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
经义
-
太阴阳明论曰: 阳受风气, 阴受湿气。 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 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
清湿袭虚, 则病起于下; 风雨袭虚, 则病起于上。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身半已上者, 邪中之也; 身半已下者, 湿中之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 地之湿气, 感则害人皮肉筋脉。
通评虚实论曰: 蹠跛, 寒风湿之病也。
藏气法时论曰: 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禁湿地濡衣。
调经论曰: 寒湿之中人也, 皮肤不收, 肌肉坚紧, 营血泣, 卫气去, 故曰虚。 虚者聂辟气不足, 按之则气足以温之, 故快然而不痛。
五常政大论曰: 太阴司天, 湿气下临。
六元正纪大论曰: 太阳司天之政, 民病寒湿, 发肌肉萎, 足萎不收。 太阴司天之政,民病寒湿, 腹满, 身□愤, 胕肿。 太阴所致为重, 胕肿。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气, 为肿, 四维相代, 阳气乃竭。
经脉篇曰: 胃病则大腹水肿, 膝膑肿痛。 足阳明实则狂, 颠虚则足不收, 胫枯。
平人气象论曰: 足胫肿曰水。
论证共五条
- 脚气之说, 古所无也, 自晋苏敬始有此名。 然其肿痛麻顽, 即经之所谓痹也; 其纵缓不收, 即经之所谓痿也; 其甚而上冲, 即经之所谓厥逆也。 逮夫后世, 则有类伤寒四证, 而以脚气居其一, 谓凡头痛发热, 身痛便闭,而但见脚膝屈弱无力者, 便是脚气。 此说太混, 予不然之。 夫脚气本水湿下壅之病,而实非阳邪外感证也, 若诸证之兼见者, 则或有之, 若以外感之脚软者,便认作脚气, 则淆乱意见, 大不通也。 兹予删诸繁琐, 述其节要, 法既无遗,庶便理会。
- 脚气之证, 其初甚微, 饮食动作, 无不如故, 或无他疾而忽得之,或因病后而渐得之, 及其病也, 则自膝至足, 或见麻痹, 或见冷痛, 或见痿弱, 或见挛急, 或肿, 或不肿, 或日渐枯细, 或蒸蒸恶热, 或洒洒恶寒, 或如冰冷,或如火热, 或到底能食, 或不能食, 或有物如指, 发自踹肠, 而气上冲心,是皆脚气之正病也。 其有为发热头痛, 寒热往来, 或腹内作痛, 或见饮食则呕吐,或恶闻食气, 或不欲见明, 或语言错乱, 精神昏愦, 是皆脚气之兼证也。 大抵此证有缓急, 缓者其来渐, 或二三月而日甚; 急者其来速, 或一二日而即起,治之若缓, 恐其气上冲心, 亦能杀人。
- 脚气之因有二: 一则自外而感, 一则自内而致也。 自外而感者,以阴寒水湿雨雾之气, 或坐卧湿地, 致令湿邪袭人皮肉筋脉, 而凡清湿袭虚,则病始于下, 致为腿足之病, 此外因也。 自内而致者, 以肥甘过度, 酒醴无节,或多食乳酪湿热等物, 致令热壅下焦, 走注足胫, 而日渐肿痛, 或上连手节者,此内因也。 然在古人, 谓南方卑湿, 病多外因, 北方嗜酒酪, 病多内因, 此固一说,然北方亦有寒湿, 南方岂少酒湿, 此固不必分南北。 其或内或外, 凡受邪气,有病始于足, 而渐致他证者, 即脚气之谓也, 必察其因而治之, 则自无失矣。
- 方书以肿为湿脚气, 不肿者为干脚气, 湿者宜除湿, 干者宜行气。 陈无择曰: 脚气不专主一气,亦不专在一经, 兼有杂生诸病, 未易分别, 须寻经络之阴阳, 再察脉息之虚实, 以为治也。 凡自汗, 走注者为风胜, 无汗, 挛急, 掣痛者为寒胜,肿满重者为湿胜, 烦渴燥热为暑胜。 若四气兼中者, 但察其多者为胜, 分其表里, 以施治也。
论治共八条
- 脚气之病, 实三气之所为也, 然亦有虚实之异。 又脚气本为壅疾, 古云忌用补剂,然必下元不足及阳明之气有亏者, 而后邪气得以犯之, 此其中亦有虚证。 总之,凡治此者, 只因证施治, 则万全也。 但察其因于表者, 以发散为主, 因于里者,以疏利为主。 外因者多寒湿, 宜用温热; 内因者多湿热, 宜用清凉。 若元气本虚,及病久致虚者, 必当培补下元, 不得以忌补之说为拘也。
- 脚气初起, 无非湿滞, 如无他证兼见, 而身体重著者, 单宜治湿, 以分利为主。 凡脚膝中湿, 或腰腿痠疼, 重着肿痛者, 宜除湿汤, 不问久近干湿, 并可用。 若脚膝痠软重着, 而胃气不清, 或见噫气吞酸胀满者, 平胃散。 若脚气浮肿而兼泄泻者, 宜五苓散, 或胃苓汤。
- 寒湿外侵致成脚气者, 十居六七, 其证疼痛拘挛, 恶寒清厥, 脉多弦细,治宜以温经除湿为主。 是以古人治此之法, 大抵热药多, 寒药少, 故每用麻黄,川乌, 桂, 附, 干姜之属。 <内经>曰: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 正以乌, 附,麻黄走而不守, 故能通行经络, 干姜, 官桂辛甘大热, 故能助阳退阴, 清湿既除,病无不愈。 凡感寒湿雨水, 或四气流注, 致成脚气, 肿痛不可忍者, 宜鸡鸣散,如神。 若寒湿内侵, 阳虚阴盛, 胃气不强, 经气不行, 顽木浮肿, 或疼痛不用者,独活汤。 若寒邪入腹, 喘急疼痛, 或筋急上冲闷乱, 危急欲绝者, 茱萸丸,或茱萸木瓜汤。 若寒湿在经, 血脉不和, 腰脚筋骨痠软无力, 或拘挛疼痛,脉弱而涩者, 酒浸牛膝丸。 若寒湿壅肿, 气滞不行, 或冷或痛者, 立效散。 若寒湿兼风者, 如五积散, 小续命汤皆宜用, 详具后条。
- 湿热内蒸致成脚气者, 多因酒食不节, 其证必烦热多渴, 脉见滑数,二便或多不利, 治宜利湿清火为主。 若湿热下壅, 足胫肿痛不消者,防己饮加减治之; 或苍术黄檗丸, 或二妙散, 或加味二妙丸, 俱妙。 若湿热气壅,上冲胸腹, 烦渴闷乱, 头痛口干者, <活人>犀角散。 若湿热流注经络, 肢节烦疼,肩背沉重, 手足遍身疼痛热肿者, 当归拈痛汤。 若感冒暑湿, 肢节疼痛, 身热口渴,小便赤涩, 气虚气促者, 清暑益气汤。 若肝肾阴虚血热, 脚瘠疼痛, 行止艰难,小水不利者, 续断丸。
- 脚气有壅滞气逆者, 其证必喘满气急, 上攻心腹, 甚至危急可畏,治宜行滞降气为主。 凡脚气上冲心腹, 喘急不得眠卧者, 紫苏散, 槟榔汤,或加减槟榔汤, 甚者四磨饮。 若脚气喘急, 腹满脚肿者, 桑白皮散, 或木通散。 若脚气脐下气升, 冲心烦闷者, 木香散, 或槟榔散。 若脚气心胸壅闷,呕逆多痰不食者, 半夏散, 或紫苏汤。 若浮肿, 心腹痞闷, 小水不利, 大腹皮散。
- 风湿合邪而为脚气者, 其证必兼外感, 而或为寒热往来, 或为喘欬气急,或流走无常, 或筋骨疼痛, 治宜以散风除湿, 通行经络为主。 若感四时风疫风湿,或处阴湿之地, 致为脚气痿弱, 筋骨疼痛, 或寒热往来者, 败毒散。 若寒热如疟,赤肿疼痛者, 加味败毒散。 若脚气以风寒湿邪客于经络, 而骨髓酸痛不可忍,或遍身疼痛, 恶寒呕逆者, 五积散; 一法加全蝎三个, 入酒煎服。 若脚气以风湿留滞, 而阴寒外闭, 表邪不解, 或欬嗽喘满寒热者, 小青龙汤。 若风湿留滞, 肢节烦疼, 心神壅闷者, 大腹子散。 <千金>云: 若脚气脉大而缓,宜服小续命汤二剂, 立瘥。 <活人>云: 脚气属冷者, 以小续命汤,煎成入生姜自然汁服之, 最快。 若脚气风湿胜, 而兼发热欬嗽, 肢体疼痛者,芎芷香苏散。 若脚气风湿流注, 憎寒发热, 无汗恶寒者, 麻黄左经汤。
- 脚气有虚证。 凡脾胃肝肾之脉, 皆出于足, 邪之易入, 多有乘虚,故肝虚则筋病, 肾虚则骨病, 脾虚则肌肉病, 胃虚则宗筋病。 或以劳欲不节,或以酒湿太过, 或以病后失调, 凡内有亏损而外有脚气者, 无非虚证。 此当以调补为主, 而兼察四气以治之。 若肝肾阴虚, 感触四气, 而瘫痪顽木,半身不遂, 脚膝无力, 遍体疼痛者, 神应养真丹, 或<三因>四斤丸, 或虎骨酒,或八味地黄汤。 若脾胃大虚, 阴寒在下, 阳气不行而病脚气者, 独活汤,附子八味汤。 若精血不足, 阴虚于下, 气不归精, 而脚气上逆冲心者, 地黄汤。 若脾胃虚寒, 兼风湿外邪而成脚气者, 风引独活汤, 或追毒汤。 若脚气以脾肾虚寒,而兼欬嗽气逆呕吐者, 兼补厚朴汤。
- 脚气有实邪。 凡壅盛肿痛, 而或为闭结, 或为胀满者, 治宜以疏导通利为主。 若风湿壅盛, 脚气肿痛,便结腹满者, 羌活导滞汤, 或枳实大黄汤。 若四气流注, 阳明风热, 腰脚肿痛, 大小便秘, 喘满腹痛者, 大黄左经汤。 若脚气饮食不消,心下痞闷, 腿脚肿痛者, 开结导饮丸。
