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8861
不少人竟“后悔”上大学(人群心态)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9日 《生命时报》 2006.08.29
不少人竟“后悔”上大学(人群心态)
不少人竟“后悔”上大学(人群心态)

     一项8000多人参与的大型调查结果显示

    “上了高中就要考大学,考了大学还得考研,但实际上根本就没学到什么东西,只不过是拿了个文凭。”这是在中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日前,《中国青年报》与腾讯网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8777人参与),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其中,更有51.5%的人认为自己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上了后悔,不上没文凭

    有意思的是,尽管有上述想法,但被问到“如果重新选择会怎样”时,60.1%的人说仍然会选择上大学。这正应了网上流传的那句话:上了大学后悔四年,没文凭后悔一辈子。换句话说,不上大学就拿不到文凭,没有文凭就意味着没出路。长久以来,很多用人单位认为,招高学历的员工才是硬道理,在高学历的基础上再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

    同时,公众对于大学的期待,已经渐渐超出了“接受教育”本身,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调查中,24.6%的人认为“拿到大学毕业证书才是最关键的”,20.6%的人赞成“不上大学‘没面子’”的说法。
, http://www.100md.com
    社会浮躁导致大学生跟着浮躁

    曾经令人艳羡的“象牙塔”,怎么会让大学生们在走出校门后,悔不当初呢?这中间究竟存在着哪些不和谐的因素?

    第一,时代的浮躁导致了大学生的浮躁心理。在一个飞速发展时期,国外用几十年完成的事情,我们用十几年来完成,这时,人们就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尤其是年轻人,由于他们的社会触觉比较灵敏,更容易被各种风气所左右。对于他们尚不成熟的心理来说,当无法承受太多选择时,就表现为焦虑、浮躁。

    第二,现代社会的多元化,让学生们拥有太多“选择的自由”,但却没有足够“选择的能力”。四年过后,是工作、考研还是出国,这些选择让他们迷失了方向,也因此产生了“学了四年没用,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想法。这时,一部分学生选择了逃避,干脆什么都不干,坐在家里当“啃老族”;另一部分学生则一窝蜂地选择同一个方向,比如考研。但实际上,上研究生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为自己逃避社会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和一段“缓刑”的时间。
, 百拇医药
    第三,就业形势的紧张和竞争的激烈,使得一大批大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用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也始终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在他们一方面责备自己没用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会认为四年的大学上了等于白上。

    第四,大学生的“后悔”心理也与应试教育有关。长期的应试教育培养了一批会考试,但不会学习、不会生活的“高材生”,他们进入大学校园以后,由于以前养成了固有的学习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创造性的学习,而是满足于死记硬背、考个好分数。可是分数并不代表一切,四年下来,他们除了考高分外,没学会更重要的东西,包括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方法。这样的大学生活,岂能不让他们“后悔”?

    上大学的心态要平和

    其实,要想做到不后悔并非难事。

    最先要解决的是大学生的心态问题,拿文凭是上大学再现实不过的目的,但绝不是上大学的主要目的。大学是一个自我修炼的平台,在四年的学习中,要戒除急功近利的心理,而是踏踏实实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四年之后,你会发现,无论你的专业知识学到了多少,自身的素质总归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样也就不会觉得“后悔”了。

    其次,面对毕业时的抉择,大学生不能一味逃避。人总归是要进入社会的,把上学的时间拖得再长也不是办法。那么,索性鼓起勇气迈出校门,真正运用你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从社会、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角度来说,也要从应试、找工作的传统思维模式中脱离出来,真正引导他们正确地成长。, http://www.100md.com(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赵晨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