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临床进展 > 小儿科
编号:61202
肺脓肿小儿Lungabscesschildren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药网
     中医病名

    肺痈。

    定义及释义

    肺脓肿是由于肺组织发生化脓性病变使肺实质受损,肺组织溶解、坏死形成洞腔,内含脓液。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或咳吐脓痰为特征。

    以发热,胸痛,咳唾脓血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 因

    西医病因

    引起肺脓肿的病因很多,主要继发于肺炎,尤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继发者为多。也可由于呼吸道吸入异物或并发于败血症的过程中。偶自邻近组织化脓病灶,如肝脓肿、膈下脓肿蔓延到肺部。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多数肺脓肿为混合感染。
, 百拇医药
    流行病学

    此病可见于各年龄组小儿。

    病机探微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感风热、或痰热素盛有关,亦可由他处痈疽转移而来。病位在肺,总属风热火毒壅滞于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郁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伤,而成肺痈。

    病理生理学

    肺脓肿病理变化早期有细支气管阻塞,肺组织炎症,小血管栓塞,肺组织化脓、坏死,终至形成脓肿。液化的脓液,积聚在脓腔内引起压力增高,最后破溃到支气管内,咳出大量脓痰。病变可向周围扩展,形成一至数个脓腔。若脓肿靠近胸膜,可发生局限性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引起胸膜粘连。位于肺脏边缘部的张力性脓肿,若破溃到胸膜腔,则可形成脓气胸。若支气管引流不畅,坏死组织残存在脓腔内,炎症持续存在则转为慢性肺脓肿。这时,脓腔周围纤维组织增
, http://www.100md.com
    生,腔壁变厚,周围的细支气管受累变形或扩张。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本病是一种先实后虚的病证。疾病早期多属邪盛的实热证候,中期多为虚中夹实,后期则表现为正虚邪恋。咳唾腥臭脓痰,并见痰液分层,或见咯血,为本病确诊的重要条件。婴幼儿不会唾吐,常因咽下脓血而时时呕恶。临证时应注意分清病期,辨明虚实。

    1.成脓期

    主证:壮热,干咳或痰少黄稠,咳声低沉,胸痛,口渴或伴时时振寒,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分析:本证多因风热邪毒,内壅肺叶而致。热结于里,闭郁阳气,故见壮热。热灼肺津,故见干咳或痰少黄稠。邪热壅肺,肺脉瘀阻,中气不舒,故见胸痛,咳声低沉。
, http://www.100md.com
    2.脓成破溃期

    主证:壮热不已,多以午后或夜间为甚,肌肤灼热多汗,咳吐脓血,气味腥臭,胸痛烦满,转侧不利,气短喘促,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本证多因热毒炽盛,血败肉腐而致。热蓄血瘀,破伤血络,内溃溢入肺管,故见咳吐脓血,气味腥臭。热毒壅肺,邪阻胸中,故见胸痛。热搏营血,故见壮热不已。

    3.正虚邪恋期

    主证:低热不尽,咳嗽胸痛减轻,脓痰减少,面色苍白,气短多汗,少食懒言,困倦乏力,心悸不安,小便黄,大便干,舌红或色淡,脉虚数或沉细。

    分析:本证多因气阴两虚,余邪未尽而致。余邪未尽,故见低热。脓痰未尽,故胸痛未全消。气虚故见气短多汗,困倦乏力。阴虚不能养心,故见心悸不安。
, 百拇医药
    西医诊断

    诊 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可明确诊断。

    病 史:可急可缓。

    症 状:1.咳嗽,咳粘液痰或脓痰,如为厌氧菌感染,则咳脓臭痰,甚至咯血。 2.胸痛,乏力,盗汗,纳差,体重下降。

    体 征:

    病变较小或位于肺脏的深部,可无异常体征。病变较大,脓肿周围有炎症浸润,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低,有时可闻湿罗音。慢性肺脓肿者患侧胸廓略塌陷,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可有杵状指(趾)。

    体 检:病变较小或位于肺脏的深部,可无异常体征。病变较大,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低,有时可闻湿罗音。慢性肺脓肿者患侧胸廓略塌陷,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可有杵状指(趾)。
, http://www.100md.com
    影象诊断:脓肿在早期化脓性炎症阶段,X线为大片浓密模糊炎性浸润阴影,与细菌性肺炎相似。脓肿形成后X线片见脓腔,如与支气管相通则有液平面,周围环以炎性浸润阴影。治愈后可残留少许纤维索条阴影。慢性肺脓肿,脓腔壁增厚,周围炎症消散不完全,并有纤维组织增生,可伴支气管扩张、胸膜肥厚等。

    实验室诊断:

    1.痰液涂片检查或培养,可确定病原体和选择有效抗生素。

    1.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加,可出现核左移及中毒颗粒。慢性肺脓肿者可有轻度贫血。

    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及积分值均显著增高。

    鉴别诊断

    1.肺大泡:在X线片上见壁薄,空腔无液平面,大小随时变异,可在短期消失。
, 百拇医药
    2.先天性肺囊肿继发感染:囊腔外壁整齐,周围无炎症浸润,囊内液体量多,与囊外浸润不成比例。炎症消失后囊腔不闭合。

    3.支气管扩张症:有慢性反复咳嗽、咳痰病史。X线片可见大小环状透光阴影呈卷发影或蜂窝状,造影可见支气管呈柱状、梭状或囊状扩张。

    治 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以祛邪为原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法要贯穿整个病程。后期正虚,当治以益气养阴,兼清余邪 .

