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 中医学基础
编号:97544
第二节 经络腧穴各论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第二节  经络腧穴各论

一、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共11穴,图10-4)

1.经脉循环: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胃口过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沿上臂内侧下行,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经肘窝入寸口,沿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手腕后方支脉,从列缺处分出,走向食指内侧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图10-5)

2.脏腑经脉病候:咳嗽气喘气短、咳血咽痛,外感伤风,循环部位痛麻或活动受限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外感、头痛、项强、咳痰喘等证。

4.常用腧穴:

图10-4  手太阴肺经穴位图

图10-5   手太阴肺经循行图

尺泽

[定位]肘横纹中,肘二头肌腱桡侧(图10-6)。

[主治]咳嗽、咳血、气喘、咽喉肿痛、小儿惊风、乳痛、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8-1.2寸。

孔最

[定位]在尺泽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见图10-6)。

[主治]咳喘、咳血、咽痛、痔疮、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列缺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图10-7)。

[主治]头痛项强、咳喘、咽痛、手腕无力、齿痛、口眼歪斜。

[操作]向上斜刺0.3-0.5。

太渊

[定位]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图10-6)。

[主治]咳喘、咳血、咽痛、腕臂痛。

[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少商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图10-8)。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图10-6  尺泽、孔最、太渊穴

                 

图10-7  列缺穴 

   

图10-8   少商穴

表10-6  手太阴肺经穴位表(11穴)

云门

      图10-10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

图10-11  商阳、三间穴

   

图10-12   合谷穴

 

图10-13   合谷穴                                         

      

图10-14  曲池穴

        

图10-15   肩髃、臂臑穴

  图10-16   迎香穴

表10-7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表(20穴)

穴名

定位

主治

提要

商阳

见常用穴

咽喉肿痛

二间

第二掌关节前的桡侧凹陷中

三间

见常用穴

合谷

见常用穴

头痛,眼,鼻咽喉,口齿病症

阳溪
偏历
温溜
下廉
上廉

腕关节桡侧凹陷中
阳溪穴上3寸
阳溪上5寸
曲池下4寸
曲池下3寸

头面,五官及上肢部病症

手三里

曲池下2寸

腰痛

曲池

见常用穴

发热、高血压,荨麻疹

肘髎
手五里
臂臑
肩髃
巨骨

曲池外上方1寸
曲池上3寸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锁骨与肩胛岗之间凹陷部

眼病

肩臂部病症

天鼎
扶突

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当扶突下1寸许
见常用穴

咽喉肿痛,甲状腺肿

颈部病症

禾髎
迎香

水沟旁0.5寸当鼻孔外缘直下
见常用穴

鼻塞,鼻出血

鼻腔病症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部,向下过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缺盘部直行的脉:经乳头,向下挟剂旁,进入少腹两侧气冲;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胫骨外侧前缘,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足三里)处分出进入足中趾外侧;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与足太阴脾经相接。(图10-18)。

2.主要病候: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

3.主治概要: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图10-17  足阳明胃经穴位图

  图10-18   足阳明胃经循行图

四白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图10-19)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润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操作]直刺或斜刺0.3-0.5(不可深刺)。

地仓

[定位]口角旁0.4寸。(图10-19)

[主治]口歪、流涎、眼睑润动。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大迎

[定位]下颌角前1.3寸凹陷中,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一沟形凹陷,即于凹陷下端取之(图10-20)。

[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操作]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图10-19  四白、地仓穴 

             

 图10-20   大迎、颊车、下关、头维穴

颊车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图10-20)

[主治]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操作]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

下关

[定位]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图10-20)。

[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噤、口眼歪斜。

[操作]直刺0.5-1寸。

    头维

    [定位]额角发际直上1.5寸(图10-20)    

    [主治]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闪动。    

    [操作]平刺0.5~1寸。

屋翳

[定位]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10-17)

[主治]咳、喘、胸肋胀痛,乳房病。

[操作]斜或平刺0.5-0.8寸。

天枢

[定位]脐旁2寸(图10-21)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泻泄、痢疾、月经不调,症瘕。

[操作]直刺1-1.5寸。

伏兔

[定位]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图10-17)

[主治]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气、脚气。

[操作]直刺1-2寸。

犊鼻

[定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图10-22)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操作]向后内斜刺0.5-1寸。

图10-21  天枢穴

图10-22   犊鼻穴       

足三里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图10-23)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泄泻痢疾、便秘、乳痈、水肿、癫狂、下肢痿痹、虚劳羸瘦。

