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学理论 > 动物知识
编号:56100
哺乳纲的分类
http://www.100md.com 《动物知识》
     现存的哺乳类,根据其躯体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3个亚纲,据Young(1981)的分类系统可分为35个目。3个亚纲中,以真兽亚纲Eutheria所属有关种类药用价值大,其他原始的原兽亚纲Prototheria及比较低等的后兽亚纲Metatheria药用价值不大。下面重点叙述真兽亚纲及其所属有较大药用价值的目、科。

    真兽亚纲Eutheria

    真兽亚纲包括着绝大多数种类(约90%)的现存哺乳动物。本亚纲的主要特征是:有真正的胎盘,胎儿在子宫内发育完全后再产出。幼仔能自己吮吸乳汁。乳腺充分发育,具乳头。大脑皮层发达,两半球以胼胝体相联。乳齿与恒齿更换明显,异型齿,齿数趋于减少,门齿数目不超过5枚。肩带为单一的肩胛骨构成,调节体温的机制良好,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

    真兽亚纲由于有高等的构造和完善的神经活动,所以它们不仅能栖息在整个地球的陆地,而且像鲸目和鳍足目还遍布于全世界的海洋。真兽亚纲的现存种类约4000种,分别隶属17个目,其中分布在我国的有13个日,约450种。现就有药用价值的目、科简述如下:
, http://www.100md.com
    真兽亚纲Eutheria

    -

    -

    -

    -

    -

    -

    -

    -

    -

    -

    1.食虫目Insectivora

    本目是真兽亚纲中最古老的一个目,其主要特征是:个体一般较小,鼻吻延长,嗅叶发达。四肢较小,指(趾)端具爪,适于掘土。牙齿结构较原始,齿形尖,门齿增大,大齿缩小或退化。无阴囊,睾丸不下垂。主食昆虫和蠕虫。多数为夜行性。食虫目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三个目之一,包括7科68属,约350种。其中猬科Erinaceidae及鼹科Talpidae有药用价值。
, 百拇医药
    (1)猬科Erinaceidae:多数种类背上有短棘,眼耳大小适中,鼻面部长,颧骨完全。齿式2~3/3,1/1,3~4/2~4,3/3=36~44。有棘刺的种类,皮下肌发达。本科动物分布于欧亚温带地区及非洲,从森林到沙漠环境都有。我国猬科计有6属7种。药用价值较大的有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innaeus、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 Gmelin、达乌尔猬H.dauricus

    Sundeval1,皮刺及胆囊供药用。

    (2)鼹科TaIpidae:毛皮天鹅绒状。眼小,常处于皮下。吻细长,耳无壳,颧骨完全,鼓室不完全。齿式为2~3/1~3,1/0~1,3~4/3~4,3/3=34~44,第一上门齿向内斜生,上臼齿有“w”形外脊。锁骨及肱骨发达。前肢五趾,均有强爪。营地下生活的种类,前足掌向外。本科动物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和亚洲。性畏阳光,常在潮湿和多草的林地,穿土造环状的窝,营地下生活。本科有15属19种。药用价值较大的代表种类有麝鼹Scaqtptochirus
, 百拇医药
    moschatus Milne-Edwards、大缺齿鼹Mogera robusta Nehring,其去内脏的干燥全体供药用。

    2.翼手目Chiroptera

    翼手目为能飞行的兽类。前肢特化,掌骨和指骨特长。第三指至少相当于体长,从指骨末端,上至肩部,向后至体侧、后肢及尾间有薄而多毛茸的翼膜。第一指短而游离于翼膜,指端具弯曲的爪,便于攀爬;其余各指,除第二指有些种类具爪外,均无爪。后足五趾,不连翼膜,都有锐利的钩爪,借此将身体倒悬停靠休息。骨骼相对较轻,长骨髓腔大。锁骨强大,胸骨有鸟类那样的龙骨突。许多种类的外耳有耳屏,鼻端有鼻叶。牙齿多数尖锐。本目的种类在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而居第二位,共有19科184属,约950种。其中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及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有药用价值。

    (1)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鼻吻部鼻叶复杂,无耳屏。前肢第二指缺指骨,第三节有两节指骨,后足各有三节趾骨。前颔骨退化,无眶后突。齿式为1/2,1/1,2/3,3/3=32,上门齿小。本科仅1属,约70种,分布于欧、亚洲热带和温暖地区,东至澳大利亚。我国产12种,南北各地都有。药用价值较大的有马铁头菊蝠Rhino1ophus
, 百拇医药
    ferrumequinum Schreber,其干燥粪便为中药夜明砂。

