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10276
让行走训练在卧位时进行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7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9.07
     对所有卧床患者而言,恢复行走功能是其最大愿望。长期以来,对长期卧床或瘫痪患者恢复行走功能的训练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患者具备床上坐起和独立坐的能力;②患者能独立完成站起-坐下全过程;③患者能保持站立位平衡;④在站立状态下进行行走训练。如果不具备完成①~③的能力,则不能开始行走训练。

    目前,有一种新的行走训练装置已获得国家专利,这种新型装置打破“只有具备站立能力的患者才能进行行走练习”的传统观念,让卧床的患者及早开始练习行走。该装置发明(设计)人、中山大学附二院康复医学科燕铁斌教授告诉记者,这种装置虽然目前还没有投入使用,但是其设计理念是成熟的,一旦投入到临床中,即能缩短患者卧床时间,这种行走训练装置可以让患者在卧位、站立位上进行训练。

    近年来,国外也有一些设备可以让患者在卧位时进行下肢主动、被动活动,但必须固定在普通病床上才能使用。虽然患者可以进行下肢的活动,但不能站起来活动,仍然不能解决早日让卧床患者站起来练习行走的问题。而可调节式卧-站行走训练装置,包括可调节式治疗床,其特征是:治疗床的床面上对应患者大腿下端处开有两孔,装有伸缩式下肢托架及其由CPU控制器控制的驱动装置。
, 百拇医药
    燕铁斌解释说,伸缩式下肢托架由膝托顶杆、活动关节、摆杆及拉杆构成,块状的膝托下连有顶杆,顶杆穿过开有垂直长槽的活动关节,长槽内两边各有弹簧顶在顶杆侧,顶杆下端前后分别与摆杆、拉杆下端铰接,摆杆的上端与床底面铰接,拉杆上端与由驱动装置驱动螺母的水平螺杆螺母传动的螺杆铰接;而驱动装置为电机驱动螺杆螺母传动,电机分别驱动左、右肢伸缩式下肢托架的螺母转动带动螺杆前后运动。

    在燕铁斌的设计中,治疗床面后部对应于患者小腿处开有槽,装有伸缩式脚托部件,其为水平伸缩套筒式,内杆后端固定有脚托,内、外杆有紧定螺钉定位。其为水平螺杆螺母传动式,螺杆的后端固定有脚托;其螺杆螺母传动与前述的伸缩式下肢托架螺杆螺母传动共用一两端的螺旋分别为左右旋的螺母。

    上述大腿与小腿处的伸缩式脚托部件,构成了该装置的运动枢纽,这两个部件通过CPU控制器带动控制阀分别进行驱动。

    燕铁斌说,由于固定在床面上的左右垂直伸缩式下肢托架在其驱动装置驱动下进行左右上下错开上下伸缩,带动患者双下肢模拟正常走路时双下肢交替摆动的模式,采取主动、被动两种程序,让患者早日进入行走训练阶段,即便是患者不能独立坐起或站立,也可以进行行走训练。
, 百拇医药
    在使用该装置时,如果患者神志清醒,可以选择主动模式,这样,患者可以自己蹬动该装置,使双下肢交替上下摆动,模拟正常行走。如果患者神志不清醒或昏迷,可以选择被动模式,该装置可以带动患者的双下肢上下运动,达到被动行走的目的。主动和被动行走训练均可以在卧位和站立位之间的任一角度进行。该装置既可以采用双下肢交替摆动的行走模式,也可以通过控制器采用单侧下肢独立运动的模式。

    记者在业内了解到,类似的装置在国外已有生产,但价格十分昂贵,国内基本上看不到。燕铁斌说,随着国内康复事业的发展,一些小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开展了康复医学专科,但是,国外类似器械的昂贵价格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一旦其设计的这款训练装置能在国内找到合作者,就能生产出价格合理、功能良好的产品,为需要行走训练的患者提供更为先进的服务。, 百拇医药(刘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