[操作]直刺1-2寸。

图10-23  足三里穴

[附注]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参考资料:据报道,刺激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观察发现胃弛缓时针刺使之收缩加强,胃紧张时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痉挛;针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儿的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可使原来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针刺人及家兔足三里,发现裂解素都能增加,人增加17.85单位,兔增加62.1单位;针刺家兔足三里、大椎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

上巨虚

[定位]足三里穴下3寸。(图10-17)

[主治]肠鸣、腹泻、腹痛、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直刺1-2寸。

下巨虚

[定位]上巨虚穴下3寸(图10-17)

[主治]小腹痛、泄泻、痢疾、乳痈、下肢痿痹、腰脊痛引睾丸。

[操作]直刺1-1.5寸。

丰隆

[定位]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穴(上巨虚下2寸)外1寸。(图10-17)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病、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解溪

[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母长伸肌健与趾长伸肌健之间(图10-17)。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1寸。

内庭

[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图10-17)。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口歪、鼻衄、胃痛吐酸、腹胀、泄泻、便秘、热病、足背肿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厉兑

[定位]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图10-17)。

[主治]鼽衄、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癫狂。

[操作]浅刺0.1寸。

class=duanluo
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胃痛
大腿及膝关节病症
胃,肠道病症及下肢前面病症
踝关节及足背部病症
图10-25   足太阴脾经循行图 

图10-26  三阴交穴

 图10-27   阴陵泉穴

             

图10-28  血海穴                          

三阴交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图10-26)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直刺1-1.5寸。

[附注]孕妇禁针。

阴陵泉

[定位]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图10-27)

[主治]腹胀、泻泄、水肿、黄疽、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操作]直刺1-2寸。

血海

[定位]髌骨内上缘上2寸(图10-28)

简便取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膑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0角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同。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操作]直刺1-1.5寸。

表10-9  足太阴脾经穴位表(21穴)

穴名

定位

主要提要

隐白
大都
太白
公孙
商丘

见常用穴
趾内侧,第一趾骨小头后下方
见常用穴
第一跖骨底前缘赤白肉际
内踝前下方凹陷处

月经过多、癔病

腹痛,腹泻

胃肠病症

三阴交
漏谷
地机

见常用穴
内踝上6寸
阴陵泉下3寸

月经不调,痛经
遗精,阳痿

生殖、泌尿系统病症

阴陵泉
血海
箕门
冲门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血海上6寸,缝匠肌内侧
曲骨旁3.5寸,股动脉外侧

尿潴留,尿路感染
月经不调,荨麻疹

尿潴留,遗尿

府舍
腹结
大横
腹哀

冲门上0.7寸
大横下1.3寸
脐旁4寸
大横上3寸

 

肠道病症

食窦
天溪
胸乡
周荣
大包

任脉旁6寸的第五肋间
任脉旁6寸的第四肋间
任脉旁6寸的第三肋间
任脉旁6寸的第二肋间
腋中线上,第六肋间隙中

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侧胸部病症

(五)手少阴心经(共9穴,图10-29)

1.经脉循行: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膈,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支脉:挟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和手厥阴经的后面,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交于手太阳小肠经。(图10-30)

2.主要病候: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

3.主治概要:主治心、胸、神经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图10-29  手少阴心经穴位图

    图10-30手少阴心经脉循行示意图

少海

[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内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图10-29)

[主治]心痛、头项痛、腋胁痛、瘰疠、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阴郄

[定位]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图10-29)

[主治]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暴喑。

[操作]直刺0.3-0.5寸。

神门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图10-29)

[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

[操作]直刺0.3-0.5寸。

[参考资料]据报道,给犬注射垂体素造成垂体性高血压,针刺神门穴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针刺癫痫病人的神门、阴郄等穴,可使部分大发作的患者的脑电图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流电位降低。

少冲

[定位]小指桡侧端指甲角旁约0.1寸。(图10-29)

[主治]心悸、心痛、癫狂、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表10-10  手少阴心经穴位表(9穴)

穴名 定位 主治提要
极泉青灵 腋窝正中
少海上3寸
  上臂部掌侧病症
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见常用穴
神门上1.5寸
神门上1寸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劳宫的尺侧,当第四、五掌骨间
见常用穴
前臂震颤
失语
癔病,失语
心绞痛,盗汗
失眠,精神病,癫痫
心绞痛
昏迷,精神病
心脏病,神志病

前臂部掌侧病症

(六)手太阳小肠经(共19穴,图10-31)

