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5389
好医生,有“技”还要有“德”(一家之言)
http://www.100md.com 2007年7月31日 《生命时报》 2007.07.31
好医生,有“技”还要有“德”(一家之言)

     ● 医生要技术过硬,得有更长的临床教育时间

    ● 当医生,首先要实现从看“病”到看“病人”的转变

    ● 对患者进行“话疗”,比单纯实施诊治更重要

    无论医院内,还是医院外,我常听患者抱怨:“为什么就没有好医生!”的确,在大多数百姓的认知里,“好”医生是越来越难找了。但话说回来,“好”字又该是一个什么标准呢?我觉得,大概就是“技”与“德”兼备吧。

    从“死”书本到“活”应用

    先说“技”。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医学院学生是无病不医,做了医生就是无病可医!”意思大概是说,从课本上学知识时,觉得任何病都是可以治疗的;而当了临床大夫,却发现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办法来解决任何疾病。

    这说明什么?知识与实践永远是有“鸿沟”的,就像大多数学科一样。学医者,临床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而一个好的医学院学生也必须学会将“死”的知识,“活”化到每一个现实的病例上,才算是迈出了成为好医生的第一步。也就是说,从书本到实践的转换,是把好学生变成好医生的第一个关键。
, http://www.100md.com
    至于怎样才能尽快进入状态,医学院传统的见习、实习制度起到了关键作用。通常情况下,医学院学生在大三时就会到各科室“轮转”,进行临床实习。这确实是个好制度,但其中也存在缺陷。比如,短短一个多月,学生们对这个科室的工作能了解到什么程度?我想,多数都是走马观花吧。所以,尽可能延长临床教育时间,对培养一个有过硬技能的医生是很重要的。

    必须承认,教育永远都是滞后于社会变化的,而多数时候,我们总是改得不够,改得太慢。因此,谁能够最快最好地适应改变,谁才更有可能成功。

    作为新一代的医生,处于这样一个职业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寻找一种能够适应环境,并能够推动医疗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的途径。这不仅包括掌握现代医疗技术,还有观念的更新和医生地位的转换。

    从看“病”到看“病人”

    再说“德”。我一直认为,要想做一个好医生,首先要做一个好人。有句话叫“医乃仁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何为“仁”?简单来说,就是医生要有对生命、对疾病的正确态度,要能感受到病人的痛苦,要对人格和权利有全然的尊重。医生是一个“在生死线边缘救命”的职业,他们手中掌握的是每个人仅有一次的宝贵生命。因而,对于道德上的要求,也自然要严格得多。
, 百拇医药
    我们不能说,现在的医生素质太过良莠不齐,但目前,对他们的人文教育,显然是有所欠缺的,而这,当然也不是医学院学生独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是大学里一两堂人文教育课就能解决的。我更相信,这些问题,应该是老师们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出来的。如果一名临床老师在遇到病人突然吐血时,不介意被弄脏衣服,立刻拿来痰盂,并细心帮患者解除痛苦,那么,身边跟着实习的学生就一定会记下这一幕,并效仿。

    在“德”字上,学会从看“病”到看“病人”的转变是极为重要的。当一个人带着痛苦而来的时候,能学着感同身受,学着体贴的医生才是受欢迎的好医生。而这种能力,更多的来自你所处的大环境的影响,或许,社会也需要为此承担一点责任。

    身体健康是一种美,疾病是对美的破坏,而治疗则是对美的修复。所以,作为美的修复者,其内心一定也应该是“美”的——有恻隐之心,习惯去帮助别人。

    从学知识到练沟通
, 百拇医药
    第三个转变,应该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

    医生兢兢业业,治病救人,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说他们不好?是相互的不了解,不理解。对于这样的障碍,沟通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毕竟,医学不是一门单纯的自然学科,而是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作为社会人的病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脾气,免不了会起些冲突。那么,如何尽量避免冲突,考察的就是一个医生的沟通能力了。

    曾经听说过,医学院为了给学生增加一些处理冲突的能力,会特意聘请公共关系方面的老师进行授课;而平时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也是医学院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学与用总还是有差别的。要想用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老师、社会打交道时,就得多多实践。正所谓,功夫要用到平时。

