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临床医学(内科) > 神经精神疾病学
编号:98418
第三节 假性痴呆
http://www.100md.com 《神经精神疾病学》

第三节 假性痴呆

pseudodementia

这类“痴呆”大都是伴随意识障碍而出现的暂时性脑机能障碍,并非真正的智能缺损,它常突然发生,也可突然消失,一般维持时间较短。表现智能缺损的程度不如痴呆严重,且智能障碍不一致,如患者对简单问题不能正确回答,但对复杂的问题反而可正确回答。多系强烈的精神创伤而产生。其智能障碍通过适当的治疗和处理,在短期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病因】

1.癔病性假性痴呆:癔症及反应性精神障碍多出现此种现象。

2.刚塞尔综合征:多见于拘禁性精神障碍及癔症。

3.童样痴呆:多见于癔症。

【临床表现】 其实为意识改变而非真正的智能缺损,通常在精神因素下突然产生,“痴呆”亦可突然消失。智能缺损似乎特别严重,对简单问题也不能正常回答,能理解问题的性质,但回答荒谬,给人故意做作的印象,对各种问题的回答往往接近于正确答案,近似而不准确,有时患者精神活动回到童年时代,带有明显的稚气。

【机理】 有人认为良好的感觉与运动机能、良好的注意力、记忆力、丰富的储备等,都是智力的预备条件或基础,而这些必须在意识清晰下,即在大脑网状结构维持皮层张力的背景上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一部分人在精神因素影响下,出现了不同的意识障碍,也即抑制了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使大脑皮层进入抑制状态,而皮层下出现脱抑制。若大脑皮层的抑制间皮质下部位扩张,可产生深部抑制状态,这就使其感知觉迟钝,感觉阈值增高,注意难于集中,思维迟缓,记忆力差,情感淡漠,定向力差等症状。

【鉴别诊断】

(一)癔症 患者可有癔症性假痴呆,童样痴呆及Ganser综合征,临床特征为患者在精神因素的作用下突然发生的类似痴呆的状态,记忆力丧失,回答错误,连日常生活诸如穿衣着裤也是错误百出,即给人以智能有严重损害的印象,或表现言语和举止象个稚气十足的幼儿,见人则称呼“叔叔”、“伯伯”、“阿姨”。或表现在回答问题时给予近似回答,如“人有三只脚”、“2+2=5”之类,提示患者是知道正确的回答的,这种情况维持时间较短,经治疗或精神因素去除后症状很快消失。

(二)反应性精神障碍 患者在遭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后立即发病,表现有明显的意识障碍与狭窄,不能正确感知周围事物,对时间、地点或人物定向发生障碍,理解困难,同时常伴有表情迷惑与注意力的涣散,言语凌乱,不连贯,使人难以理解,其精神症状的内容多与精神因素引起的情绪体验有一定的联系,当精神因素解除后症状很快消失。

(三)拘禁反应 双称监狱精神病。患者在拘禁情况下,表现回答问题的方式及其行为具有荒谬特征,给人以严重痴呆的印象,例如患者答不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不知有几只手、几个手指,分不清早和晚、左和右、白天黑夜。有时叫错或叫不出日常生活用品的名称,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表情呆板,但当拘禁情况解除后,患者一切表现正常。

校对:2000/05/22  赵秀妮

,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C > 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