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是种浮躁心态(阳光漫笔)
林黛玉成了私生女沦落风尘;《闪闪的红星》中小英雄潘冬子摇身一变,成了整日作明星梦想挣大钱的富家子;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游击队员成了满嘴脏话的“参赛歌手”……这就是时下网络上大行其道的“恶搞”之风。先是一些人在网络上利用影视娱乐素材搞些恶作剧,博人一笑,接着网上又出现“恶搞社区”,有相同爱好的人团结起来一起恶搞,有些人甚至将恶搞对象对准了经典影视作品,一时间网络乱象横生、恶风盛行。
恶搞风气愈演愈烈,令很多人忧心忡忡,有人大声疾呼要加以管制,国家广电总局也曾一度出台有关管理规定,要将“网络视频”纳入监管范畴。但在“草根性”十足的互联网上,其可行性有多大着实令人担忧。笔者以为,要有效地遏止恶搞之风,需要先弄清楚恶搞的来由,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恶搞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和折射。时下社会生活中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增大,工作、生活的变故常常使人们的不确定感增加,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宣泄和释放,于是恶搞应运而生。
一方面,恶搞的对象常常是明星或社会精英,通过对其形象的颠覆和改写,能让普通人产生一种恶作剧的快感;另一方面,恶搞大多在网络上进行,网络的进入门槛很低,都是匿名,常会出现“一夜成名”的现象,这种话语权,能帮人实现一种虚幻的满足。尤其是年轻人,本身有种强烈的叛逆情绪,挟带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在网上用讽刺、戏谑、调侃的语言恶搞一些经典著作和影视,可以哗众取宠,满足虚荣。
对接受者来说,无聊之时,上网看到被恶搞的东西,一笑而过,同时能得到情绪释放和压力缓解。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恶搞就有了一条供与需的“市场”链条。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恶搞的根子在人的内心。转型期社会中,各种社会关系处于调整和规范之中,一些人因为生活的压力或变迁,容易产生一些空虚和无聊的心理,选择恶搞这个非正常渠道作为宣泄的出口,反映了公众内心普遍存在的空虚、浮躁和非理性。应该说,宣泄情绪和欲望、追求新奇和寻找刺激都是人的天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恶搞有一定合理性。但不能忽略的是,在现代民主社会里,个人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来宣泄和娱乐,都不能侵害他人的利益,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
“心病”需要“心药”来医。“恶搞”流行提示人们,公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更多、更优秀的文娱形式来填充和满足,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还需要进一步构建。还应该看到的是,恶搞虽然恶劣,但其中的幽默精神也包含着某种创造力,因此正确的引导更为合适。如果一味谴责和打压,忽视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土壤,到头来恐怕会适得其反。, http://www.100md.com(吴锡平)
恶搞风气愈演愈烈,令很多人忧心忡忡,有人大声疾呼要加以管制,国家广电总局也曾一度出台有关管理规定,要将“网络视频”纳入监管范畴。但在“草根性”十足的互联网上,其可行性有多大着实令人担忧。笔者以为,要有效地遏止恶搞之风,需要先弄清楚恶搞的来由,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恶搞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和折射。时下社会生活中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增大,工作、生活的变故常常使人们的不确定感增加,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宣泄和释放,于是恶搞应运而生。
一方面,恶搞的对象常常是明星或社会精英,通过对其形象的颠覆和改写,能让普通人产生一种恶作剧的快感;另一方面,恶搞大多在网络上进行,网络的进入门槛很低,都是匿名,常会出现“一夜成名”的现象,这种话语权,能帮人实现一种虚幻的满足。尤其是年轻人,本身有种强烈的叛逆情绪,挟带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在网上用讽刺、戏谑、调侃的语言恶搞一些经典著作和影视,可以哗众取宠,满足虚荣。
对接受者来说,无聊之时,上网看到被恶搞的东西,一笑而过,同时能得到情绪释放和压力缓解。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恶搞就有了一条供与需的“市场”链条。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恶搞的根子在人的内心。转型期社会中,各种社会关系处于调整和规范之中,一些人因为生活的压力或变迁,容易产生一些空虚和无聊的心理,选择恶搞这个非正常渠道作为宣泄的出口,反映了公众内心普遍存在的空虚、浮躁和非理性。应该说,宣泄情绪和欲望、追求新奇和寻找刺激都是人的天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恶搞有一定合理性。但不能忽略的是,在现代民主社会里,个人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来宣泄和娱乐,都不能侵害他人的利益,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
“心病”需要“心药”来医。“恶搞”流行提示人们,公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更多、更优秀的文娱形式来填充和满足,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还需要进一步构建。还应该看到的是,恶搞虽然恶劣,但其中的幽默精神也包含着某种创造力,因此正确的引导更为合适。如果一味谴责和打压,忽视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土壤,到头来恐怕会适得其反。, http://www.100md.com(吴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