    一、辨证选方

    1.成脓期

    治法: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 百拇医药
    方药:银花解毒汤加减。水牛角20g,银花、地丁、连翘各12g,丹皮、赤芍、夏枯草各9g。壮

    热加生石膏、黄芩;咳嗽痰多加冬瓜子、天竺黄;胸痛剧烈加柴胡、枳壳。

    2.脓成破溃期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排脓。

    方药:仙方活命散加减。金银花、穿山甲、花粉各12g,归尾、陈皮、浙贝各9g,乳香、没药各 6g。咳脓痰多加芦根、败酱草;咯血加白茅根、仙鹤草;乏力口干加太子参、知母。

    3.正虚邪恋期

    治法:益气养阴,清除余邪。

    方药:桔梗杏仁煎加减。连翘、贝母、夏枯草各12g,杏仁、桔梗、百合各9g,麦冬、阿胶、太子 参各6g。低热不退加地骨皮、白薇;气短多汗加炙黄芪、炙甘草;咯出脓血加败酱草、白茅根。
, 百拇医药
    二、专方验方

    1.清热化瘀方:桑白皮9g,地骨皮9g,寒水石9g,青黛3g,生薏苡仁30g,紫草6g,白薇 6g,乳香4.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适用于本病早、中期。

    2.逐瘀排脓汤:葶苈子5g,杏仁10g,枯梗5g,瓜蒌12g,冬瓜子15g,鱼腥草15g,花粉10g,白芷6g,苇根15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本病溃脓期。

    3.清热解毒汤:野荞麦根15g,鱼腥草15g,芦根15g,红藤9g,黄芩6g,丹参9g,桃仁9g,桔梗6g,金银花15g。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本病溃脓期。

    4.桔梗苇茎汤:干芦根15g,薏苡仁15g,冬瓜子30g,鱼腥草30g,地丁草30g,桃仁10g,全瓜蒌10g,黄芩10g,桔梗10g。水煎服,每即1剂。适用于肺脓肿各期。
, http://www.100md.com
    其它治疗

    1.贴敷:大蒜适量,捣烂如泥,外敷双侧涌泉穴,每24小时1次。敷药前在患儿双足心先涂少许凡士林,以防皮肤损伤。

    2.雾化吸入:鱼腥草20g,葶苈子10g,远志10g。水煎取汁40ml,沉淀、过滤后分2~4次雾化吸入,每次雾化20分钟。

    中药:

    1.桑菊银翘散:具有清肺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肺脓肿早期。3~6岁每服1/3包,6~9岁每服1/2包,9~12岁每服1包,日服2次。

    2.复方鱼腥草片:具有清肺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肺脓肿早期。3~6岁每服3片,6~9岁每服4片,9~12岁每服5片,日服2次。

    3.急支糖浆:具有清热,解毒,消痈的功效。适用于肺脓肿成脓期。3~6岁每服15ml,6~9岁每服20ml,9~12岁每服25ml,日服3次。
, http://www.100md.com
    4.八宝五胆药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化瘀排脓的功效。适用于肺脓肿咳吐脓血者。3~6岁每服0.5g,6~9岁每服0.8g,9~12岁每服1g,口服2次。

    5.扶正养阴丸:具有扶正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脓肿恢复期。3~6岁每服1/3丸,6~9岁每服1/2丸,9~12岁每服1丸,日服3次。

    针灸:

    初期选大椎、肺俞、列缺、合谷、丰隆穴;中期选肺俞、中府、尺泽、膻中、支沟、大陵穴;恢复期选中府、膻中、曲池、足三里、太溪穴。初期、中期毫针刺以泻法,恢复期补泻兼施,每日1~2次,5日为1疗程。

    西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

    1.注意休息和营养,给于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
, 百拇医药
    2.对重症或体弱者间断给予输血和血浆。

    3.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吸氧。保证环境适当的温湿度,通风良好。

    4.痰液太稠时,应给于祛痰剂或雾化吸入及吸痰。

    二、体位引流

    根据不同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引流,使脓液顺利经气管排出。体位引流应在空腹进行,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

    三、抗生素治疗

    1.针对病原菌给予有力的抗生素治疗。在疾病早期致病菌未明确之前,可选用青霉素。剂量为每日10~2O万u/kg,分2~4次,静脉输入。

    2.青霉素无效者可选用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三嗪、头孢他啶等。剂量均为每日50~100mg/kg,静脉输入。
, 百拇医药
    3.根据痰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抗生素疗程不少于4周。

    四、局部治疗

    1.雾化吸入:液体为生理盐水50ml加蒸馏水50ml,液内加入庆大霉素4万u,α-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2mg。每日3~4次,每次20分钟。

    2.气管内直接滴药:气管内插管,将青霉素或庆大霉素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滴入。每日1~2次。此法有一定危险性,可致窒息,插管前应做好给氧准备。

    3.经肺穿刺抽脓注入药物:若脓腔较大靠近胸壁,在超声波定位下可经肺直接穿刺,抽脓并注入抗生素。经肺穿刺有一定危险性,可发生气胸和出血。

    五、外科治疗

    少数病人久治不愈形成慢性脓肿,或有反复感染,大量咯血者可行手术治疗。

    历史考证

    中医学对该病有较详细论述,《诸病源候论》专设"肺痈候",并指出"寒搏于血,蕴结成脓,热又加之,积热不散,血败为脓。",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药物手册 > 西药大全一 > 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