敷熨淋洗
-
凡脚气肿痛之甚者, 可用敷药以散之, 或用椒艾囊以温之,或用香散之药煎汤以洗之, 如百草煎, 及防风, 荆芥, 威灵仙, 艾叶, 苍术,蛇床子, 当归, 乌药之类, 皆可用; 或单用紫苏, 或忍冬藤煎汤淋洗之, 俱妙。
禁忌共三条
- 观<活人>等书云: 凡脚气服补药, 及用汤淋洗者, 皆医之所禁也。 此亦一偏之说耳。 盖补有宜禁者, 以邪壅气实者也; 淋洗有宜禁者,以水湿汤气之宜避者也。 如果下部虚寒, 或以病后, 或以克伐太过, 而脚气不愈者,岂尚堪禁补乎? 又若寒邪湿热, 壅结不散, 而为肿为痛者,最宜以辛香疏散之药煎汤蒸洗, 则退邪极速, 岂禁洗乎? 惟是湿热气逆而上冲心腹者, 不可骤洗, 恐助湿气上升也; 此必先降其气,俟其毒止在脚, 再行薰洗, 自无不利, 盖补以补其弱也, 洗以逐其滞也,夫何禁之有。
- 有当禁于未发之先者, 如<外台秘要>云: 第一忌嗔, 嗔则心烦, 烦则脚气发。 又禁大语, 大语则伤气, 气伤病亦发。 又不得露足当风入水, 以冷水洗足,两足胫尤不宜冷, 虽暑月当着帛裤, 至冬寒加绵, 常令两胫及腿温煖, 微汗尤佳,依此将息, 脚气自消, 而无邪气留连之患。 夏月腠理开, 不宜当风取凉, 凉处坐卧,须得劳动关节, 令其气畅, 此拒邪之法, 养生之要也。 每食后宜行三五百步,疲倦便止, 则脚中恶气随即下散, 虽有淫肿, 气亦不上也。
- 孙真人云: 古人少有此疾, 自永嘉南渡, 衣冠之人多有之。 此皆湿郁于内所致也。 故凡四时之中,皆不得久坐久立湿冷之地, 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脱衣洗足, 当风取凉, 皆成脚气。 暑月久坐久立湿地, 则湿热之气蒸人经络, 病发必热, 而四肢酸疼,烦闷胕肿寒热, 此又山野农夫多有之, 以久湿伤于外也。
述古
-
杨大受曰: 脚气是壅疾, 当用宣通之剂, 使气不能成壅也, 如羌活导滞汤之类,所宜通用。 又如苍白术, 防己, 南星以去湿, 羌活, 独活, 木瓜, 槟榔,行气利关节以去壅, 佐木通, 牛膝以引经, 当归, 生地黄以和血, 此必用之药也。
又如东垣拈痛汤之类亦甚捷, 余因证之虚实而辨治之, 此即通变活法也。
附按
薛氏治一男子, 素有脚气, □下作痛, 发热, 头晕呕吐, 腿痹不仁, 服消毒, 护心等药不应, 左关脉紧,右关脉弦, 此亦脚气也, 以半夏左经汤治之而愈。 一男子脚软肿痛, 发热饮冷, 大小便秘, 右关脉数, 乃足阳明经湿热流注也, 以大黄左经汤治之而愈。 一妇人肢节肿痛, 胫足尤甚, 时或自汗, 或头痛, 此太阳经湿热所致, 用麻黄左经汤二剂而愈。 一男子两腿肿痛, 脉滑而数, 此湿痰所致也,先以五苓散加苍术, 黄檗, 二剂少愈, 更以二陈, 二术, 槟榔, 紫苏, 羌活, 独活, 牛膝, 黄檗而瘥。 夫湿痰之证, 必先以行气利湿健中为主,若中气和则痰自消, 而湿亦无所容矣。 一男子右腿赤肿焮痛, 脉沉数, 用当归拈痛汤, 四肢反痛, 乃湿毒壅遏, 又况下部药不易达, 非药不对证也。 遂砭患处, 去毒血, 仍用前药, 一剂顿减, 又四剂而消。 一妇人患脚气, 或时腿肿筋挛, 腹作痛, 诸药不应, 渐至危笃。 诸书云: 八味丸治足少阴脚气入腹, 疼痛上气, 喘促欲死者, 遂投, 一服顿退, 又服而愈。 凡肾经虚寒之人, 多有此患, 乃肾乘心, 水克火之证,少缓则死不旋踵, 宜急服之。 一妇人患腿痛不能伸屈, 遇风寒痛益甚, 诸药不应, 甚苦。 先以活络丹一丸, 顿退, 又服而瘳。 次年复痛, 仍服一丸,亦退大半, 更以独活寄生汤, 四剂而愈。 一男子素有脚气, 又患附骨痈作痛, 服活络丹一丸, 二证并瘥。 上舍俞鲁月, 素有疝不能愈, 因患腿痛,亦用活络丹一丸, 一惟腿患有效, 而疝亦得愈矣。 留都金二守女, 患惊风甚危, 诸医皆不能救, 遂自用活络丹, 一丸即愈, 且不再作。 夫病邪深伏在内,非此药莫能通达, 但近代有云此药引风入骨, 如油□之说, 故后人多不肯服, 大抵有是病宜用是药, 岂可泥于此言, 致病难瘥。
鍼灸
-
凡脚气初觉, 即灸患处二三十壮, 或用雷火鍼以导引湿气外出,及饮醪醴以通经散邪, 其要法也。 若壅既成而邪盛者, 必肿痛热甚, 一时药饵难散,宜砭去恶血, 以消热肿, 砭刺之后, 以药继之。
脚气论列方
-
平胃散和十七。 当归拈痛散寒百三十。 五苓散和一八二。 立效散和二八七。
茱萸丸和三百九。 鸡鸣散和二八五。 加味二妙丸寒一三五。 胃苓汤和百九十。
五积散散三九。 加味败毒散外四一。 清暑益气汤和一六八。 半夏散和二九九。
人参散和二九七。 槟榔散和二九三。 防己饮和二八八。 酒浸牛膝丸和三百八。
活络丹和二七七。 八味丸补一二一。 四磨饮和五二。 风引独活汤散百二。
小青龙汤散八。 木通散和二九六。 <三因>四斤丸补一六一。 神应养真丹和三一三。
茱萸木瓜汤和二八六。 二妙散寒一三四。 除湿汤和一七七。 苍术黄檗丸寒一三六。
败毒散散三六。 紫苏汤和二百九十。 紫苏散和二八九。 橘皮汤和二九八。
芎芷香苏散散八八。 槟榔汤和二九一。 加减槟榔汤和二九二。 续断丸和三百六。
地黄汤和三百二。 活人犀角散寒一三一。 独活寄生汤和二百七十。 独活汤散八三。
虎骨酒和三一五。 木香散和二九五。 小续命汤散五二。 追毒汤散百四。
大腹皮散和三百。 椒艾囊和三一七。 兼补厚朴汤散百一。 桑白皮散和二九四。
开结导饮丸和二七八。 半夏左经汤散九七。 大黄左经汤散九八。 附子八味汤热三七。
大腹子散和三百一。 百草煎新因三七。 麻黄左经汤散九六。 羌活导滞汤攻三四。 枳实大黄汤攻三三。
论外备用方
-
鹿茸丸补一三一生疮。 加味四斤丸补百六十阴气不足。 愈风丹和二七四养血去风。
薏仁酒和三一六补阴去湿。 虎骨四斤丸补一五九滋阴。 降椒酒和二三八风湿。
续断丸和三百六凉血去风。 神应养真丹和三一三滋阴行经。
槟苏散外一八八风湿流注。 透骨散和三一四行经。 羌活胜湿汤和一七八风湿。
豨薟丸和二五六。 活络饮和二五六风湿。 加减四斤丸补一六一肾虚。
换腿丸和二百八十风湿。 胜骏丸和三一二养气去邪。 易老天麻丸和二七五血虚受邪。
沉香汤和三百四脚气攻心。 木瓜汤和三百三行气。 史国公浸酒方和二八一。
敷脚气方和三一八。 调元健步丸和三一一阴虚湿热。 济生槟榔汤和二九一疏壅。
第二独活汤散百散风。 第一麻黄汤散九九恶风。 六物附子汤外三五四气流注。
痿证
经义
痿论帝曰: 五脏使人痿, 何也? 岐伯曰: 肺主身之皮毛, 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 脾主身之肌肉, 肾主身之骨髓, 故肺热叶焦, 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 心气热, 则下脉厥而上, 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 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肝气热, 则胆泄口苦, 筋膜干, 筋膜干则筋急而挛, 发为筋痿。 脾气热, 则胃干而渴, 肌肉不仁, 发为肉痿。 肾气热, 则腰脊不举, 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帝曰: 何以得之? 曰: 肺者, 脏之长也, 为心之盖也, 有所失亡,所求不得, 则发肺鸣, 鸣则肺热叶焦, 故曰五脏因肺热叶焦, 发为痿躄, 此之谓也。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 胞络绝则阳气内动, 发则心下崩, 数溲血也。 故<本病>曰: 大经空虚, 发为肌痹, 传为脉痿。 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意淫于外, 入房太甚,宗筋弛纵, 发为筋痿, 及为白淫。 故<下经>曰: 筋痿者, 生于肝, 使内也。 有渐于湿, 以水为事, 若有所留, 居处相湿, 肌肉濡渍, 痹而不仁, 发为肉痿。
