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疾病百科
编号:64992
婴幼儿期:五岁以下
http://www.100md.com 国医网
     婴幼儿期:五岁以下

    怎样确定婴儿发育正常?

    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常规的婴儿保健检查,内容大同小异,目的是测验婴儿的技能发展(诸如爬行和行走)和感官发育(尤其是听觉和视觉)是否正常。医生常会给新生儿做全身检查,可能要做许多试验,检查是否患病,如囊性纤维变性。医生或助产士会告诉产妇怎样为婴儿安排日后的检查。婴儿除定期接受智力测验和体格检查外,更重要的是按时接受免疫接种。遇有问题,可以请教医生。许多全科医生也受过儿科训练,而且需要的话,会把病童转介给儿科医生。

    尿布疹如何治疗?

    原本无害的细菌与尿液混合之后,产生氨,刺激皮肤,引起皮疹和溃疡,称为尿布疹。婴儿患上尿布疹,应该尽量不使用尿布,让皮肤暴露于空气中,否则必须勤换尿布。在洗涤尿布前,该先把尿布浸在消毒液里消毒。使用纸尿裤的,也必须勤换,不可为省钱长时间用同一条纸尿裤。替患婴清洗好皮肤后,必须彻底抹干,然后涂上普通的蓖麻油或一种温和的防护脂(如凡士林)。不要给患婴穿有胶衬的短裤。
, 百拇医药
    如果皮疹持续不退,应该找医生诊治。有些婴儿约在出生后八周患上湿疹,湿疹若侵袭外阴,会使皮疹加重。有时,皮疹是由远处部位的感染引起的,例如由引起鹅口疮的白色念珠菌引起的。

    医生可处方一种较强力的防护脂或一种含有少量类固醇激素的药膏。这些油脂和药膏效力甚强,对湿疹的疗效尤其显著,但是必须小心使用,而且限于短期应用。

    多大的婴儿才可接受如厕训练?

    大多数儿科专家认为,要到幼儿了解人体经常排除某些废物时,才开始如厕训练。一般幼儿到十八个月大就领会得到,可以开始训练。每次他表示便急,就鼓励他使用便盆或上厕所。做到的话,要予以高度赞赏;做不到的话,不要有任何不满的表示。训练大便比训练小便容易,因为一天中大便的次数较少。学习控制小便必须多次实践。

    幼儿一旦开始如厕训练,尿湿就分外觉得不舒服,因此,带他外出时,必须带备足够的尿布。通常约需六至十二个月的时间来完成训练,绝大多数的儿童在三至四岁时已懂得上厕所。
, 百拇医药
    婴儿猝死症是怎么回事?可否预防?

    所谓婴儿猝死,指婴儿给放到床上时看来仍是健康正常的,随后却发现死在床上。婴儿猝死的原因,多半不明确。有一个时期,医学界认为那是婴儿对牛奶蛋白质过敏所致,这种解释和其他说法经过周密的科学研究后,都站不住脚。婴儿在满周岁前最易猝死,有些婴儿虽然一度呼吸中断,却仍活了下来。现在可用特殊的电子仪器来监测婴儿呼吸的异常情况。

    据说医生已不再提倡包皮环切术,是吗?

    是的,自七十年代起,西方医学界一改旧观,认为给男婴,作常规包皮环切术并无令人信服的医学理由。尽管如此,现在却仍有许多父母为儿子安排这项五分钟的小手术,多半是基于宗教原因,例如回教徒和犹太教徒都要为儿子行此仪式,犹太教徒称之为割礼;也有些人仍然相信这项手术有助于防止阴茎感染和阴茎癌(从前有些医生这样说)。医学界现在认为,在男婴出生后的头几年内不应该往后拉包皮。
, 百拇医药
    是否也有女婴“割礼”?

    有些种族要给女童行某种“割礼”,有的从阴蒂周围皮肤作一个小切口,有的则切除阴蒂和小阴唇。那只是习俗而已,并无实际用处,倒会引起剧痛、出血和感染。手术留下的瘢痕会损害女性的性功能,并且在分娩时引起严重的撕裂。良好的教育和对女性性器官功能的了解有助杜绝这种陋习。

    有哪些常见的先天性缺陷?是什么引起的?

    先天性缺陷即出生时就存在的缺陷,或由于妊娠期胎儿发育出了毛病(致畸性缺陷),或是遗传所致(基因或染色体缺陷)。新生儿的任何器官都可能出现缺陷;一旦有先天性缺陷,通常是多个器官皆不健全。有的缺陷只是微小的体形变异,有的则是可引起死亡的严重异常,这是早期自然流产的极常见的原因。

    在妊娠的最初几个月中,对胎儿的损害可来自母体的感染,德国麻疹和梅毒是两种为人熟知的例子。其他严重热病也可造成损害。另一个损害胎儿组织的重要因素,是药物、酒精和烟草中的毒性物质通过胎盘被胎儿吸收。此外,许多科学家相信,杀虫剂之类的环境毒素也会危害胎儿,这些毒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胎儿,也可以在妊娠前损害了父母性细胞中的染色体。
, http://www.100md.com
    唐氏征候簇是一种极其常见的先天性染色体缺陷,由怀孕前就存在的基因缺陷所致,异常的基因或来自卵子,或来自精子。从这种有缺陷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胎儿,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迟钝。患者通常在出生时可从许多明显的体征辨认出来:脸短而宽,眼睛细长,手指短小,手上有与众不同的皱褶。这类婴儿易患各种呼吸道感染,有的还有心脏缺陷。父母年龄越大,胎儿患唐氏征候簇的概率越高;父母年龄在三十五岁以后,胎儿患此病的比率尤其高。如果有必要,医生会建议孕妇作羊膜穿刺检查。

    唐氏征候簇没有方法治愈。患者的寿命长短不一,一般比正常人短。他们大多性格温顺,感情丰富。家人除听取医生的意见外。可能的话还应该与其他唐氏征候簇患者的父母分享经验,也可以向有关的社会服务团体求助。

    脊柱裂已吸引了大众的传播媒介的注意。确切地说,这是一种什么缺陷?