    (2)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无鼻叶,下唇无复杂的皮褶,眼小,体型较小。翼长大,一般包着尾部。除Tomopeas属外,前荐骨不愈合。齿式变化范围大,从1/2,1/1,1/2,3/3=28,到2/3,1/1,3/3,3/3=28,到2/3,1/1,3/3,3/3=38。食性多样,主食昆虫。本科包括6亚科24属,约320种,占翼手目总数的三分之一。大多数种类栖息于温暖地区。药用价值较大的代表种有蝙蝠Vspertilio

    superans Thomas,其干燥粪便为中药夜明砂。

    3.灵长目Primates

    本目动物多为树栖习性,具有适于攀缘及握物的灵活手指,拇指(趾)多能与它指(趾)相对,指(趾)端部除少数种类具爪外,多具指甲。手掌(及蹠部)裸露,并具有两行皮垫,有利于攀缘。多数灵长类为杂食性,臼齿增大,多呈方形。大脑高度发达。双眼前视,视觉发达。鼻吻趋于缩短,鼻甲简化,嗅觉退化。雌兽有月经。现在生活着的灵长目计有10科56属,约179种。本目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科为猴科Cercopithecidae。
, http://www.100md.com
    猴科Cercopithecidae:鼻间隔狭窄,鼻孔紧靠在一起,属“狭鼻类”(Catarrhine)。头骨结实,有明显的脊。齿式为2/2,1/1,2/2,3/3=32,中上门齿宽而呈铲状,上大齿长,有些种类呈獠牙状,第一下臼齿增大,咬合时正好对着尖的上犬齿后缘,形成刀割面。拇指(趾)能与它指相对,指(趾)端都有扁甲。脸部有裸区,多具暂时贮藏食物的颊囊。通常有大的臀胝,尾不具缠绕性。本科动物主要为东半球的猴类,栖于非洲和亚洲森林中。本科计有14属76种。药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猕猴Macacamulatta

    Zimmermann。

    4.鳞甲目Pho1idota

    本目动物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体外覆有角质鳞甲,鳞片间有稀疏的粗毛。前后肢有长而弯曲的爪,前肢仅三个趾有机能,后肢五趾。尾宽而扁。遇险时常滚成球状,或摆动边缘有锐利鳞片的尾巴抵抗敌害。口内无齿,齿骨小而无隅骨和冠状突。舌长,呈蠕虫状,舌肌相应延长,适应其特殊的觅食活动。胃幽门部壁增厚,胃内常含有碎石,有磨碎食物的作用。鳞甲目仅穿山甲1科,现存1属7种。穿山甲科Manidae动物有药用价值。
, 百拇医药
    穿山甲科Manidae:特征同鳞甲目。

    本科动物分布于非洲南部和亚洲东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栖于山麓或丘陵杂树林间。药用种类主要有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Linnaeus、印度穿山甲crassicaudata,其鳞甲,肉及全体供药用。

    5.兔形目Lagomorpha

    本目动物的头骨,特别是上颌骨上多网孔结构。牙齿与啮齿目动物的牙齿相似,但鼠类上颌只具有一对上门齿,而兔形目上颌具有两对前后着生的门齿,后一列很小,隐于前一对门齿的后方,故又称重齿类。无犬齿,故在门齿与前臼齿间有一空隙,利于食草时将泥等杂物溢出。颊齿为高冠齿。牙齿均无齿根,终生生长。上唇具唇裂。前足五趾,后足四趾,后足慢步行走时跖行性。尾短。兔形目动物为陆地群落中重要成员,包括2科10属54种。本目的鼠兔科Ochotonidae、兔科Leporidae,均有药用价值。
, http://www.100md.com
    (1)鼠兔科Ochotonidae:与兔相比,体型小,体长12~25cm,四肢短,尾不明显。耳短而圆,耳基不呈管状,无眶上突。齿式为2/1,0/0,2/3=26。营陆地群居生活,有复杂的洞穴系统,有贮粮的习性,多昼间活动。鼠兔科有1属14种,除2种分布于美洲北部外,其余都在亚洲。我国产11种。其中药用价值较大的有藏鼠兔Ochotona

    thibetana Milne-Edwards、达乌尔鼠兔0.daurica Pallas、红耳鼠兔0.erythrotis Buchner,其粪便为中药草灵脂。

    (2)兔科Leporidae:体型较大,体长超过25cm。后肢长,尾短而明显。耳长,基部耳缘相连成管状。有眶上突。齿式为2/1,0/0,3/2,3/3=28(仅琉球兔Penta1agus臼齿为2/3)。兔科有9属40种,分布于欧、亚、非及美洲。其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是兔属Lepus,有20种。我国分布至少有8种。本科动物中,药用价值较大的有草兔Lepus
, 百拇医药
    capensis Linnaeus、灰尾兔L.oiostolus Hodgson、东北兔L.mandshuricus Radda、雪兔L.timidus

