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遭遇战带来的警示
10月,广东佛山为当地家犬免费打防疫针。
遏制狂犬病不能靠“打狗”
2006年是狗年,也是狗患成灾的一年。据统计,中国属于人狂犬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1—8月全国共21个省份有狂犬病发病报告,共1874例,其中1735例已死亡,比去年同期增加约30%。卫生部最新公布的传染病疫情显示,2006年11月全国狂犬病发病数354,死亡数270,一直高居传染病死亡数首位。狂犬病居高不下的发病率发人深省,我们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止它的发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张永振研究员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建国后,狂犬病疫情一度得到控制,可近年来,随着养狗人数的增加,狂犬病疫情快速回升,“管理的落后,人们防范意识的薄弱,法律的空白都是疫情发展的温床。”要控制狂犬病,必须建立持续的长效机制。
, 百拇医药
2006年,在某些疫情高发地区,为了紧急应对,出现了“盲目打狗”的风潮。云南省牟定县甚至在5天内,把全县5万只狗悉数扑杀干净。对此做法,张永振表示坚决反对,“控制养狗,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强制措施,而要管、免、灭相结合,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做法。”
张永振呼吁,首先,各地农业部门应加强与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合作,指导各地对犬只实施免疫,尤其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犬只,发现阳性带毒犬要及时处置。逐步实施注册标识和免疫标识制度,大力推广北京等地犬佩戴注册牌和免疫标识牌的经验。农村的狗尽量圈养,督促主人管好自家的狗,不要到处乱跑。其次,人们应加强防范意识,被狗咬伤后迅速用肥皂水清洗、自来水冲洗伤口,并尽快去医院或防疫站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病疫苗,并正确使用抗狂犬病毒血清。最后,养犬人的连带责任必须明确,这样才能规范养犬行为,遏制疾病蔓延。
乙肝治疗越来越规范
“2006年,是《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广的一年,经过社会各界努力,乙肝抗病毒治疗率已经从19%上升到40%。”作为《指南》的发起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庄辉对此一脸欣慰。
, 百拇医药
而在《指南》发布之前,据解放军302医院统计,78%的乙肝患者不知道应该到什么地方找谁看病,38%的乙肝患者看病随着广告走,并且有32%的患者有受骗上当的经历。和茫然的病人相对应的是,竟有45%的医务人员不清楚乙肝诊疗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同一名患者到不同医院甚至不同医生处就诊,会得到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出台,乙肝规范治疗得到了普及。《指南》指出,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重要的手段,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只有这样,才能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规范治疗固然重要,但要降低国人的乙肝病毒携带率,彻底摘掉“肝病大国”的帽子,还要“从娃娃抓起”。庄辉院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90%,其中城市的覆盖率更高。今后,除了继续普及新生儿接种以外,乙肝疫苗接种也要向成年人推广;并且,新生儿接种时间要提前,仅仅遵循《指南》提到的12小时内还不够,最好是“立即”注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起到保护作用。
, 百拇医药
庄院士告诉《生命时报》记者,2006年对《指南》的推广,主要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在接下来的1年里,将重点在中小城市展开宣传,让更多的人群受益。
禽流感和流感要一起防
在过去的一年里,禽流感没有大规模流行,很多人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但专家提醒人们,仍要保持高度警惕。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确诊人禽流感病人超过200例,病死率约为55%以上。中国2005年10月发现首例人禽流感患者,此后共确诊了20例人禽流感病例,其中,南方18例,北方2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监测与应对咨询委员会委员曾光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到目前为止,全球发生的所有人禽流感患者都曾与死禽接触,还未出现人传人迹象。但他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对于禽流感未来的走向,尤其是其早期可能的重组变异,人类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谨防禽流感在今冬明春与人流感病毒杂交并导致禽流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蔓延。
, http://www.100md.com