1.经脉循行:起于手小指外侧端(少泽),沿手背外侧至腕部直上沿前臂外侧后缘,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交于大椎(督脉)向下入缺盆部联络心脏,沿食管过膈达胃,属于小肠。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眦,转入耳中(听宫)。

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至目内眦(睛明)、交于足太阳膀胱经。(图10-31)

2.主要病候: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头、项、耳、目、喉咽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4.常用腧穴:

图10-31  手太阳小肠经脉循行及穴位示意图

少泽

[定位]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图10-31)

[主治]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痛、缺乳、昏迷、热病。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后溪

[定位]握拳,第五掌指关节后尺侧,赤白肉际。(图10-31)

[主治]头项强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腰背痛,癫痫狂、疾、手指及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0.8寸。

养老

[定位]以掌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缘凹陷中。(图10-31)

[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小海

[定位]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图10-31)

[主治]肘臂挛痛,癫痫。

[操作]直刺0.3-0.5寸。

臑俞

[定位]腋后皱襞直上,肩胛骨下缘凹陷中。(图10-31)

[主治]肩臂疼痛,瘰疠。

天宗

[定位]肩胛骨岗下窝的中央。

[主治]肩胛痛,气喘、乳房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

听宫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图10-31)。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癫狂痫。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表10-11  手太阳小肠经穴位表(19穴)

穴名 定位 主治提要
少泽
前谷
后溪
腕骨
阳谷
养老
支正
小海
见常用穴
第五指掌关节前尺侧凹陷中
见常用穴
手掌尺侧,第五掌骨基底与三角间的凹陷中
腕关节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
见常用穴
阳保穴与小海穴的边线上,阳谷穴上5寸
见常用穴
乳汁分泌过少

耳聋、疟疾
黄疸

视力减退

头项、肩背部及上肢尺侧病症
肩贞
臑俞
天宗
秉风
曲垣
肩外俞
肩中俞
腋后纹端上1寸处
肩贞直上,肩胛岗下缘外侧凹陷中
见常用穴
肩胛岗上窝的中点
肩胛骨冈上窝内侧凹陷中
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大椎旁开2寸
  肩背部病症
天窗
天容
胸锁乳突肌后缘,在肤突的后方
下颌角后方,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中
咽喉肿痛 颈项,咽喉部病症
颧髎
听宫
眼外角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
见常见穴
顶瘫,三叉神经痛耳聋,耳鸣  

(七)足太阴膀胱经(共67穴,图10-32)

1.经脉循行: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百会)。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颥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肩胛部内侧,挟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窝内;

后项部支脉:通过肩胛骨内缘直下,经过臀部下行,沿大腿后外侧与腰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疟窝中。从此向下,出于外踝后,   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至阴),与足少阴经相接。(图10-33)

2.主要病候: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见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背、臀部及下肢循行部位痛麻等。

3.主治概要: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症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4.常用腧穴:

图10-32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         

           图10-33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示意图

睛明

[定位]目内眦旁0.1寸。(图10-34)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清,目率,近视,夜盲、色盲。

[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8-1寸。不捻转,不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攒竹

[定位]眉头凹陷中(图10-32)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动,眼睑下垂。

[操作]平刺0.5-0.8寸。禁灸。

天柱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图10-32)

[主治]头痛、颈强、鼻塞、癫狂痫、肩背痛、热病。

[操作]直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风门

[定位]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肺俞    

    [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操作]斜刺0.5-0.8寸。

心俞

[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

[操作]斜刺0.5-0.8寸。

肝俞

[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黄疽、肋痛、吐血、目赤、目眩、雀目、乳腺病、癫狂病、脊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脾俞

[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操作]斜刺0.5-0.8寸。

肾俞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图10-32、35)

[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操作]直刺0.5-1寸。

[附注]实验观察针刺对正常人水负荷后肾脏泌尿功能的影响,发现在多数情况下,针刺肾俞或京门穴时可抑制肾脏的泌尿功能。

图10-35  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穴

次髎

[定位]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督脉的中点。(图10-32)

[主治]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承扶

[定位]臀横纹中央。(图10-32)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疮。

[操作]直刺1-2寸。

殷门

[定位]承扶与委中连接上,承扶下6寸。(图10-32)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2寸。

委中

[定位]腘横纹中央。(图10-32)

[主治]腰痛、背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志室

[定位]第二腰推棘突下,旁开3寸。(图10-32)

[主治]遗 精、阳痿、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

[操作]斜刺0.5-0.8寸。

承山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图10-32)

