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壮族 > 正文
编号:55032
http://www.100md.com
     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加上壮汉文化的交流,使壮医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一、阴阳为本,三气同步——壮医的天人自然观

    壮族聚居和分布地区处于亚热带,虽然平均气温较高,但四季仍较分明。日月穿梭,昼夜更替,寒暑消长,冬去春来,使壮族先民很早就产生了阴阳的概念。加上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流和影响,阴阳概念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就更为广泛,自然也被壮医作为解释大自然和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种种复杂关系的说理工具。《广西通志·卷十六》(明)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著名壮医罗家安在所著《痧症针方图解》一书中,就明确以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阴盛阳盛对各种痧症进行分类,作为辨证的总纲。总之,壮医认为大自然的各种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的反映和结果。阴盛阳盛的说法较为特殊,其形成是否与壮医地区气温既偏高,同时雨量也充沛的自然现象以及某些痧症的特殊症状表现有关,有待深入探讨。壮医有时也引进中医五行学说作为说明工具,但大抵停留在事物属性上,很少涉及到五行五克传变之类。因此总的来说,五行学说毕竟没有成为壮医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壮医关于天地人三气同步的学说,是柳州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名老壮医蕈保霖先生在“壮医学术体系综论”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