故<下经>曰: 肉痿者, 得之湿地也。 有所远行, 劳倦, 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 内伐则热舍于肾, 肾者水脏也, 今水不胜火, 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 发为骨痿。 故<下经>曰: 骨痿者, 生于大热也。 帝曰: 何以别之? 曰: 肺热者, 色白而毛败。 心热者, 色赤而络脉溢。 肝热者, 色苍而爪枯。 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 肾热者, 色黑而齿槁。 帝曰: 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 何也? 曰: 阳明者, 五脏六腑之海, 主润宗筋,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冲脉者, 经脉之海也,主渗灌谿谷, 与阳明合于宗筋。 阴阳总宗筋之会, 会于气街, 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 而络于督脉。 故阳明虚则宗筋纵, 带脉不引, 故足痿不用也。 帝曰: 治之奈何? 曰: 各补其荣, 而通其俞, 调其虚实, 和其逆顺, 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 则病已矣。 帝曰: 善。
生气通天论曰: 因于湿, 首如裹, 湿热不攘,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弛长为痿。
本神篇曰: 精伤则骨痠痿厥, 精时自下。
根结篇曰: 阳明为阖, 阖折则气无所止息, 而痿疾起矣。 故痿疾者, 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 无所止息者, 真气稽留, 邪气居之也。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肺脉微缓为痿□偏风。 脾脉缓甚为痿厥, 微缓为风痿, 四肢不用, 心慧然若无病。 肾脉微滑为骨痿, 坐不能起, 起则目无所见。
论证共二条
痿证之义, <内经>言之详矣, 观所列五脏之证, 皆言为热, 而五脏之证, 又总于肺热叶焦, 以致金燥水亏,乃成痿证, 如丹溪之论治, 诚得之矣。 然细察经文, 又曰悲哀太甚则胞络绝, 传为脉痿; 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发为筋痿; 有渐于湿, 以水为事,发为肉痿之类, 则又非尽为火证, 此其有余不尽之意, 犹有可知。 故因此而生火者有之, 因此而败伤元气者亦有之, 元气败伤, 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 亦不少矣。 若概从火论, 则恐真阳亏败, 及土衰水涸者, 有不能堪, 故当酌寒热之浅深, 审虚实之缓急, 以施治疗, 庶得治痿之全矣。 经曰: 湿热不攘, 则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 弛长为痿, 此<内经>言筋病之概, 乃举隅之谈, 以启人之自反耳, 非谓大筋必无弛长,小筋必无緛短也。 即如痿弱必由于弛长, 岂大筋果无涉乎? 此经言之意, 从可知矣。 故于痿证之外, 凡遇瘈瘲等病, 当知拘挛者必由緛短,瘫弱者必由弛长, 斯得<内经>之意, 而于寒热燥湿之辨, 亦可得其据矣。
论治共二条
- 凡痿由湿热, 脉洪滑而证多烦热者, 必当先去其火, 宜二妙散随证加减用之。 若阴虚兼热者, 宜<正传>加味四物汤, 虎胫骨丸, 或丹溪补阴丸,滋阴八味丸之类主之。 若绝无火证, 而止因水亏于肾, 血亏于肝者,则不宜兼用凉药, 以伐生气, 惟鹿角胶丸为最善, 或加味四斤丸, 八味地黄丸,金刚丸之类, 俱可择用。 若阴虚无湿, 或多汗者, 俱不宜轻用苍术,盖痿证最忌散表, 亦恐伤阴也。
- 东垣取黄檗为君, 黄耆等补药辅佐, 以治诸痿, 无一定之方, 有兼痰积者, 有湿多热多者, 有湿热相半者,有挟气者, 临病制方, 其亦治痿之良法也。
述古共四条
- 丹溪曰: <内经>谓诸痿起于肺热, 又谓治痿独取阳明, 盖肺金体燥, 居上而主气,畏火者也; 脾土性湿, 居中而主四肢, 畏木者也。 火能炎上, 若嗜欲无节,则水失所养, 火寡于畏, 而侮所胜, 肺得火邪而热矣。 木性刚急,肺受热则不能管摄一身, 脾伤则四肢不能为用, 而诸痿作矣。 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 何脾伤之有? 补北方则心火降, 而西方不虚, 何肺热之有? 故阳明实则宗筋润, 能束骨而利机关矣。 治痿之法, 无出于此。 虽然天产作阳,厚味发热, 凡病痿者, 不淡薄食味, 必不能保其全安也。
- <纂要>云: 湿热, 东垣健步丸加燥湿降火之剂: 黄檗, 黄芩, 苍术。 湿痰,二陈汤加苍术, 白术, 黄芩, 黄柏之类, 入竹沥, 姜汁。 血虚, 四物加苍术, 黄檗,下补阴丸。 气虚, 四君子加苍术, 黄芩, 黄檗。 黄檗, 苍术, 治痿要药也。 已上方治, 虽所主有不同, 而降火清金, 所谓治法之大要, 无不同也。
- 薛立斋曰: 痿证多因足三阴虚损, 若脾肾不足而无力者, 用还少丹; 肝肾虚热而足无力者, 六味丸, 如不应, 急用八味丸。
- 陈无择曰: 人身有皮毛, 血脉, 筋膜, 肌肉, 骨髓, 以成其形, 内则有肝, 心, 脾, 肺,肾以主之, 若随情妄用, 喜怒劳佚, 以致内脏精血虚耗, 使血脉, 筋骨, 肌肉痿弱无力以运动, 故致痿躄, 状与柔风脚气相类。 柔风脚气,皆外因风寒, 正气与邪气相搏, 故作肿苦痛, 为邪实; 痿由内脏不足之所致, 但不任用, 亦无痛楚, 此血气之虚也。
痿证论列方
-
二妙散寒一三四。 东垣健步丸和三百十。 金刚丸补一六二。 还少丹补一三五。
加味四斤丸补百六十。 虎胫骨丸寒一三七。 丹溪补阴丸寒百六十。
六味地黄丸补百二十。 四物汤补八。 二陈汤和一。 加味四物汤补十。 四君子汤补一。
鹿角胶丸补百三十。 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 滋阴八味丸新寒十七。
论外备用方
-
煨肾丸补一四六骨痿。 地黄饮子补九九。 清燥汤寒一三二湿热。
胜骏丸和三一二养阴祛邪。 滋阴大补丸补一二五阴虚。 牛膝丸和三百七肝肾虚。
小续命汤散五二风湿。 酒浸牛膝丸和三百八壮筋骨。 大防风汤补九八风湿。
石刻安肾丸热一六八痿弱。 调元健步丸和三一一。 败毒散散三六风湿。
鹿茸丸补一三一阴虚弱。 加减四斤丸补一六一。 虎骨酒和三一五强筋骨。
续断丸和三百六凉血强筋。 虎骨四斤丸补一五九强阴。 追毒汤散百四风湿。
小安肾丸热一六七痿弱。 加味二妙丸寒一三五湿热。 加味四君汤补二。
阳痿
经义
阴阳别论曰: 二阳之病发心脾, 有不得隐曲, 女子不月。
厥论曰: 厥阴之厥, 则少腹肿痛, 腹胀, 泾溲不利, 好卧屈膝, 阴缩肿。
痿论曰: 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意淫于外, 入房太甚, 宗筋弛纵, 发为筋痿,及为白淫。 阳明虚则宗筋纵。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肾脉大甚为阴痿。 微涩为不月, 沉痔。
经筋篇曰: 足太阴之筋病, 阴器纽痛, 下引脐。 足厥阴之筋病, 阴器不用, 伤于内,则不起; 伤于寒, 则阴缩入; 伤于热, 则纵挺不收。
经脉篇曰: 足厥阴结于茎, 气逆则睾肿卒疝, 实则挺长, 虚则暴痒。
至真要大论曰: 太阳之胜, 隐曲不利, 互引阴股。
本神篇曰: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 魂伤则狂忘不精, 当人阴缩而挛筋, 两□骨不举。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 精伤则骨痠痿厥, 精时自下。
生气通天论曰: 湿热不攘, 大筋緛短, 小筋弛长, 緛短为拘, 弛长为痿。
疏五过论帝曰: 凡未诊病者, 必问尝贵后贱, 虽不中邪, 病从内生, 名曰脱营。 尝富后贫, 名曰失精。 身体日减, 气虚无精, 病深无气, 洒洒然时惊。 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 内夺于营, 良工所失, 不知病情, 此治之一过也。 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 暴乐暴苦, 始乐后苦, 皆伤精气, 精气竭绝, 形体毁沮,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 满脉去形, 愚医治之, 不知补泻, 不知病情, 精华日脱,邪气乃并, 此治之二过也。