    其实,病人都是来看病的,不是来找麻烦的。曾经在“丁香园”网站上看到一名医生发帖子说,“学会怎样与病人接触和交流,怎样说服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理解在他身上所做的各种检查和治疗,坦然面对手术后带来的各种发热、疼痛等不适,以及手术并发症等,都是从学生到医生转变过程中必须学会的。”
, 百拇医药
    的确,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的“话疗”,是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可能比单纯对病人实施诊治更重要。

    培养好医生,哈佛贵在求变(相关链接)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张遇升

    哈佛大学作为美国,乃至世界著名学府,其医学院也是同行翘楚,成为诸多学校效仿的对象。“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一所伟大的学校,又是什么造就了伟大的人?”我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交流学习的2个月经历,无异于管中窥豹。但其中,有几个关键词,还是很值得一说的。

    关键词一:改变

    “我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让一个医生在他50岁时还做着和30岁时一样的事情。”这是尤金·斯特德博士在《思考的方式——从医的艺术启蒙》一书中写到的一句话。因为,在他看来,改变对医生而言,应该成为一种永恒。
, 百拇医药
    哈佛大学医学院在这一点上,与斯特德博士有着相当的共识。举一个例子来说,哈佛校方发现,由于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观看讲课的录像,造成有些课学生的出勤率不高。但学校并没有埋怨学生“今不如昔”,“不思进取”,而是客观分析了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策略以适应这种变化。如学校减少了课堂讲授的时间,增加了小组学习,团队合作的机会,要求学生相互讲授学到的知识。

    关键词二:仁爱

    在哈佛,有句话叫:科学是简单的,仁爱是困难的。麻省总医院精神科教授吉恩·贝雷森说:“医学生的成长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知识的增长,躯体的成长,情感的成熟,社会判断和道德操守的提高。医学知识,在美国的其他医学院,或者说全世界的很多医学院,估计讲授的都和哈佛差不多。但这仅仅只是教育的1/5,剩下的东西,很难教,但却极其重要。”

    “病人—医生III”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当学生们学会了问病史、查体后,来到患者身边时,面临的却可能是抑郁、悲伤、绝望,甚至是愤怒;他们有可能需要向一家人宣布一个不好的病理结果,要面临社会、道德、专业价值标准的冲突……而这门课正是力求教会学生们去反思这些冲突,去探究这些故事背后的故事,去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 百拇医药
    关键词三:交流

    在美国,临床轮转与我国大体相同,也是由住院医带着收病人、写病历、管病人。但这样的临床轮转,对临床实习的学生来说,却缺乏和高年资医生的交流。每个月,医学生匆匆地从这个科转到下一个科,或是从这家医院跑到下一家医院,他们和教授之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而对于医学这样“学徒制”的行业来说,一个好的导师,不仅仅能交给学生知识,还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楷模,教给学生为人处事的方式。

    基于此,哈佛才想重新拾起“导师制”。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和高年资医生有更多的交流,哈佛还将3年级的轮转固定在一家医院,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去的医院。

    关键词四:随访

    除了“导师制”之外,哈佛的另一项教学也颇有创意,那就是纵向学习。学生们在病房里待一个月,见一个病人常常也就两三天,看到的只是疾病的一个“横截面”。比如心梗的患者,造影、扩张、支架,半天功夫就出院了。而患者的过去、将来,出院以后的用药、康复、依从性、精神状态,都无从知晓。而这些,直接决定了病人的预后。在美国,虽然有家庭医生专门负责患者出院后的随诊,但与专科医生之间的沟通是比较少的。对此,哈佛的做法是,让学生在一年当中,随诊若干个典型患者,如心梗、糖尿病、中风等等,和患者以及他/她们的家庭医生保持联系,每月追踪病人的情况,得到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对他们来说在繁重的学习之余,花一点时间,去聆听、去了解、去感受你的病人,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用犀利的语言、尖锐的笔锋、鲜明的观点和热辣的评论打造一个“声音的广场”。

    欢迎广大读者点题并参与本版话题的讨论,您可以将您的观点发至邮箱:zhangfang@globaltimes.com.cn, http://www.100md.com(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 袁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