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8803
拉肚子,熏熏气海穴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5日 《生命时报》 2006.09.05
拉肚子,熏熏气海穴
拉肚子,熏熏气海穴

    几乎人人都有“拉肚子”的经历,但是,看似相同的腹泻,却有着不同的原因。从中医角度看,饮食不节、受寒等因素可引起腹泻;脾胃虚弱也会引起腹泻。

    在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时,艾条灸温热的刺激可以散寒、温中、补虚,再配合一些具有补肾、益气功效的穴位,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具体取穴如下:

    1.关元穴:在下腹部,肚脐直下三寸。三寸的取法并不是要用尺子量,而是用自己的手。将食指到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间一道横纹为准,四指总共的宽度即为“三寸”。取穴时,最好平卧,腹部自然放松,四指并拢横放在脐下,小指的下缘就是关元穴。它是补益全身元气的要穴。

    2.气海穴:在下腹部,肚脐直下1.5寸。取穴时可先找到关元穴,在肚脐和关元穴中间的就是气海穴。它是补气要穴,具有强壮全身的作用。

    3.天枢穴:在腹部,肚脐水平线,旁开2寸。左右各有一穴。可以调理肠胃。

    4.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施灸时取坐位,屈膝,膝盖下缘外侧有一个小凹陷,用手摸到这里后,将四指并拢,向下量出三寸,便找到“足三里”了。这个穴位自古以来就是长寿保健穴,按上去会有明显酸麻胀的感觉。

    5.太溪穴:在脚内侧。施灸时取坐位,脱掉袜子,找到脚内侧踝骨,从内踝向后摸,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可以摸到凹陷,这就是“太溪穴”。它属于肾经,因而可以补肾益气。

    艾条点燃后,距穴位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以使穴位局部温热红晕,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每穴灸10—15分钟,每天1—2次,7日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

    1.对腹部自行施灸时,由于取仰卧位,应特别防止艾条燃后的灰烬掉落在腹部,引起烫伤。

    2.注意腹部及腰部保暖,勿食生、冷、硬食物。▲, http://www.100md.com(北京鼓楼中医院医师 郭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