    Linnaeus,它们的干燥粪便为中药望月砂。家兔Orycto1agus cunicu1us domesticus(GmeIin)及以上几种兔的肉、血、骨、脑、肝亦可供药用。

    6.啮齿目Rodentia

    本目动物主要特征:上下颌各具一对门齿,凿状,无齿根,终生生长。无犬齿,门齿与前臼齿间虚位的间距大。嚼肌特别发达,适于啮咬坚硬物质。臼齿常为3/3。本目是哺乳类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目,包括32科,约351属1600种。其中松鼠科Sciuridae、竹鼠科Rhizomyidae有药用价值。

    (1)松鼠科Sciuridae:适应于树栖、半树栖及地栖等多种生活方式。头骨具眶后突,颧骨发达,颧弓前部扁平,形成颧骨板,侧咬肌的前部终止于此。颊齿1~2/1,3/3=16或18,有齿根。通常尾长,四肢强健,趾有锐爪。本科包括松鼠亚科和鼯鼠亚科。松鼠亚科的树栖类群耳壳明显,尾长而多毛;而地栖种类,尾较短,不及体长之半,耳壳短小,适于挖掘生活。鼯鼠亚科显著的标志是有皮褶形成的飞膜,自颈侧和体侧延伸的皮褶与四肢连成一片,终于尾基。本科动物分布广,除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岛、南美南部和极区外,都有分布。有46属246种。本科动物松鼠Sciurus
, http://www.100md.com
    vulgaris Linnaeus、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的全体及骨骼可供药用;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飞鼠Pteromys volans Linnaeus、沟牙鼯鼠Aeretem melanopterus

    Milne-Edwards的干燥粪便为中药灵脂块或灵脂米。

    (2)竹鼠科Rhizomyidae:体形粗壮,眼小,耳短,尾短且无毛或仅有稀毛。上下门齿粗大。主要营地下生活,栖息于长江以南山坡莽丛或竹林下。我国产竹鼠科动物3种,其中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 Gray的脂肪供药用。

    (3)豪猪科Hystricidae:为大型啮齿类,典型的地栖动物。跖行性,脚底平整,五趾。头骨枕脊显著。颊齿1/1,3/3=16。通常部分毛特化为硬刺,中空,刺互相碰击能发响声。分布于欧、亚、非各洲。有4属12种。其中豪猪Hystrix
, 百拇医药
    hodgsoni Gray的肉、胃、毛刺可供药药用。

    7.食肉目Carnivora

    本目动物与其食肉性相适应,犬齿强大而锐利。上颌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第一枚臼齿特大,形成裂齿(食肉齿),具锐利齿锋,咬合时成切割状。胃简单,肠短,盲肠小或无。前后趾端常具利爪。脑及感官发达。除澳洲和南极外,均有分布。本目现存8科89属240种。有药用价值的科计有犬科Canidae、熊科Ursidae、鼬科Mustelidae、灵猫科Viverridae、猫科Felidae。

    (1)犬科Canidae:鼻面长,鼻腔大,鼻甲骨复杂,嗅觉灵敏。肉食性。齿式为3/3,1/14/4,1~4/2~5,犬齿长而强,裂齿锐利,后裂齿有碾压面。四肢适于奔跑,无锁骨,前足常为五趾,后足四趾,爪钝、不能伸缩。本科动物分布几遍全球。有10属35种。药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狗(家犬)Canis
, http://www.100md.com
    familiaris Linnaeus,其肾、阴茎入药,胃内结石为中药狗宝;狼Canis Lupus Linnaeus的肉及脂肪入药;狐狸Velpes

    vulpes Linnaeus的肉、心脏、肺赃入药;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Gray的肉入药。