曾光教授指出,2006年,我们对人禽流感发病规律的认识已经有所加深,卫生系统也拉起了致密的疫情监测网络,不仅做到了在动物禽流感疫区搜索人之间禽流感疫情,而且监测“雷达”的触角已伸向了所有的区域,并且对疫情做到了完全公开。更重要的是,公众防控传染病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令人欣喜的是,人禽流感疫苗Ⅰ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中国人禽流感疫苗临床试验项目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林江涛表示,Ⅱ期临床试验主要内容是继续考察疫苗的安全性、观察疫苗保护的时效性等。“人禽流感疫苗对人体的保护能力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将是Ⅱ期临床试验的研究重点。”据悉,和Ⅰ期临床试验相比,Ⅱ期临床试验需要的试验人群数量将扩大4倍,需要400名左右的志愿者参与。
曾光教授最后提醒,今冬明春,全球H5N1型禽流感的传播有可能再次“抬头”,与人流感发病高峰重叠,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他说,H5N1型病毒以后如何变异还难以判断,其中一种可能性是与人流感病毒混合“杂交”,形成一种可以在人间传播的新型病毒,继而引发流感大流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好冬春流感预防能降低人流感与禽流感病毒相遇混合的机会,避免大规模流感的出现。
, 百拇医药
对此,他提出了“管住口”、“勤洗手”、“打疫苗”三种措施:注意尽量不食用未经煮熟的禽类制品,尤其是路边小摊上的烧烤;要“勤洗手”,居室常通风,少去人多的场所;更为积极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寄生虫病卷土重来
秋季,北京的“福寿螺”事件给贪吃的人们敲了警钟:寄生虫病一直徘徊在我们的周围。其实,除了广州管圆线虫病在北京肆虐,肝吸虫病早已在全国大面积流行,西北地区成为包虫病的“重灾区”,西藏林芝地区爆发了疟疾……寄生虫病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余新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寄生虫病,特别是食源性寄生虫病高发,主要有4方面原因:第一是饮食多样化,人们盲目追求新奇,肉没烹熟就入口,“福寿螺”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第二,厨房不卫生,没有严格按规定操作。第三,肉类检测不严格,虽有例行检查,但很多寄生虫没查出来。第四,防控措施不到位。
, 百拇医药
据介绍,建国初期我国黑热病有51万病人,不到20年疫情被扑灭,但现在西北八省区又出现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毛主席的诗作《送瘟神》宣告我国对血吸虫疫情的控制,但近年又出现了流行,沿长江七省就有80万患者。肝吸虫的疫情最为严重,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国人感染肝吸虫的人数达到了1249万,光广东就有500万,并且呈大面积流行趋势。
防治寄生虫病,任重而道远。余新炳提出了3点建议: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号召大家尽量吃熟食;其次要控制传染源,增加筛查寄生虫的指标;再次,群防群治很重要,对于感染率超过30%的地区要采用集体服药的措施。今年,全国有10省各推出了1个县,作为国家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将有利于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
耐药结核病让人担心
“今年,结核病最大的问题是耐药问题,向药物研发和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主任唐神结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
, http://www.100md.com
3月,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报告了极端耐药结核病的存在。过去,医学界将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称为耐多药结核病,而极端耐药结核病不但对一线药物耐药,还对6种二线药物中的至少3种发生耐药。“由于缺乏有效药物,极端耐药结核的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病程进展快,其致命程度远高于艾滋病。”唐神结主任说。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世界各国都已发现了极端耐药结核病患者
,情况最严重的是亚洲和非洲。唐主任指出,对此我国一定要高度警惕。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现有患者约500万人,发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并且,75%的结核病患者年龄在15—50岁之间。此外,我国结核病治疗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初治患者治愈率高,但仍有不少患者未被发现,大量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存在于人群中,以至新病例不断出现;二是耐药患者有所增加。
“总的来说,结核病高发于贫困地区,且发病人数越多,治疗难度越大,出现耐药病例的几率更高。”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大力研发新型结核药物,以应对耐药菌株,但唐主任介绍说,新药还都在试验阶段,要进入临床应用至少还需5年。因此,改进治疗方式是当务之急。
“2006年,结核病诊断、治疗的进展令人振奋。但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包括找到治疗极端耐药结核病的方法,研发更好的药物,让更多患者摆脱病魔。”唐神结主任说。, http://www.100md.com(吴潇湘 田野 徐李燕 王跃西 张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