阴阳应象大论曰: 北方生寒, 在志为恐, 恐伤肾, 思胜恐。
宣明五气篇曰: 精气并于肾则恐。
调经论曰: 血有余则怒, 不足则恐。
论证共三条
- 凡男子阳痿不起, 多由命门火衰, 精气虚冷, 或以七情劳倦, 损伤生阳之气,多致此证; 亦有湿热炽盛, 以致宗筋弛缓, 而为痿弱者, 譬以暑热之极,则诸物绵萎。 经云: 壮火食气, 亦此谓也。 然有火无火, 脉证可别,但火衰者十居七八, 而火盛者仅有之耳。
- 凡思虑, 焦劳, 忧郁太过者, 多致阳痿。 盖阴阳总宗筋之会, 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 此宗筋为精血之孔道, 而精血实宗筋之化源, 若以忧思太过,抑损心脾, 则病及阳明冲脉, 而水谷气血之海, 必有所亏, 气血亏而阳道斯不振矣。 经曰: 二阳之病发心脾, 有不得隐曲, 及女子不月者, 即此之谓。
- 凡惊恐不释者, 亦致阳痿, 经曰: 恐伤肾, 即此谓也。 故凡遇大惊卒恐, 能令人遗失小便, 即伤肾之验。 又或于阳旺之时, 忽有惊恐, 则阳道立痿, 亦其验也。 余尝治一强壮少年, 遭酷吏之恐, 病似胀非胀, 似热非热, 绝食而困。 众谓痰火, 宜清中焦。 余诊之曰: 此恐惧内伤, 少阳气索, 而病及心肾, 大亏证也。 遂峻加温补, 兼治心脾, 一月而起, 愈后形气虽健如初, 而阳寂不举。 余告之曰: 根蒂若斯, 肾伤已甚, 非少壮所宜之兆, 速宜培养心肾, 庶免他虞。 彼反以恐吓为疑, 全不知信, 未及半载, 竟复病而殁, 可见恐惧之害,其不小者如此。 新按
论治共三条
- 命门火衰, 精气虚寒而阳痿者, 宜右归丸, 赞育丹, 石刻安肾丸之类主之。 若火不甚衰, 而止因血气薄弱者, 宜左归丸, 斑龙丸, 全鹿丸之类主之。
- 凡因思虑惊恐, 以致脾肾亏损而阳道痿者, 必须培养心脾, 使胃气渐充,则冲任始振, 而元可复也, 宜七福饮, 归脾汤之类主之。 然必大释怀抱, 以舒神气,庶能奏效, 否则徒资药力无益也。 其有忧思恐惧太过者, 每多损抑阳气, 若不益火,终无生意, 宜七福饮加桂附枸杞之类主之。
- 凡肝肾湿热, 以致宗筋弛纵者, 亦为阳痿, 治宜清火以坚肾, 然必有火证火脉, 内外相符者, 方是其证。 宜滋阴八味丸, 或丹溪大补阴丸, 虎潜丸饮类主之。 火之甚者, 如滋肾丸, 大补丸之类俱可用。
述古
薛立斋曰: 按阴茎属肝之经络。 盖肝者木也, 如木得湛露则森立, 遇酷暑则萎悴。 若因肝经湿热而患者,用龙胆泻肝汤以清肝火, 导湿热; 若因肝经燥热而患者, 用六味丸以滋肾水, 养肝血而自安。 又曰: 琼玉膏, 固本丸, 坎离丸, 此辈俱是沉寒泻火之剂,非肠胃有燥热者不宜服。 若足三阴经阴虚发热者, 久而服之, 令人无子, 盖损其阳气, 则阴血无所生故也, 屡验。
简易方
-
一方治阳事不起, 用蛇床子, 五味子, 菟丝子等分为末, 蜜丸, 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 温酒下, 日三服。
阳痿论列方
-
左归丸新补四。 全鹿丸补一二七。 七福饮新补七。 石刻安肾丸热一六八。
琼玉膏补六十。 固本丸补百六。 右归丸新补五。 赞育丹新因十四。 归脾汤补三二。
虎潜丸寒一六四。 滋阴八味丸新寒十七。 六味丸补百二十。 龙胆泻肝汤寒六三。
滋肾丸寒一六三。 斑龙丸补一二八。 坎离丸寒一六五。 丹溪大补阴丸寒一五七。
大补丸寒一五五。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二终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三贯集杂证谟
疝气
经义
骨空论曰: 任脉为病, 男子内结七疝, 女子带下瘕聚。 督脉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 不得前后, 为冲疝。
长刺节论曰: 病在少腹, 腹病不得大小便, 病名曰疝, 得之寒, 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 刺而多之, 尽炅病已。
经脉篇曰: 足厥阴肝病, 丈夫□疝, 妇人少腹肿。 肝所生病, 为飧泄, 狐疝。
足厥阴之别, 循胫上睾, 结于茎, 其气逆则睾肿卒疝, 实则挺长, 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缪刺论曰: 邪客于足厥阴之络, 令人卒疝暴痛, 刺足大指爪甲上, 与肉交者各一痏,左取右, 右取左。
脉解篇曰: 厥阴所谓□疝, 妇人少腹肿也。 阴亦盛而脉胀不通, 故曰□癃疝也。
阴阳别论曰: 三阳为病, 发寒热, 其传为□疝。
经筋篇曰: 足阳明之筋, 病□疝, 腹筋急。 足太阴之筋, 病阴器纽痛,下引脐两□痛。 足厥阴之筋, 病阴器不用, 伤于内则不起, 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小肠病者, 小腹痛, 腰脊控睾而痛, 时窘之后。
四时气篇曰: 小腹控睾, 引腰脊, 上冲心, 邪在小肠者, 连睾系, 属于脊, 贯肝肺,络心系。 气盛则厥逆, 上冲肠胃, 薰肝, 散于肓, 结于脐。
玉机真藏论曰: 是故风者, 百病之长也, 弗治, 脾传之肾, 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 出白, 一名曰蛊。
本藏篇曰: 肾下则腰尻痛, 不可以俯仰, 为狐疝。
平人气象论曰: 寸口脉沉而弱, 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脉急曰疝瘕少腹痛。
脉要精微论曰: 诊得心脉而急, 病名心疝, 少腹当有形也。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心脉微滑为心疝引脐, 小腹鸣。 肝脉滑甚为□疝。
脾脉微大为疝气, 滑甚为□癃, 涩甚为肠□; 微涩为内□, 多下脓血。
肾脉滑甚为癃□。
大奇论曰: 肾脉大急沉, 肝脉大急沉, 皆为疝。 心脉搏滑急为心疝。
肺脉沉搏为肺疝。 三阳急为瘕, 三阴急为疝。
五脏生成论曰: 青脉之至也, 长而左右弹, 有积气在心下支胠, 名曰肝痹, 得之寒,与疝同法。 黄脉之至也, 大而虚, 有积气在腹中, 有厥气, 名曰厥疝, 女子同法。
四时刺逆从论曰: 厥阴滑则病狐疝风。 少阴滑则病肺风疝。 太阴滑则病脾风疝。
阳明滑则病心风疝。 太阳滑则病肾风疝。 少阳滑则病肝风疝。
至真要大论曰: 阳明司天, 丈夫□疝, 妇人少腹肿。 阳明之胜, 外发□疝。 太阳在泉, 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 上冲心病。 太阳之复, 少腹控睾, 引腰脊, 上冲心。 太阴在泉, 主胜, 甚则为疝。
论证共三条
-
疝气病者, 凡小腹睾丸为肿为痛, 止作无时者, 皆是也。 但疝证不一,如<如经>所谓狐疝者, 以其出入不常也。 有言□疝者, 以其顽肿不仁也。
有冲疝者, 以其自少腹上肿而痛也。 有厥疝者, 以结气在阴而气逆为疝也。
有疝瘕者, 以少腹冤热而痛出白, 一名曰蛊也。 有六经风疝者,如四时刺逆从论所言者是也。 有小肠疝者, 如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言者是也。
凡此七者, 总皆疝之为义。 然疝之为病, 不独男子有之, 而妇人亦有之, 经曰:
有积气在腹中, 有厥气, 名曰厥疝, 女子同法。 又曰: 厥阴所谓□疝,妇人少腹肿也。 至若冲疝, 瘕之属, 亦皆男妇之所同病者。 然惟睾丸之病,独在男子, 而他则均当详察也。 观张子和曰: 夫遗溺, 闭癃, 阴痿, 脬痹, 精滑,白淫, 皆男子之病也。 若血涸不月, 月罢腰膝上热, 足躄, 嗌干, 癃闭, 少腹有块,或定或移, 前阴突出, 后阴痔核, 皆女子之病也, 但女子不谓七疝, 而谓之瘕。
若年少而得之, 不计男子妇人, 皆无子。 此说诚非谬也。 然今人但言男子之疝,而全不知妇人之疝, 殊失之矣。
- 疝气所属, 本非一经。 如<内经>所云: 任脉为病, 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督脉生病, 从少腹上冲心而痛, 不得前后, 为冲疝。 又曰:
脾传之肾, 病名曰疝瘕。 又曰: 三阳为病, 发寒热, 其传为□疝。 又曰:
邪在小肠者, 连睾系, 属于脊。 又曰: 邪客于足厥阴之络, 令人卒疝暴痛。 又如心肝脾肺肾五疝之脉, 各有所辨, 此<素问>言诸经之疝也。
又经筋等篇言足阳明之筋, 病□疝腹筋急; 足太阴之筋, 病阴器纽痛, 下引脐,两□痛; 足厥阴之筋, 病阴器不用等义, 此<灵枢>言诸经之疝也。
自张子和云疝有七, 前人论者甚多, 其非<灵枢><素问><铜人>之言,予皆不取; 乃引<灵枢>之论曰: 足厥阴之筋, 聚于阴器, 故阳明与太阴之筋, 皆会于阴器, 惟厥阴主筋, 故为疝者, 必本之厥阴。 此子和之意, 以疝为筋病,而筋主于肝, 故谓疝必厥阴, 似亦有理, 而实则不然。 观<内经>诸论之如前者,<素>之言, 而子和皆不可取乎? 且筋虽主于厥阴, 然散见诸经, 即为诸经之筋矣,若病在诸经, 固可因筋而废经乎? 矧如厥论曰: 前阴者, 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合也。 又痿论曰: 阴阳总宗筋之会, 会于气街, 而阳明为之长。
此亦可以不取乎? 然则小腹前阴之经, 则厥阴, 少阴, 太阴, 阳明, 少阳, 太阳,以至冲, 任, 督脉皆有所涉。 今考<铜人经>治疝之法, 则诸经皆有俞穴,若谓止属厥阴, 则诸经皆可废矣。 即子和亦历指诸经之穴, 谓诸穴虽亦治疝,然终非受疝之地, 此何说也? 自后丹溪遂因子和之言, 谓经有七疝, 寒, 水, 筋,血, 气, 狐, □, 也, 专主肝经, 与肾经无相干。 再至戴原礼, 又因丹溪之说, 云疝本属厥阴之一经, 余尝见俗说小肠, 膀胱下部气者, 皆妄言也。 鸣呼!
此等议论, 皆后学逞亿之见, 果堪信乎? 果堪法乎? 医失真传, 类多如此,故非<灵><素><铜人>之言, 余诚不敢取也。 今录<铜人>治疝穴法,条列后章, 以便后人用证。
- 疝气之病, 有寒证, 亦有热证, 然必因先受寒湿, 或犯生冷, 以致邪聚阴分, 此其肇端之始,则未有不因寒湿而致然者。 及其病郁既久, 则郁而成热者有之; 或以阳脏之人, 火因邪聚, 而湿热相资者亦有之, 故在<内经>言疝, 则寒热皆有所论。 如曰:
病在少腹, 腹痛, 不得大小便, 病名曰疝, 得之寒。 曰: 阴亦盛而脉胀不通, 故曰□癃疝也。 曰: 肝痹得之寒湿, 与疝同法。 曰: 太阳, 太阴,阳明之胜复, 皆有疝气, 是皆言疝之寒也。 又如曰: 脾风传肾, 名曰疝瘕, 少腹冤热而痛, 出白, 一名曰蛊。 曰: 足厥阴之筋, 病阴器不用,伤于寒则阴缩入, 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是皆言疝之热也。 此<内经>之言寒言热, 未尝偏癈者如此。 观丹溪曰: 自<素问>而下, 皆以为寒, 盖寒主收引,经络得寒则引而不行, 所以作痛者。 然亦有踢冰, 涉水, 终身不病此者, 无热在内故也。 大抵此证始于湿热在经, 郁而至久, 又得寒气外来, 不得疏散,所以作痛, 若只作寒论, 恐未为备。 此丹溪之论如此, 故其治多从火而倍用山栀, 黄檗之属, 余则不能无言也。 观<内经>之言疝者如前, 原非只作寒论,第言寒者较多于热, 亦自疝家之正理, 不可易也。 矧疝以寒邪入经, 所以为痛, 及其久也, 方为郁热, 使其始不受寒, 何由致疝, 此寒为本而热为标也。
若谓始于湿热在经, 又得邪气外来, 所以作痛, 则反以热为本, 而寒为标矣, 岂其然乎? 至若踢冰, 涉水, 终身不痛者, 此虽有贵贱之分, 久暂之异,然必以阳气内实, 而寒不能犯者有之, 若谓无热在内, 故寒自不入, 又岂其然乎? 此致病之因, 有不得不辨也。 是以<内经>之论, 凡至切至当者,胡可弗遵, 后世之谈, 其多凿多偏者, 安庸尽信? 再若治此之法, 固不可必其为寒, 又不可必其为热, 但治初受之邪, 必当以温经散寒, 行气除湿为主,切不可早用寒凉, 致留邪气, 则遗害非浅。 及其久也, 则有始终以寒者, 有因寒郁热者, 有元阳受伤而虚陷日甚者, 但当察其形气病气, 因病制方。
若果有热证热脉显然外见者, 方可治以寒凉。 如无热证可据, 而执云大抵疝由湿热, 则无者生之, 有者甚之矣。 此习俗之通弊, 有不可不鉴也。
论治共十一条
- 凡治疝之法, 当察所由, 此虽以受寒受湿, 因而成疝, 然或以色欲, 或以劳损,或以郁怒, 或以饮食酒湿之后, 不知戒慎, 致受寒邪, 则以阴求阴,流结于冲任血气之海, 而下归阴分, 遂成诸疝。 故其为病, 则有遇寒而发者,有郁久成热, 遇热而发者, 有郁则气逆, 遇郁怒而发者, 有湿因寒滞, 遇湿而发者,有疲极则伤筋, 遇劳苦而发者, 有虚邪在少阴, 厥阴, 遇色欲而发者,有饮食之湿在阳明, 太阴, 遇酒酪而发者, 至其久也, 则正气陷而不举,邪气留而不去, 而为□, 为木, 难于愈矣。 故治此者, 必当因其所因, 辨而治之,则无不随手可愈, 若茫然混然, 徒执一偏之见, 而至老不寤者, 即与之谈,终无益也。
- 治疝必先治气, 故病名亦日疝气, 非无谓也。 盖寒有寒气, 热有热气,湿有湿气, 逆有逆气, 气在阳分则有气中之气, 气在阴分则有血中之气。 凡气实者,必须破气; 气虚者, 必须补气。 故治疝者, 必于诸证之中, 俱当兼用气药。
- 疝之暴痛或痛甚者, 必以气逆, 宜先用荔香散。 气实多滞者,宜<宝鉴>川楝散, 或天台乌药散。 非有实邪而寒胜者, 宜暖肝煎主之。
- 寒疝最能作痛, 多因触冒寒邪, 或犯生冷所致, 凡喜暖畏寒, 脉弦细, 鼻尖手足多冷, 大小便无热之类, 皆是也。 寒微者, 宜荔香散, 暖肝煎, 肾气丸,神应散, 丁香楝实丸之类主之。 寒甚者, 宜<医林>四神丸, 百一选方, 十补丸,胡芦巴丸, 沉香桂附丸之类主之。 一法以五积散加盐炒吴茱萸, 小茴香各一钱,姜五片, □白五寸, 同煎, 空心热服, 大治气痛不可忍。
- 热疝大能作痛, 凡火邪聚于阴分而为痛者, 必有热证热脉, 或大便秘结,或小水热闭不通, 或为胀为满而烦热喜冷者是也, 宜大分清饮, 或茵陈饮加茴香,川楝子之类, 或以加味通心饮, 葵子汤之类主之。 又有肾本不虚, 而肝经湿热火旺,茎中作痛, 筋急缩, 或痛, 或痒, 或肿, 或挺纵不收, 白物如精, 随溺而下者,此筋疝也, 宜龙胆泻肝汤主之。
- 湿疝多为重坠胀满, 然亦有痛者, 宜以前寒热证参而治之。
有不痛而久坠不愈者, 是即□疝之属, 单宜治湿理气, 以加味五苓散,或<局方>守效丸, 或苍术散, 或三层茴香丸之属主之。 一云凡治□疝, 非断房事,厚味, 不能取效。
- 疝病遇酒而发者, 多因湿热, 当先去其湿。 湿而热者, 大分清饮加茴香,川楝之属。 湿兼寒者, 宜加味五苓散主之, 或以葛花解酲汤加减用之。
- 血结少腹间者, 是为血疝, 但察其非气, 非食, 小腹硬而有形, 大便秘结而黑,小水利者, 必血积血疝之属, 宜桃仁膏, 或桃仁煎, 或玉烛散之类下之。
- 疝遇色欲而发者, 是必阴虚之属。 若阴虚兼动相火者, 宜以六味地黄汤加黄檗,知母, 山栀, 茴香, 川楝之类主之。 若阴虚无火, 或兼寒痛精虚者, 宜理阴煎,或八味地黄汤加茴香, 枸杞之类, 或用暖肝煎主之。
- 疝久者必多虚证, 或以元气本虚而偶患者, 亦有虚证,或不耐劳苦而微劳即发者, 亦有虚证, 当以脉证辨之。 凡治虚疝, 当察其虚在阴分,或在阳分。 阴虚者, 轻则暖肝煎, 八味地黄汤, 甚则理阴煎, 补阴益气煎之类,酌而用之。 阳虚者, 宜温胃饮, 归脾汤, 补中益气汤之类主之。 若阳虚至甚者,必用桂, 附, 椒, 姜, 或以六味回阳饮之类主之。 若虚中挟滞者, 宜以前法为主,而加以疏导之药, 如川楝, 茴香, 枳实, 山楂, 栀子之属, 酌其宜而佐用之。
- 疝有邪实当下者, 详后条张子和论中。
述古共八条
<巢氏病源>曰: 诸疝者, 阴气积于内, 复为寒气所加, 使营卫不调, 气血虚弱,故风冷入其腹内而成疝也。 疝者痛也, 或小腹痛, 不得大小便; 或手足厥冷,绕脐痛, 自汗; 或冷气逆上抢心腹, 令心痛; 或裹急而腹痛, 此诸候非一,故云诸疝也。
许学士云: 大抵此疾虽因虚得之, 不可以虚而骤补。 经云: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留而不去, 其病则实, 故必先涤所蓄之热, 然后补之。 是以诸方多借巴豆气者,盖谓此也。
刘宗厚云: 谨按疝证虽始为因虚而得, 必邪实迫痛而未下者, 故当先泻而后补也。
至有虚甚迫痛, 上为呕逆, 或下有遗精者, 此邪实正虚之甚矣, 此欲不补可乎?
