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养生专辑 > 悟道养生 > 正文
编号:11602259
齐人的长生久视之术与庄子顺乎自然的养生说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9日 陈绍燕
    参见附件(39kb)。

    陈绍燕 (山东大学教授)

    我们的先祖在逐步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力求认识自身的生命现象,企慕健身长寿。《尚书·洪范》中提五福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意为,五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健康安宁,四是遵行美德,五是高寿善终。其中第一福是长寿,第五福仍然是长寿。中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有30多处用到"寿"字,仅"万寿无疆"一词便出现过6次。

    这种企盼健康长寿的思想在当时经济相对比较发达,人民生活相对比较富庶的齐国自然就更容易传播、兴盛。《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就记载有齐景公曾立于牛山之上,"北临其围城而流涕",叹人生苦短。这种思想,成为齐人研究长生久视之术的契机。齐人把传说中的"海外神山"、"不死药"、"海中仙人"逐步综合起来,于是就产生了"东海神山仙人仙药"的说法。齐威王、宣王、燕昭王派人入海求寻求三神山,都是受了不死药的传说影响。以至于"燕齐之士,释锄耒,争言神仙。"最著名的当然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徐市的神药没有求得,但徐市率领的庞大船队却载着数千童男女,各行各业的工匠、五谷杂粮的种子以及生活日用品,到达到了传说中的"日出"之地--"扶桑"。这说明养生是当时齐国人的重要话题之一。庄子在养生方面采取了一条与之相异的道路,这就是宗法大道,顺乎自然的养生思想。

    庄子在《大宗师》中说:大自然给我形体使我壮年终日劳作,使我老年得以清闲,最后以死使我安息,所以自然的造化既然安善地让我活着,也一定会安善地让我死去。庄子所倾慕的真人是"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大宗师》)。这说明庄子在生死观上持一种彻底顺随自然的态度,这种观点是对世俗之人悦生恶死的生死观的批评。虽然《庄子·至乐》篇有空髑髅"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之乐,不能过也"的言论,但《至乐》篇的主旨仍然是在说明:世俗纵情于富、贵、食、色之乐,不足以保全自己的生命(活身),只有因顺自然,无欲无为才能实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至乐"是超脱世俗情欲的恬淡宁静的心境。庄子与空髑髅的对话,不过是借空髑髅之口倾诉人生的种种苦难。综观《庄子》一书,庄子把生与死都看作是自然的变化,庄子并没有针对世俗的悦生恶死的观点,提出与之截然相反的恶生悦死的观点。

    从同生死、齐万物的观点出发,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自然变化所产生的,既然自然造化赋予人以生命,人类本身同样也要自然地善待个体的生命。所以《大宗师》开篇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这段话围绕着天(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述了庄子天人一体,即自然与人是一个息息相关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二句中前一个"知"字当读为"智"。宣颖《南华经解》说"智之所知,指卫生之术;智之所不知,指年命之数。""卫生之术"即《庚桑楚》所言之"卫生之经"。庄子认为洞明事理的极境在于能明了天人的分际。知识的能事在于明了天之所为是完全出于自然,明了人之所为是以人的养生之术去养护人的智力难以了解的年寿,使自己能享尽天然的年寿而不至于中道夭亡。这里提出了以养生之术尽其天年的思想。《养生主》明确提出了以"缘督以为经"作为养生之道,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庄子》书的外杂篇还有"活身"、"全形"、"卫生"、"养生"、"达生之情"等提法,可见,养生是庄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无怪乎,曾经有人提出庄子学说的主旨是全身养生。

    老庄哲学以"道"为最高范畴,庄子的养生说也是以道为宗,强调养生要依乎天理,顺从自然。庄子还发展了老子"至虚极、守静笃"的以静养神的思想,提出"纯素之道,唯神是守"的思想。另外庄子对于"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的导引之术及节制色欲,谨慎饮食的养生之术也有叙述,庄子的养生理论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一、宗法大道 天人一体

    庄子认为,人的死生是大化的流行,有生必有死,如同有白天就有黑夜一样,这是自然的规律。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能企及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事实既然如此,那就不必乐生悲死执著自身。人们应当寻求宇宙间生命的原委,宗法大道而与之为一。人之形体受之父母,因而待之如天,终身孝敬。君主由于势位高于自己,主宰芸芸众生,犹且要为他舍身效忠。那末,对于超越生身父母、超越人君的"道",不是更要尊敬和亲近吗?但世间之人不知寻求天地万物根源的大道,专门靠人为的智力,去谋求长生久视的方法,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庄子说,把船藏在山谷中,把渔网藏在大泽中,人们一定以为藏得相当牢靠了,但是半夜里力大无穷的人把舟与渔网背走了。昏昧的人丝毫也不能察觉。把小的东西藏在大地方,方法应当是适宜的,仍然免不了要丢失,但倘若能体悟大道,一切顺任自然,这就可以"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大宗师》),这才是天地万物的真实情况。庄子把体悟大道,与道为一又称为"与造物者为一",或称为"登假于道"、"同于大通"等,这都是指一种认识达到了洞彻宇宙变化、与本体合而为一的精神境界。在这种神秘的精神体验之中,天下万物、自我的躯体、是非辨难的智慧都消解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得道之人既不为物累,也不为名利伤神,"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天下》),逍遥自得。"藏天下于天下"自然是最高的养生之道。

    庄子采取"心斋"、"坐忘"、"守宗"的方法来体悟大道。庄子之所以采用这些方法,可能与受到先秦时期养生学说的影响有关。养生学说(现称气功)现存最早的记载要算石刻文中的《行气玉佩铭》了。铭文刻在一个十二面体的小玉柱上,共四十五字。郭沫若先生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实物(公元前380年左右)。铭文说:"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无。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郭沫若先生解释说,"这是深呼吸的一个回合。吸气深入则多其量,使它向下伸,往下伸则定而固;然后呼出,如草木之萌芽,往上长,与深入时的径路相反而退进,退到绝顶。这样,天机便朝上动,地机便朝下动。顺此行之则生,逆此行之则死。"(《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63页)气功学者则进一步指出这是周天功的运气过程。这说明在我国古代气功的锻炼与应用已相当广泛了。

    《庄子·人间世》载颜回向孔子请教何为"心斋",孔子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气功家对这段话有比较明晰的解释。"若一志",指练功时意念专一。"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句中的"听",指听鼻中呼吸之气。众所周知,凡呼吸系统正常、无障碍的人,以鼻呼气或吸气都几近无声,而不被耳闻,所以说"无(勿)听之以耳"。但鼻中气息出入,或急或缓,人总是会有感觉的,所以要"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是指呼吸工夫久深,心与气自然合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