    脊柱裂是出生时就存在的病,因为围绕脊髓的骨头和其他组织发育不全,所以脊髓神经纤维暴露在外,导致不同程度的麻痹。
, 百拇医药
    病情的严重性取决于脊髓受损的部位及程度,严重者可并发肢体肌肉麻痹和大小便失禁。患者出生后,必须立即动手术,保护脊髓,以拯救其生命;业已存在的损害则无法补救,会造成身体残障。

    病情严重者,可能有脑膜炎、脑积水等并发症。脑积水即脑内液体循环受阻,导致脑和头颅逐渐膨胀。年纪比较大的儿童有脑积水,可能是脑部感染的后果。

    目前尚无预防胎儿患上脊柱裂的方法,化验孕妇血液中甲种胎儿球蛋白的含量,可检查出来。做这种检查通常是为了确定有无其他先天性疾患,生产过脊往裂患者的孕妇,也可作这项检查。如果妊娠期中发现胎儿患有柱裂,可以考虑终止妊娠。有缺陷的儿童终生都需要特殊的照顾和关心,而且要接受特殊教育。

    当今有唇裂或腭裂的儿童很罕见,是否已有办法消除这两种缺陷?

    这两种缺陷的发生率与从前相若,大约是一千个新生儿中有一个,只是现在使用高超的修补技术,可于较早期使这些缺陷变得较不显眼。这两种缺陷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存在,是出生时已有的,起因是胎儿发有时口腔鼻道发育受阻。这两种缺陷通常于出生时已很明显,有家族遗传倾向,极少数病例由异常的染色体引起。唇裂和腭裂的婴儿通常有喂食困难,不能顺利吮乳或吞咽。
, 百拇医药
    唇裂和腭裂都可用整形外科手术来矫正。修补裂唇的手术在婴儿出生数天后即可进行,腭重建要在出生数月后根据腭裂的严重程度经一次或者数次手术完成,整个过程可能需时数年,期间应该鼓励孩子正常生活,勿让孩子注意到外表有缺陷,以免产生自卑感,这是很重要的。孩子还可能需要言语治疗师的帮助。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怎样引起的?对孩子将来有影响吗?

    骨盆上容纳股骨头的关节窝在胎儿期发育不全或畸形,就会引起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这种关节窝外形平坦,不成杯状,以致股骨容易滑出。大约每六十个新生儿中会有一个病例,女婴有此缺陷者较多,约为男婴的五至六倍,其中三分之二的病例只有一侧髋关节脱位。通常在为新生儿做常规检查时发现此毛病,因为有问题的髋关节会发出清晰的卡喀声。

    有几种方法用于治疗这种脱位,全都用以固定股骨位置,待周围的骨头生长好后,矫正错位。这可以在麻醉下用手法使骨头复位,再用夹板固定;严重病例须施行外科手术。两种方法都把骨头固定六至九个月。尽管患者不得不裹上石膏模型或绑上定位板,只要给予恰当的照顾,患者不至于会有太大的痛楚,也不会太感不适。及早治疗,预后良好。如果未被发现,患者通常学步较晚,行走时摇摆不定,长大后会残废。
, 百拇医药
    肌营养不良是什么病?如何治疗?

    肌营养不良是渐进性的肌肉消瘦和衰弱。这种病有几种形式,幸而全都罕见,大多数是遗传的。是常见的是脊髓病性肌萎缩,多见于幼儿,患者以男孩为多。

    脊髓病性肌萎缩多半是遗传的,像血友病一样,由母亲将有缺陷的基因遗传给儿子。在约三分之一病例中,患者的家人并无此病病史,故此一般认为是遗传变异所致。患者动作笨拙,协调不良,走路时腿部僵直,步履蹒跚,从座位站起、跳跃和登楼梯变得越来越困难。肌肉退化后脂肪增多,肢体看起来反而比正常的粗大。由于缺乏均衡的肌张力,肢体可能变得畸形,脊柱部位更易如此。

    还有其他类型的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多为青少年期的男女,病情比较轻,往往按照最易累及的部位命名,如肢带肌营养不良、面肩胛臂肌营养不良,这些病容易与某种周围神经症混淆。这种周围神经症的肌肉变性继发于神经损害,患者往往还存在脑或神经的其他疾患。
, 百拇医药
    任何肌营养不良症都没有方法治愈,药物也减缓不了恶化过程,只有物理治疗可帮助患者尽量活动患肌,延迟发生畸形。

    哮吼是什么?发作时该怎么办?

    哮吼是一种幼儿病,咳嗽声像刺耳的狗吠,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伴有发热和喉部、气管的炎症。呼吸道粘膜肿胀,加上稠厚的痰积聚,引起呼吸困难。幼儿的呼吸道柔嫩,最易患比病。哮吼可以很严重,如果出现下列症状,就必须紧急医治:呼吸困难或呼吸时胸壁明显内陷;咳嗽后皮肤发绀;发高热或者有谵妄的征兆。

    假如患者咳嗽时显得很害怕,要尽量安慰他,使他镇静下来。咳嗽常在晚上或在干燥环境中加剧,使房间里充满水蒸气,让患者吸入湿润的空气,往往可缓解症状。冷饮也可能有帮助。服用医生处方的药物,可以减轻病情。,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