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9049
很多疼痛吃药不管用(专家号)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5日 《生命时报》 2006.08.15
很多疼痛吃药不管用(专家号)

     还可用射频热凝、激光、臭氧、注射麻醉药或神经切除术

    专家小传

    樊碧发,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华疼痛学会常委,北京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副主编。主攻方向为各种慢性顽固性疼痛、癌性疼痛的介入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五上午。

    在疼痛科门诊,医生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疼死了,有什么好药吗?”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副主任樊碧发对《生命时报》记者说,患者提这个问题,说明一是对疼痛本身认识不足,二是对疼痛的治疗了解太少。

    疼痛1个月就是病

    人活着,谁没疼过啊?许多人都把疼痛当成是生命的一部分,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因此,当疼痛袭来的时候,人们一般都会选择忍耐,实在撑不住了才寻求治疗。另外,身体一开始疼,人们就会想,我的哪个“零件”出了问题,而且觉得,只要病一好,疼痛就终止了。“以上的认识都是错误的,”樊碧发说,“短暂疼痛是疾病的症状,而慢性疼痛,即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本身就是病。”
, 百拇医药
    有位骨折患者,受伤部位愈合得很好,本以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但是疼痛跟随了他20年,这其实是“创伤后顽固性疼痛综合征”。带状疱疹是种常见病,病人出水疱的时候往往很疼,但2—3周后大部分人水疱消失了,疼痛也停止了。但是,有少部分人,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会一直疼下去。樊大夫见过病程最长的一个患者疼了40年。他说,这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新的疾病,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对它毫无作用。

    止痛药作用有限

    “止痛药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是热销药。”樊碧发说。因为对疼痛的研究这些年才兴起,因此人们对于药物止痛的认识根深蒂固。据介绍,目前止痛药有两大类:一是非甾体消炎药,也叫解热镇痛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二是阿片类药物,如杜冷丁、吗啡等。“事实上,对于很多慢性疼痛来说,药物能解决的问题不多。”

    樊大夫介绍,慢性疼痛按程度可分为3种:不影响工作休息,吃解热镇痛药管用的痛为轻度疼痛;达到影响夜间睡眠程度的,则为中度疼痛,这时吃解热镇痛药往往就没用了,医生以往会给病人开作用较弱的阿片类药物,如曲马朵等;再剧烈的,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的,就是重度疼痛了。到了这个地步,往往酿成很多悲剧,“自杀、自残的不胜枚举,很多病人疼得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这时候,病人就需要借助强阿片类药物止痛了,如吗啡控释片、芬太尼贴剂等。
, 百拇医药
    由于大部分解热镇痛药是非处方药,很多慢性疼痛的病人往往长期、大量服用,由此造成的身体损害在疼痛科很常见。“没有任何一种非处方药敢承诺长期服用不出问题。”而阿片类药物由于存在成瘾风险,医生开处方时会非常谨慎。樊碧发说:“我跟病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人要一辈子吃饭,但不能一辈子吃药。”

    樊碧发告诉记者,有位病人长年三叉神经痛,已经吃了20年的卡马西平。住院后一化验,发现白细胞数量只有900/立方毫米,而正常人应该是4000—10000/立方毫米。还有位山东患者,看门诊的时候,一手指着疼了十几年的腿,一手把整瓶的止痛药倒进嘴里。“疼痛时间长了,患者的心理已经出现了问题。”

    止痛要打破恶性循环

    据专家介绍,根据原因不同,慢性疼痛分很多类,包括劳损或退变性疼痛、神经损伤或刺激性疼痛、慢性炎症性疼痛、肿瘤相关性疼痛、免疫相关性疼痛、缺血性疼痛、淤血性疼痛等。樊碧发解释,慢性疼痛之所以会绵延不绝,是因为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个伤害刺激人体以后,会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形成痛觉;同时,这个刺激会引发局部肌肉的收缩或痉挛;并且,人的交感神经也会发生反应,如血管收缩。反过来,肌肉收缩或痉挛、血管收缩又会引发新的疼痛,如此周而复始,慢性疼痛就形成了。

    于是,针对慢性疼痛,医生就会想办法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即将传导疼痛信号的神经阻断,疼痛就能被遏制了。樊碧发介绍,目前用于神经阻滞的方法有射频热凝、激光、臭氧、注射局部麻醉药等。其中注射局部麻醉药的方法主要用来治疗较轻的疼痛。

    对于重度疼痛,一般的神经阻滞还不能奏效,就要选择性地弄断“责任神经”,以手术方式终止疼痛。所有手术治疗都有利有弊,疼痛治疗也不例外。樊碧发说,将神经切断后,会出现局部麻木等并发症,所以要慎重,并且操作要精确,以免“伤及无辜”。“比起长期吃药带来的副作用和长期疼痛造成的痛苦,手术的代价其实是很小的。”, 百拇医药(张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