但恐补之则无益, 泻之则气转陷, 幸而获生者鲜矣。
陈无择曰: 经云七疝, 诸疝等义, 更不见名状, 但有寒疝, □疝, 狐疝而已,唯大奇论列五脏脉为五疝者如前。 大抵血因寒泣则为瘕, 气因寒聚则为疝,但五脏脉理不同, 不可不辨。 且肾脉本沉, 心脉本滑, 受寒则急, 于理乃是。
肝脉本弦, 肺脉本涩, 并谓之沉, 未为了义。 又脾不出本脉, 但云急为疝,亦文义之缺也。 凡云急者, 紧也, 紧为寒, 亦可类推。 且贼风入腹亦为疝,冒暑履湿皆能为疝, 当随四气改易急字, 风则浮弦, 暑则洪数, 湿则缓细,于理始明。 要知疝虽兼脏气, 皆外所因也, 寒泣, 风散, 暑郁, 湿着, 绞刺击搏,无有定处, 仓卒之际, 痛不堪忍, 世人称为横弦, 竖弦, 膀胱小肠气, 贼风入腹等,名义不同, 证状则一。
张子和曰: <内经>曰: 木郁则达之。 达谓吐也, 令条达其气也。 肝之积,本当吐者, 然观其病之上下, 以顺为贵, 仲景所谓上宜吐, 下宜泻者, 此也。
敢列七疝图于左, 以示后之君子, 庶几有所凭藉者焉。
- 寒疝: 其状囊冷, 结硬如石, 阴茎不举, 或控睾丸而痛。 得于坐卧湿地,或寒月涉水, 或冒雨雪, 或坐卧砖石, 或风冷处使内过劳, 宜以温剂下之。
久而无子。
- 水疝: 其状肾囊肿痛, 阴汗时出, 或囊肿而状如水晶, 或囊痒而搔出黄水,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 得于饮水, 醉酒, 使内过劳, 汗出而遇风寒湿之气,聚于囊中, 故水多, 令人为卒疝, 宜以逐水之剂下之。 有漏鍼去水者,人多不得其法。
- 筋疝: 其状阴茎肿胀, 或溃, 或脓, 或痛而衰急筋缩, 或茎中痛, 痛极则痒,或挺缩不收, 或白物如精, 随溲而下。 久而得于房室劳伤, 及邪术所使,宜以降心之剂下之。
- 血疝: 其状如黄瓜, 在少腹两旁, 横骨两端约中, 俗云便痈。 得于重感春夏大燠,劳动使内, 气血流溢, 渗入脬囊, 留而不去, 结成痈肿, 肿少血多,宜以和血之剂下之。
- 气疝: 其状上连肾区, 下及阴囊, 或因号哭忿怒, 则气郁之而胀, 怒哭号罢,则气散者是也。 有一治法: 以鍼出气而愈者; 然鍼有得失, 宜以散气之药下之。
或小儿亦有此疾, 俗曰偏气。 得于已年老, 或年少多病, 阴痿精怯, 强力入房,因而有子, 胎中病也。 此疝不治, 惟筑宾一穴灸之。
- 狐疝: 其状如瓦, 卧则入小腹, 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 狐昼则出穴而溺,夜则入穴而不溺, 此疝出入上下往来, 正与狐相类也。 亦与气疝大同小异,今人带钩钤是也。 宜以逐气流经之药下之。
□
- 疝: 其状阴囊肿缒, 如升如斗, 不痒不痛者是也。 得之地气卑湿所生, 故江淮之间, 湫塘之处,多感此疾, 宜以去湿之药下之。 女子阴户突出, 虽以此类, 乃热则不禁固也, 不可便谓虚寒而涩之, 燥之, 补之。 本名曰瘕, 宜以苦下之, 以苦坚之。
王太仆曰: 阳气下坠, 阴气上争, 上争则寒多, 下坠则筋缓, 故睾垂纵缓, 因作□疝也。 已上七疝, 下去其病之后, 可调则调, 可补则补,各量病势, 勿拘俗法。 经所谓阴盛而腹胀不通者, □癃疝也, 不可不下。
刘宗厚曰: 按子和所论, 病本经络之原, 至为详尽, 但七疝名固不同, 治法当异,然俱用攻下之法, 愚切疑焉。 虽钱仲阳亦曰: 肝为相火, 有泻无补; 丹溪有曰:
肝只是有余, 肾只是不足。 夫厥阴一经受疝, 宜通勿塞固宜,亦当视其浅深而行之可也, 况有邪气客于膀胱, 小肠之经者; 若干于少阴肾经,则宜通勿塞之法, 可例用乎?