    (2) 熊科Ursidae:体粗壮,头圆,颜面部长。四肢尤其是前肢粗壮有力,具五趾,跖行性足,爪长而不能伸缩。耳小,尾短。由于多数种类已由肉食性转化成杂食性,故牙齿变化较大,上下裂齿已失去切割机能;臼牙明显增大,咬合面皱纹状,适于磨碾食物;前臼齿发育不全或缺如,齿间常有裂隙。齿式通常为3/3,1/1,4/4,2/3=42,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前臼齿常缺失。熊科动物广布于欧洲、亚洲及南北美洲。有6属7种。药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棕熊Ursus arctos Linnaeus的胆囊为中药熊胆,其肉、骨、筋、脂、脑、掌均可入药。
, 百拇医药
    (3)鼬科Mustelidae:体形较小,体长而肢短的食肉兽。四肢均为五趾型,爪不能收缩。肛门腺发达。头骨脑颅长而鼻吻部较短。齿式多为3/3,1/1,3~4/3~4,1/1~2=32~38,大多数种类的裂齿锐利。本科动物广布于美洲、非洲及欧亚各地。有23属67种,是食肉目中仅次于灵猫科的一个大类。不少种类的毛皮是贵重的制裘原料,经济价值高。药用的主要种类有黄鼬Mustela

    sibirica Pallas,其肉入药;狗獾Meles meles Linnae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

    F.Cuvier的脂肪供药用;水獭Lutra lutra Linnaeus的肝脏为中药獭肝。

    (4)灵猫科Viverridae:体型不大,腿短,尾长。四肢五趾型,足态为蹠行性或趾行性,爪能部分缩回。耳通常小而圆。头骨鼻面长度适中。前臼齿大,裂齿锐利,齿式通常为3/3,1/3,3~4/3~4,2/2=36~40。有些种类在肛门及生殖器之间有发达的香腺。本科动物分布于东半球,栖息中心在热带和南部温暖地区。有32属72种,是食肉目中种类最多的科。药用价值较大的代表种类有大灵猫Viverra
, 百拇医药
    zibethe Linnaeus、小灵猫Vivericula indica fesmarcst,它们的香腺囊中的分泌物为中药灵猫香。

    (5)猫科Felidae:本科动物外形相似,但体型大小悬殊较大,小者重约3kg(家猫Feliscatus),大者重200kg以上(虎Panthera

    tigris)。其主要特征是头圆吻短,大多数眼眶扩大。齿数趋于减少,齿式为3/3,1/1,3/2,1/1=30,裂齿及犬齿发达,上前臼齿明显缩小或消失。舌面有厚的角质钩状突起,增强了摄食时舐刮的能力。四肢强健,前掌能转动,爪尖而弯曲,且能完全伸缩。善攀缘及跳跃,为食肉目中强干、精明的捕食者。本科动物广布全球。有4属35种。药用价值较大的代表种类主要有猫Felis

    ocreata domestica Brisson、豹猫(狸)F.bengalensis Kerr,它们的皮及骨骼可供药用;豹Panthera
, 百拇医药
    pardus Linnaeus、雪豹P.unicia Schreber、虎P.tigris Linnaeus,它们的骨骼、眼、阴茎和睾丸入药。

    8.鳍足目Pinnipedia

    本目是适应于海洋生活的大型哺乳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躯体粗大,头尾较小,呈流线型体型,能减少潜游时水的阻力。鼻面部短,眼眶大,眶间区显得狭窄,耳壳小或缺如,鼻孔裂状,垂直关闭。齿式为3/2,1/1,4/4,1/1=34,犬齿锥形,颊齿12~24枚,为同型齿。四肢特化为鳍状,前肢鳍足发达且无毛,后肢转向体后,足和掌都有满蹼。产仔、哺乳、换毛、休息等要上岸。为海产兽类。本目有3科34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科有海豹科Phocidae、海狮科Otariidae。

    (1)海狮科Otariidae:本科动物与其他鳍足类相比,水生生活的形态特征较少,能较好地在陆上活动。后鳍肢能像陆栖动物那样移动身体和起部分支持作用。三个中指有爪。耳小有壳。雄兽大于雌兽。本科动物栖息于太平洋沿岸、南阿拉斯加和印度洋。有6属14种。其中海狗Callorhinus
, 百拇医药
    ursinus Linnaeus的阴茎及睾丸为中药海狗肾,又名腽肭脐。

    (2)海豹科Phocidae:本科动物较其他鳍足类更特化于水生生活环境。其主要特征是体表平滑,几乎成了完全的流线型。无耳壳。后鳍肢在陆地上很少使用,但在水中是重要的推进器官;前鳍短,且被毛。皮下脂肪层厚,针毛短密,多数海豹的毛被有斑点、条文或斑块。颊齿结构多变化。本科动物分布于北纬300以北,南纬500以南沿海一带。有12属19种。其中海豹Phoca

