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代谢&生命 > 体温
编号:11577315
冬季警惕体温过低(养老提示)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30日 《生命时报》 2007.01.30
冬季警惕体温过低(养老提示)

     手脚冰凉,体温总低于37℃要小心

    老人之间互比身体壮,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儿。有人说,你看我身体多棒,跑上一小时不带气喘的;有人说,你看我每顿吃两大碗饭,胃口跟小伙子似的;还有人说,你看我体温从来没高过37摄氏度,发烧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体力好胃口佳固然值得提倡,可体温总低于正常的37摄氏度,就要警惕了,尤其是在这个疾病多发的冬季。

    37摄氏度是个坎

    正常人的体温通常人37—37.3摄氏度这个范围内,如果低于37摄氏度,就可以认为是体温偏低了;若低于35摄氏度,那就预示着老人的身体相当虚弱,必须送院治疗了。

    老年人的体温持续在35℃以下,医学上便称作“老人低温症”。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都已老化,体内产热减少,能够觉察到温度降低的身体机理的敏感性已经丧失,在与寒冷的接触中,皮肤血管反应比较迟钝,不能很好地收缩,丢失的热量也比较大,因而不能使体温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因此,“老人低温症”不是一种病,而是生命活动衰减,机体反应性降低的一种临床表现。

    老人感染,体温降低

    作为一种“征兆”,体温偏低与其他很多疾病息息相关。

    首先,体温较低的人往往抵抗力差,容易被感染。一般人出现感染后,体温会升高,以期用高温“消灭”病菌。可老人则不然,他们在感染时体温不升反降,很难令人察觉。所以不少老人到医院时已感染多日,甚至出现了并发症。

    其次,体温低的老人往往进食不多,长期如此,身体就会营养不良。

    再次,体温低容易促发心脏病、脑梗塞、下肢静脉血栓等疾病。体温低也预示着血液循环变差,血栓更容易在血管里“安家”,导致栓塞的几率大大增加。

    最后,不少慢性疾病,如老年性痴呆、严重贫血、肾病、慢性循环衰竭等,都会造成体温偏低。

    穿衣要轻便保暖

    对这类老人来说,冬季保暖固然重要,但切忌穿得过于厚重。有些老人里三层外三层,反倒对身体不利。一来过于厚重的衣物会增加老人的“负担”,导致体力消耗增加、热量损失增大;二来会“限制”老人的活动,不利于新陈代谢。因此,老人最好选择羊绒衫之类轻便暖和的衣物。

    平时老人应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电解质的食物——蛋白质供应能量持久,电解质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渗透压。从中医角度说,多吃些牛羊肉、核桃、大枣、生姜等温性食物,或党参、黄芪、当归、肉苁蓉等温性药材,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子女们要时常检测老人的体温及其他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肢体活动、意识状态等。还可以经常摸摸老人的手和脚,如果老人手脚冰凉,并伴有面色苍白、活动减少,就需要加以警惕了。, 百拇医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 田金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