愚谓子和七疝之治, 虽各有不同, 然无非用下, 则不能无偏。 故刘宗厚,徐用诚皆疑而议之, 亦谓其太过耳, 非谓尽不可用也。 再观丹溪之法,则曰治疝大不宜下, 是又相左之甚矣。 余因考子和治按, 如治蔡参军, 因坐湿地,疝痛不堪, 用导水丸下之而愈。 又治一人因疟渴, 过饮浆水病疝, 医进姜附,为燥热所壅, 以致阴囊重坠, 大如升斗, 乃先以导水丸, 后用猪肤散大下之而愈。
又治一夫病卒疝, 赤肿大痛, 数日不止, 诸药如石投水, 遂以导水丸, 次以通经散,大下之而愈。 若此类者, 岂皆不可下乎? 故但宜酌其虚实缓急, 如或为邪热所闭,或以少年暴疾, 或以肿硬赤痛之极者, 则如导水丸, 三花神佑丸, 禹功散之类,皆所当用。 盖邪盛而急, 势不可当, 有非行气利水等剂所能及者, 则不得不攻,此子和之法, 亦自有必不可废者, 是不可不察也。
<辨疑录>云: 治疝者, 每用五苓散内加行气之药, 获效者多。 按药性, 猪苓, 泽泻分理阴阳,以和心与小阳之气, 白术调脾, 并利脐腰间湿及死血, 茯苓淡利膀胱水, 桂能伐肝邪, 茴香善治小肠之气, 金铃子, 橘核去膀胱之气, 槟榔下气,少加木通以导引小肠之邪, 屡用屡验。
诸经治疝灸法
- 足阳明经: 气冲, 归来, 水道, 阴市, 大巨, 陷谷。 足太阴经: 冲门, 府舍,阴陵泉, 三阴交。 足少阴经: 肓俞, 四满, 阴谷, 筑宾治小儿胎病, 交信, 太谿,照海, 然谷。 足厥阴经: 急脉, 曲泉, 中都, 蠡沟, 中封, 太冲, 行间, 大敦。
足太阳经: 肝俞, 次□, 合阳, 承山, 金门。 足少阳经: 五枢, 肩井, 丘墟。 督脉:
命门, 长强。 任脉: 曲骨, 中极, 关元, 石门, 气海, 阴交。
- 一法: 于关元两旁相去各三寸青脉上, 灸七壮即愈。 左灸左, 右灸右, 用验。
- 一法: 令病者合口, 以草横量两口角为一摺, 照此再加二摺, 共为三摺, 屈成三角如△样, 将上角安脐中心, 两角安脐下两旁, 当下两角处是穴, 左患灸右,右患灸左, 左右俱患, 即两灸之。 艾柱如麦粒, 灸十四壮或二十一壮即安。
- 阑门穴: 在阴茎根两旁各开三寸是穴, 鍼一寸半, 灸七壮, 治木肾偏坠。 按:
此即奇俞中泉阴穴。 <千金翼>云: 在横骨旁三寸, 治□卵偏大, 灸百壮, 三报之。
- 外陵穴: 在脐左右各开一寸半, 灸疝立效, 永不再发, 屡用屡验。
- 风市穴: 在膝上七寸外侧两筋间。 又取法: 令正身平立, 直垂两手着腿, 当中指尽处陷中是穴。 鍼五分,灸七壮。 <千金>云: 灸百壮, 重者五六百壮。 治疝气, 外肾肿, 小肠气痛, 腹内虚鸣, 此风痹疼痛之要穴。
熨治法
- 严氏云: 用食盐半斤, 炒极热, 以故帛包熨痛处。
- 一法用泥□白一握, 置脐中, 上用熨斗熨之, 或上置艾灼之, 炒。 或以□白为一束, 去须叶, 切为寸厚□饼,烘热置脐上, 仍以熨斗熨之, 尤便而妙。
疝气论列方
荔香散新因二八。 加味通心饮寒三三。 理阴煎新热三。 六味丸补百二十。
葛花解酲汤和一二四。 肾气丸热一七七。 加味五苓散和一八四。 五积散散三九。
苍术散和三二八。 天台乌药散和三二九。 桃仁膏和三百三十。
<百选>十补丸热一七四。 守效丸和三三一。 神佑丸攻四八。 三层茴香丸热一八一。
胡芦巴丸热一七八。 川楝散和三二六。 暖肝煎新热十五。 龙胆泻肝汤寒六三。 八味丸补一二一。 温胃饮新热五。
归脾汤补三二。 玉烛散攻二四。 丁香楝实丸热一七九。 葵子汤寒一二四。 桃仁煎攻三九。 茵陈饮新寒八。 神应散热一七五。 <医林>四神丸热一五三。
禹功散攻七一。 导水丸攻七一。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大分清饮新寒五。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沉香桂附丸热百十一。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论外备用方
荔核散和三二七气疝。 木香导气丸因二七六。 苦楝丸热百八十奔豚。
蟠□散热百十寒滞。 疝气神方因二七二, 二七四。 夺命丹热一八二阴寒。
川楝丸因二七五寒滞。 湿疝阴丸作痛因二七九。 祛痛散和七一气逆。
降椒酒和二三八风湿。 加减柴苓汤和一九三湿疝寒热。 羊肉汤热一七六寒疝。
去铃丸因二七七。 当归羊肉汤热一七六寒疝。 固元丹固三一虚寒。
脱肛
论证
大肠与肺为表里, 肺热则大肠燥结, 肺虚则大肠滑脱, 此其要也。 故有因久泻,久痢, 脾肾气陷而脱者。 有因中气虚寒, 不能收摄而脱者。 有因劳役吐泻,伤肝脾而脱者。 有因酒湿伤脾, 色欲伤肾而脱者。 有因肾气本虚, 关门不固而脱者。 有因过用寒凉, 降多亡阳而脱者。 有因湿热下坠而脱者。 然热者必有热证,如无热证, 便是虚证。 且气虚即阳虚, 非用温补多不能效, 凡小儿元气不实者,常有此证。 故陈自明曰: 大肠虚寒, 其气下陷, 则肛门翻出; 或因产努力,其肛亦然, 是诚确见之论。
论治
<内经>曰: 下者举之; 徐之才曰: 涩可去脱, 皆治脱肛之法也。 故古人之治此者,多用参, 蓍, 归, 术, 川芎, 甘草, 升麻之类以升之补之, 或兼用北五味,乌梅之类以固之涩之, 仍外用薰洗收涩之药, 则无有不愈。 凡中气微虚而脱者, 宜四君子汤, 或五味异功散。 中寒吐泻而脱者, 五君子煎, 或温胃饮。
泻痢不止而滑脱者, 胃关煎, 或加乌梅, 北五味, 文蛤, 木香之属以佐之。
脾虚下陷而脱者, 补中益气汤, 或举元煎。 阴虚肝肾不足而下陷者, 补阴益气煎。
阴中阳虚而脱者, 理阴煎, 或大补元煎。 以上诸证, 凡虚中挟火, 或热赤, 或肿痛,宜用补中益气汤加黄连, 黄芩, 槐花之类加减治之。 然必真有火证火脉,方可酌用寒凉, 若非实火, 则大忌苦寒, 以防其沉降败脾也。 若妇人产后用力太过, 肛门脱出者, 宜六物煎加升麻, 或用殿胞煎加人参, 仍须用温热汤洗而收之。
若湿热下坠, 疼痛脱肛甚者, 抽薪饮, 大分清饮; 微者, 约营煎。
述古
骨空论曰: 任脉为病, 男子内结七疝, 女子带下瘕聚。 督脉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 不得前后, 为冲疝。
长刺节论曰: 病在少腹, 腹病不得大小便, 病名曰疝, 得之寒, 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 刺而多之, 尽炅病已。
经脉篇曰: 足厥阴肝病, 丈夫□疝, 妇人少腹肿。 肝所生病, 为飧泄, 狐疝。 足厥阴之别, 循胫上睾, 结于茎, 其气逆则睾肿卒疝, 实则挺长, 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缪刺论曰: 邪客于足厥阴之络, 令人卒疝暴痛, 刺足大指爪甲上, 与肉交者各一痏,左取右, 右取左。
脉解篇曰: 厥阴所谓□疝, 妇人少腹肿也。 阴亦盛而脉胀不通, 故曰□癃疝也。
阴阳别论曰: 三阳为病, 发寒热, 其传为□疝。
经筋篇曰: 足阳明之筋, 病□疝, 腹筋急。 足太阴之筋, 病阴器纽痛,下引脐两□痛。 足厥阴之筋, 病阴器不用, 伤于内则不起, 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小肠病者, 小腹痛, 腰脊控睾而痛, 时窘之后。
四时气篇曰: 小腹控睾, 引腰脊, 上冲心, 邪在小肠者, 连睾系, 属于脊, 贯肝肺,络心系。 气盛则厥逆, 上冲肠胃, 薰肝, 散于肓, 结于脐。
玉机真藏论曰: 是故风者, 百病之长也, 弗治, 脾传之肾, 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 出白, 一名曰蛊。
本藏篇曰: 肾下则腰尻痛, 不可以俯仰, 为狐疝。
平人气象论曰: 寸口脉沉而弱, 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 脉急曰疝瘕少腹痛。
脉要精微论曰: 诊得心脉而急, 病名心疝, 少腹当有形也。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心脉微滑为心疝引脐, 小腹鸣。 肝脉滑甚为□疝。 脾脉微大为疝气, 滑甚为□癃, 涩甚为肠□; 微涩为内□, 多下脓血。 肾脉滑甚为癃□。
大奇论曰: 肾脉大急沉, 肝脉大急沉, 皆为疝。 心脉搏滑急为心疝。 肺脉沉搏为肺疝。 三阳急为瘕, 三阴急为疝。
五脏生成论曰: 青脉之至也, 长而左右弹, 有积气在心下支胠, 名曰肝痹, 得之寒,与疝同法。 黄脉之至也, 大而虚, 有积气在腹中, 有厥气, 名曰厥疝, 女子同法。