    vitulina Linnaeus的阴茎和睾丸可供药用。

    9.奇蹄目Perissodactyla

    本目为善奔跑的草食性动物。前后肢均以第三指(趾)发达,其余各指(趾)退化或消失,指(趾)端具蹄。胃的构造简单,为单室,盲肠发达,肝脏无胆囊。门齿适于切草,犬齿退化,臼齿咀嚼上有复杂的棱脊。齿式为0~3/0~3,0~1/0~1,3~4/3~4,3/3。本目有6属16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科有马科Equidae、犀科Rhinocerotidae。
, 百拇医药
    (1)马科Equidae:仅第三指(趾)发达,其余各趾退化,腿细而长,奔跑速度快。头骨鼻面长。颈背中线具有1列鬃毛,尾毛极长。齿式为3/3,0~1/0~1,3~4/3,3/3=36~42,门牙凿状,臼齿齿冠高,齿冠咬合面有复杂的釉质齿脊。常群栖于草原旷野,其野生种类分布于非洲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本科动物现存1属7种。其中药用价值较大的有马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其胃肠道中的结石为中药马宝;驴E.Asinus Linnaeus,其头、肉、骨、脂、乳、蹄、阴茎可供药用。

    (2)犀科Rhinocerotidae:身体笨重,体重达1~3吨。前肢具3或4趾,后肢具3趾。皮肤厚而多裸露。头部具角1~2个,单角者角位于增厚而又扩大的鼻骨上,双角者前角位于鼻部,后角位于额部。犀角由角质纤维构成,源于皮肤而无骨心。门齿和犬齿消失或趋于减少,颊齿齿冠较马科简单。齿式为0~2/0~1,0/0~1,3~4/3~4,3/3=24~34。本科动物是一个衰落的类群,现分布只限于非洲和亚热带地区,以及亚洲东南部。犀科动物共分5属5种。其中药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印度犀Rhinoceros
, 百拇医药
    unicornis Linnaeus、爪哇犀R.sondaicus Desmarest、苏门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Fischer)等,它们的角为名贵中药犀角。

    10.偶蹄目Artiodactyla

    本目动物第三、四指(趾)特别发达,第一趾缺失,第二、五趾退化或消失,趾端大多有蹄,肢轴通过三、四趾间。多数具角,着生于额骨上,角常为骨质或骨心上有角质鞘。臼齿结构复杂,齿数30~44枚。多数为复室胃(3~4室),行反刍。本目是现代哺乳动物中最重要类群之一,包括9科75属185种。其中有药用价值的主要科有猪科Suidae、鹿科Cervidae、牛科Bovidae。

    (1)猪科Suidae:头骨长,枕区高。吻部延伸,在鼻孔处呈盘状,内有软骨垫支持。犬齿大且能不断生长,雄兽上犬齿外突成獠牙,臼齿为丘齿型,齿式为1~3/3,1/1,2~4/2~4,3/3=34~44。杂食,胃简单。四肢短,足具4指(趾),侧指(趾)较小。毛鬃状。本科有5属8种,其中野猪属Sus有4种。野猪为家猪的原祖,广布于、亚、非三洲,是数量最多最普通的一个类群。药用价值较大的有猪Sus
, 百拇医药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野猪S.Scrofa Linnaeus,它们的胆等可供药用。

    (2)鹿科cervidae:除麝与獐外,雄兽具周期性脱落的鹿角,鹿角的分叉结构为分类依据。齿式为0/3,0/1~1,3/3,3/3=32~34。一些无角或角型小的种类,有大的马刀状上犬齿,颊齿低冠型,反映鹿科动物的食性。四肢各4趾,第二、五趾极度退化。本科动物分布于亚洲、欧洲及美洲。本科共15属38种。药用价值较大的有原麝M.Moschiferus

    Linnaeu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sifanicus Przewalski的麝香囊为名贵中药麝香;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马鹿C.elaphus Linnaeus、白唇鹿C.albirostris Przewalski,驼鹿Alces
, 百拇医药
    alces Linnaeus、驯鹿Rangifer tarand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的幼角为名贵中药鹿茸,骨化的角为鹿角。

    (3)牛科Bovidae:多数野生种两性都有角,角不分叉,为洞角,由骨心及角质鞘组成。齿式为0/3,0/1,3/3,3/3=32,高齿冠,上犬齿缩小或缺如。二、三趾缩小或缺如。本科为偶蹄目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包括43属123种。野生种分布于非洲、欧洲及北美的大部分地区。在亚洲,大约于八千年前便开始了对一些种类的驯化。药用仍值较大的有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为名贵中药羚羊角;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及水牛Buba1us

    bubalis Linnaeus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为名贵中药牛黄;山羊Capra hircus Linnaeus及绵羊Ovis

    aries Linnaeus的胆、胆囊结石可供药用,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原羚P.Picticaudata

    Hodgson、普氏原羚P.przewalskii Buchner的角可供药用。,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药业版 > 医疗器械 > 医械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