼散、冰麝散吹患部,每日6~7次,以消肿止痛。
- 漱口方漱口。
- 颔下部红肿,用金黄散外敷。
针炙疗法:针刺少商、商阳穴出血以泄热毒。
, 百拇医药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咽喉疾病 > 喉疾病 >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