四时刺逆从论曰: 厥阴滑则病狐疝风。 少阴滑则病肺风疝。 太阴滑则病脾风疝。 阳明滑则病心风疝。 太阳滑则病肾风疝。 少阳滑则病肝风疝。
至真要大论曰: 阳明司天, 丈夫□疝, 妇人少腹肿。 阳明之胜, 外发□疝。 太阳在泉, 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 上冲心病。 太阳之复, 少腹控睾, 引腰脊, 上冲心。 太阴在泉, 主胜, 甚则为疝。
<巢氏病源>曰: 诸疝者, 阴气积于内, 复为寒气所加, 使营卫不调, 气血虚弱,故风冷入其腹内而成疝也。 疝者痛也, 或小腹痛, 不得大小便; 或手足厥冷,绕脐痛, 自汗; 或冷气逆上抢心腹, 令心痛; 或裹急而腹痛, 此诸候非一,故云诸疝也。
许学士云: 大抵此疾虽因虚得之, 不可以虚而骤补。 经云: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留而不去, 其病则实, 故必先涤所蓄之热, 然后补之。 是以诸方多借巴豆气者,盖谓此也。
刘宗厚云: 谨按疝证虽始为因虚而得, 必邪实迫痛而未下者, 故当先泻而后补也。 至有虚甚迫痛, 上为呕逆, 或下有遗精者, 此邪实正虚之甚矣, 此欲不补可乎? 但恐补之则无益, 泻之则气转陷, 幸而获生者鲜矣。
陈无择曰: 经云七疝, 诸疝等义, 更不见名状, 但有寒疝, □疝, 狐疝而已,唯大奇论列五脏脉为五疝者如前。 大抵血因寒泣则为瘕, 气因寒聚则为疝,但五脏脉理不同, 不可不辨。 且肾脉本沉, 心脉本滑, 受寒则急, 于理乃是。 肝脉本弦, 肺脉本涩, 并谓之沉, 未为了义。 又脾不出本脉, 但云急为疝,亦文义之缺也。 凡云急者, 紧也, 紧为寒, 亦可类推。 且贼风入腹亦为疝,冒暑履湿皆能为疝, 当随四气改易急字, 风则浮弦, 暑则洪数, 湿则缓细,于理始明。 要知疝虽兼脏气, 皆外所因也, 寒泣, 风散, 暑郁, 湿着, 绞刺击搏,无有定处, 仓卒之际, 痛不堪忍, 世人称为横弦, 竖弦, 膀胱小肠气, 贼风入腹等,名义不同, 证状则一。
张子和曰: <内经>曰: 木郁则达之。 达谓吐也, 令条达其气也。 肝之积,本当吐者, 然观其病之上下, 以顺为贵, 仲景所谓上宜吐, 下宜泻者, 此也。 敢列七疝图于左, 以示后之君子, 庶几有所凭藉者焉。
- 寒疝: 其状囊冷, 结硬如石, 阴茎不举, 或控睾丸而痛。 得于坐卧湿地,或寒月涉水, 或冒雨雪, 或坐卧砖石, 或风冷处使内过劳, 宜以温剂下之。 久而无子。
- 水疝: 其状肾囊肿痛, 阴汗时出, 或囊肿而状如水晶, 或囊痒而搔出黄水,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 得于饮水, 醉酒, 使内过劳, 汗出而遇风寒湿之气,聚于囊中, 故水多, 令人为卒疝, 宜以逐水之剂下之。 有漏鍼去水者,人多不得其法。
- 筋疝: 其状阴茎肿胀, 或溃, 或脓, 或痛而衰急筋缩, 或茎中痛, 痛极则痒,或挺缩不收, 或白物如精, 随溲而下。 久而得于房室劳伤, 及邪术所使,宜以降心之剂下之。
- 血疝: 其状如黄瓜, 在少腹两旁, 横骨两端约中, 俗云便痈。 得于重感春夏大燠,劳动使内, 气血流溢, 渗入脬囊, 留而不去, 结成痈肿, 肿少血多,宜以和血之剂下之。
- 气疝: 其状上连肾区, 下及阴囊, 或因号哭忿怒, 则气郁之而胀, 怒哭号罢,则气散者是也。 有一治法: 以鍼出气而愈者; 然鍼有得失, 宜以散气之药下之。 或小儿亦有此疾, 俗曰偏气。 得于已年老, 或年少多病, 阴痿精怯, 强力入房,因而有子, 胎中病也。 此疝不治, 惟筑宾一穴灸之。
- 狐疝: 其状如瓦, 卧则入小腹, 行立则出小腹入囊中。 狐昼则出穴而溺,夜则入穴而不溺, 此疝出入上下往来, 正与狐相类也。 亦与气疝大同小异,今人带钩钤是也。 宜以逐气流经之药下之。 □
- 疝: 其状阴囊肿缒, 如升如斗, 不痒不痛者是也。 得之地气卑湿所生, 故江淮之间, 湫塘之处,多感此疾, 宜以去湿之药下之。 女子阴户突出, 虽以此类, 乃热则不禁固也, 不可便谓虚寒而涩之, 燥之, 补之。 本名曰瘕, 宜以苦下之, 以苦坚之。 王太仆曰: 阳气下坠, 阴气上争, 上争则寒多, 下坠则筋缓, 故睾垂纵缓, 因作□疝也。 已上七疝, 下去其病之后, 可调则调, 可补则补,各量病势, 勿拘俗法。 经所谓阴盛而腹胀不通者, □癃疝也, 不可不下。
刘宗厚曰: 按子和所论, 病本经络之原, 至为详尽, 但七疝名固不同, 治法当异,然俱用攻下之法, 愚切疑焉。 虽钱仲阳亦曰: 肝为相火, 有泻无补; 丹溪有曰: 肝只是有余, 肾只是不足。 夫厥阴一经受疝, 宜通勿塞固宜,亦当视其浅深而行之可也, 况有邪气客于膀胱, 小肠之经者; 若干于少阴肾经,则宜通勿塞之法, 可例用乎?
愚谓子和七疝之治, 虽各有不同, 然无非用下, 则不能无偏。 故刘宗厚,徐用诚皆疑而议之, 亦谓其太过耳, 非谓尽不可用也。 再观丹溪之法,则曰治疝大不宜下, 是又相左之甚矣。 余因考子和治按, 如治蔡参军, 因坐湿地,疝痛不堪, 用导水丸下之而愈。 又治一人因疟渴, 过饮浆水病疝, 医进姜附,为燥热所壅, 以致阴囊重坠, 大如升斗, 乃先以导水丸, 后用猪肤散大下之而愈。 又治一夫病卒疝, 赤肿大痛, 数日不止, 诸药如石投水, 遂以导水丸, 次以通经散,大下之而愈。 若此类者, 岂皆不可下乎? 故但宜酌其虚实缓急, 如或为邪热所闭,或以少年暴疾, 或以肿硬赤痛之极者, 则如导水丸, 三花神佑丸, 禹功散之类,皆所当用。 盖邪盛而急, 势不可当, 有非行气利水等剂所能及者, 则不得不攻,此子和之法, 亦自有必不可废者, 是不可不察也。
<辨疑录>云: 治疝者, 每用五苓散内加行气之药, 获效者多。 按药性, 猪苓, 泽泻分理阴阳,以和心与小阳之气, 白术调脾, 并利脐腰间湿及死血, 茯苓淡利膀胱水, 桂能伐肝邪, 茴香善治小肠之气, 金铃子, 橘核去膀胱之气, 槟榔下气,少加木通以导引小肠之邪, 屡用屡验。
胡芦巴丸热一七八。 川楝散和三二六。 暖肝煎新热十五。 龙胆泻肝汤寒六三。 八味丸补一二一。 温胃饮新热五。 归脾汤补三二。 玉烛散攻二四。 丁香楝实丸热一七九。 葵子汤寒一二四。 桃仁煎攻三九。 茵陈饮新寒八。 神应散热一七五。 <医林>四神丸热一五三。 禹功散攻七一。 导水丸攻七一。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大分清饮新寒五。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沉香桂附丸热百十一。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薛立斋曰: 脱肛属大肠气血虚而兼湿热。 凡湿热胜者, 升阳除湿汤。 血热者, 四物加条芩, 槐花。 血虚者,四物加白术, 茯苓。 兼痔而痛者, 四物加槐花, 黄连, 升麻。 久痢者, 补中益气汤加酒炒芍药。 中气虚陷者, 前汤加半夏, 炮姜, 五味, 茯苓。 肾虚者六味丸。 虚寒者, 八味丸。
简易方
- 一方, 用五倍子末三钱, 明矾末二钱, 水二碗, 煎沸热洗, 立收。
- 一方, 治脱肛三五寸者, 先用五倍矾汤洗过, 次用赤石脂为末, 以油纸托上,四围皆掺之, 妙。
- 一方, 用桑叶, 桃叶煎汤, 入矾末, 洗之则愈, 或以蓖麻子捣膏药贴顶心,则不下脱。
- 一方, 用石灰炒热, 以帛包裹, 令患人坐其上, 冷即易之。
灸脱肛法
-
长强穴灸三壮愈。 脐中随年壮。 百会灸三壮, 治小儿脱肛。
脱肛论列方
-
四君子汤补一。 大补元煎新补一。 四物汤补八。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六物煎新因二十。 举元煎新补十七。 五味异功散补四。 殿胞煎新因十。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约营煎新寒二十。 五君子煎新热六。 温胃饮新热五。
大分清饮新寒五。 胃关煎新热九。 升阳除湿汤和一七九。 六味丸补百二十。
理阴煎新热三。 八味丸补一二一。 抽薪饮新寒三。
论外备用方
-
缩砂散因二八四伏热。 伏龙肝散因二八八擦敷。 真人养脏汤和一九四。
薰洗熨法因二百八十, 二八一。 凉血清肠散因二八三血热。 蟠龙散因二八七擦敷。
参术芎归汤因二八二气虚。 诃子人参汤因二八五虚陷。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三终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