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紧急救助 > 急救知识 > 信息
编号:66960
为什么要对急救病人进行心电监护?
http://www.100md.com
     近年来心脏病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世界上心脏病的死亡率仍占首位,其中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是荷兰,在10万人中就有650人死于心脏病。我国心脏病死亡率近20年来也有升高,在人口死亡原因中,已从过去的第2—7位上升到第1—2位.因此,为了有效地降低心脏病的死亡率必须加强对急救病人实行监护.

    医学实践表明,对猝发性心律失常患者,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心律失常先兆,可以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其中70%,80%的患者可以避免死亡.所以首先必须对这类患者发病前后几秒钟内的心电图进行报警.这是一种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

    对于急救病人进行人工监护,不可能具有监测先兆性心律失常的功能,尽管监护人员面对病床日夜操劳,只靠眼看手记的方法来监视病情,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往往容易忽略病情的先兆性异常趋势,从而潜伏了隐患,贻误了治疗良机,使抢救治疗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随着电子技术不断渗入医学领域,应用电子监护系统的工作,近年来已在临床中逐渐应用,其中尤以对冠心病监护应用最为广泛。这种监护是以心电图作为首位监护参数的,所以也称为心电监护.它可以对30多项心律失常作声、光的自动报警。比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室上性旱搏、二联律、房性早搏、心室纤颤、心房纤颤等,而且还可以提供某些病理参数的趋势图,如心律12小时趋势图、先兆性异常心律趋势图、危险心率趋势图等.

    由于心电监护能够及时捕捉心律的各种异常变化,使医生能对病情了如指掌,一旦病兆出现就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