[主治]痔疾、便秘、腰腿拘急挛痛等。

[操作]直刺1-2寸。

昆仑

[定位]外踝高点与跟健的凹陷中。(图10-32)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肿痛。

[操作]直刺0.5-0.8寸。

[附注]《针灸大成》:妊妇刺之落胎。

申脉

[定位]外踝下缘凹陷中(图10-32)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麻痛,目赤痛,失眠。

[操作]直刺0.3-0.5寸。

至阴

[定位]足小趾外侧甲角旁约0.1寸。

[主治]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下、难产。

[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表10-12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表(67穴)

穴名 定位 主治提要
睛明 见常用穴   眼科病症
攒竹 见常用穴 头痛  
眉冲
曲差
五处
承光
通天
络却
玉枕
天柱
大杼
风门
前发标上0.5寸,当神庭与曲差之间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
前发际上1寸,曲差的上方
五处后1.5寸
承光后1.5寸
通天后1.5寸
枕骨粗隆上缘外侧,下对天柱
见常用穴
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见常用穴
咳嗽,哮喘,鼻塞等病症

心脏病症

精神病,心脏病症

慢性出血性病症

肝病,眼科病症

胆道病症,肋痛

消化不良,胃病,慢性出血性病症

胃病,消化不良

肾病,耳聋,耳鸣
头项部病症
肺俞 见常用穴  
厥阴俞 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寸半  
心俞 见常用穴  
督俞 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膈俞 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 见常用穴 背腰部病症:其中一些背俞穴,主治各有关脏腑以及与这些功能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
胆俞 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 见常用穴
胃俞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焦俞肾俞 每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见常用穴
 
气海俞 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 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腹泻,痢疾,腰痛

遗尿,尿潴留

 
关元俞小肠俞 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膀胱俞 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膂俞白环俞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
第三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一骶后孔中
见常用穴
第三骶后孔中
第四骶后孔中
  生殖,泌尿系统及腰骶部、下肢后面病症
会阴
承扶
殷门
浮郄
委阳
委中
尾骨尖旁0.5寸
见常用穴
见常用穴
窝外侧,委阳上1寸
委中外侧,股二头肌健内缘
见常用穴
  腰骶部及下肢后面病症
附分
魄户
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慢性咳嗽,哮喘及全身虚弱病症 心、肺及背腰部病症
膏盲俞 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神堂
意喜
膈关
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六胸椎棘突间下旁开3寸
第七胸椎棘间下旁开3寸
   心、肺及背部病症
魂门
阳纲
意舍
胃仓
盲门
志室
胞盲
秩边
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十胸椎棘突间下旁开3寸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见常用穴
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3寸
   脾、胃、肝、胆及背腰部病症生殖,泌尿系统及腰骶部病变
合阳
承筋
承山
委中下2寸
合阳与承山之间
见常用穴

腓肠肌痉挛,便秘,肛门病症

 
飞扬 昆仑穴直上7寸见常用穴   腰背部及下肢后面病症
跗阳 昆仑直上3寸 头痛
昆仑 见常用穴 头痛
仆参 昆仑下方,当跟骨凹陷中  
申脉 见常用穴 头痛,癫痫,精神病
金门 申脉前下方 癫痫,精神病
京骨
束骨
通谷
第五跖骨粗隆后下方
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
第五趾跖关节前下方凹陷处
 
至阴 见常用穴 胎位不正,滞产,头痛

(八)足少阴肾经(共27穴,图10-36)

1.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向上行于腿肚内侧,经股内后缘,通过脊住(长强)属于肾脏,联络膀胱。

肾脏部直行脉: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肺部支脉:从肺部出来,络心,流注于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图10-37)

2.主要病候: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证。

3.主治概要: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常用腧穴

涌泉

[定位]足底中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图10-36)

[主治]头痛、头昏、失眠、目眩、失音、便秘、小便不利、小儿惊风、癫狂、昏厥。

[操作]直刺0.5-1寸。

太溪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图10-38)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咳血、气喘、失眠、腰痛、耳鸣、耳聋及足跟痛。

[操作]直刺0.5-1寸。

图10-36  足少阴肾经穴位

图10-37  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示意图

图10-38  太溪、照海穴

照海

[定位]内踝下缘凹陷中。(图10-38)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尿频、癃闭、便秘、咽干、癫痫、失眠。

[操作]直刺0.3-0.5寸

[附注]参考资料:据报道针刺健康人照海穴,有明显促进泌尿作用。

复溜

[定位]太溪穴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