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9069
春日藜蒿香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2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史振中

    莺飞草长时节,正是藜蒿飘香,进入千家万户餐桌的好日子。俗话说:“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藜蒿本是湖畔滩涂野生繁殖的一种水草,体短、茎细、花小,叶如羽状朝上分裂,很像端午节家家门上挂的艾叶,散发出一种非常诱人的淡淡清香。

    它的嫩茎可以作菜,俗称蒿秆,白里泛青,青中透红,像日常所食的黄豆芽般粗细。摘除它残败的枝叶和弥老的根须,只留下一寸多长的一截截嫩茎,用清水浸漂,保持它的水灵、鲜嫩。

    炒藜蒿的方法非常独特,用料也比较讲究。先把腌渍的五花腊肉切成细丝,用大火滚油爆炒,再把拣好洗净的蒿秆倒入锅内,不停地翻炒,适时加上辣椒末或干辣椒丝,有的还加上本地鲜绿的嫩韭菜。一番手忙脚乱,不大工夫一道香喷喷、油腻腻、色香味俱佳的“藜蒿炒腊肉”就做成了。

    藜蒿青绿、腊肉金黄,挟一束送入嘴里,脆嫩爽口,咸辣适中,味道极佳。那喷香,那辣味,食后那酣畅淋漓的劲儿沁人心脾,别提有多痛快,丝毫不亚于大鱼大肉的山珍海味。难怪“藜蒿炒腊肉”这道菜会成为口味重的南昌人佐餐下饭,久食不厌,十分嗜好,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名菜。
, 百拇医药
    藜蒿长年在水中繁殖,自行生长,生命力极强。每逢阳春时节,鄱阳湖滨满目青翠,无边无际,人们不需成本,只须花些劳力,驾着木船去打捞,尽可满载而归。南昌临近鄱阳湖,由于地域的便捷,加上藜蒿的物美价廉,不由得人们不喜爱。它不用施肥,也不用打药,只要湖区的水体没有受到污染,那是绝对的环保产品,绿色食品。不过挑拣起来颇费工夫,一斤摘不到四两,只能炒一小盘,大部分茎叶被废弃。

    还记得少时家贫,直接跑到江边船上去“批发”,只见赣江边人声鼎沸,喧闹繁忙,一船船的藜蒿满载而来,堆积如山。那时价格十分便宜,三、五分钱一堆,抱回几堆,家人邻里,男女老少围坐成一团拣藜蒿,说说笑笑,打打闹闹,邻里间的和睦,孩子们的融洽,浓浓的亲情,掩盖了生活的贫穷与艰辛……

    小小的藜蒿还能滋生出南昌人难以忘怀的家乡情结。每当藜蒿上市,即使贵得离谱,下馆子也要点上一盘吃个时鲜;招待外地客人,主动殷勤推介:“这是南昌的特色菜,非常好吃,不吃就遗憾!”溢美之词浸透着南昌人的自豪与自信。身居外地的游子,离昌前不忘带几斤拣好的藜蒿,回去后好慢慢品尝。出差会亲友,也要捎上几斤捆绑得整整齐齐,还带着新鲜嫩叶的藜蒿送给江西老乡,礼轻情意重,让他们在分享家乡风味时,慰藉心里的思乡思亲之情。难怪长年客居岭南的音乐人颂今先生还把家乡的“藜蒿炒腊肉”谱成歌曲,广为传唱。

    近年有人看到市场的巨大需求,把藜蒿移植进蔬菜大棚,沙地上种植,温室里培育,灌溉施肥,长得根深叶茂、浓绿青翠。它可以不受时令、地域的限制,一年四季不间断地上市,只是徒有其形,不具其神了,虽炒的佐料相同,吃来味道总不似野生的那么馨香、鲜脆、滋嫩,口感正宗。而且成本高昂,连根带叶上市就三、五元钱一斤,摘了根须的要十多元,本来为百姓喜闻乐食的大众菜,成了身价百倍的“贵族菜”,不能常食常新,一饱口福了。

    我怀念那价廉物美的野生藜蒿。在我们品尝藜蒿时,也品味生活,咀嚼人生。在每一个南昌人的心中,它不仅仅是一份美味佳肴,更是一份珍贵的记忆,一份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情缘,它伴着我们走过贫困,走向富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