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8152
要让病人活得更长更好(焦点)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7日 《生命时报》 2006.11.07
     按时复查,一定要找专科医生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郝希山院士呼吁

    10月29日,在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大会闭幕式上,国际抗癌联盟主席佛朗哥·卡瓦列、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徐光炜教授、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郝希山院士共同签署了“你我手拉手,共同抗击癌症”的《天津宣言》。这是我国与国际抗癌组织签发的第一个抗癌宣言。

    《宣言》涉及六方面内容

    郝希山院士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天津宣言》主要是为应对目前国内越来越严峻的癌症防治形势而出台的,共包括6方面内容:

    第一,建立全国统一的癌症信息数据库,完善癌症信息登记系统;第二,积极推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主要危险因素,如吸烟、乙肝、不健康饮食等;第三,制订主要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措施并组织实施,改变我国中晚期患者为主的现状;第四,推行主要癌症的临床诊治规范指南,逐步实行肿瘤临床专业设置及肿瘤专科医师准入制,严格推行临床诊治规范,力争到2020年我国部分肿瘤5年生存率达到50%;第五,重视发挥中医中药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第六,重视姑息治疗和止痛,积极进行康复指导,促使癌症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规范治疗是患者痊愈关键

    郝希山院士说,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但只有不超过一半的患者得到了规范治疗。“由于缺乏规范治疗,我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5%,就连京、津、沪这样的大城市也仅为40%,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则高达68%。因此,只有规范了肿瘤治疗,才能提高癌症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郝希山院士指出,规范治疗包括规范化诊断、标准化治疗方案、规范化的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规范的个体化治疗直接决定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一些早期乳腺癌患者连基层普通外科大夫都能给做手术,但往往不出1年就得“返工”,这样就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容易让患者错失良机。因此,他呼吁,制订相关的诊治规范和准入制度应该被肿瘤学界列为第一要务。

    生活质量急需提高

    虽然癌症发病率急剧上升,但经过规范治疗,约半数的患者可能获得病情的稳定,成为“癌症生存者”。因此,这个群体的总人数也在快速增长,但是,并不是说,他们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健康人了。“癌症患者即使在病情稳定后,还将面对身心康复、远期并发症、癌症复发转移、继发第二肿瘤、生活质量、重返家庭社会等系列问题。因此,本次大会也将‘提高生命质量’作为了主题之一。”郝希山院士解释道。

    现在,“癌症生存者”在复诊时,更多地愿意找非肿瘤专科的医生负责,其实这对他们的康复是不利的。这类医生一般缺乏足够的专科知识,加之近年肿瘤诊疗技术进展迅速,这些都将影响他们对这部分癌症病人疾病变化的及时鉴别诊断和治疗决策。因此,患者应该多和肿瘤专科医生讨论,才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正如美国癌症生存者联合会执行主席埃伦·斯托瓦尔所说:“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攻克癌症,而是帮助癌症患者尽可能地活得更好更长。”, 百拇医药(蒋乃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