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09777
谁还在玩“心跳”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24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9.24
     正如沧海一粟,一个企业在浩瀚商海中必须面对的不仅是商机,还有危机。整个企业就像在剃刀边缘转圈的舞者,随时迎接可能到来的危险。此时,企业管理者若是善于运筹帷幄,则完全可以化解这种风险;但若是管理者总是表现出紧张万分和压力重重的状态,那么,企业也必将紧跟着陷入囹圄。

    现代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谁还在玩“心跳”,谁离死亡和被淘汰或许就不远了。

    矛盾积累引发企业病变

    李总管理着一个“集团式的企业”。虽说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但当企业不断地壮大之时,李总反而不知道企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了,于是他在管理上的瓶颈接踵而来。再加上企业此时受到内部消耗和外部打压,销售指标与利润直线下降,营销、财务、产品、人员等等都处在巨大的风险中。身负巨压的李总寝食难安,甚至在半夜里被 “企业破产倒闭”的噩梦吓醒,冷汗湿透了睡衣。

    尽管如此,李总还是不愿将权力放手,每天行走在崩溃的边缘。
, 百拇医药
    我们常常会笑言“企业长得很像其老板”,其中是值得琢磨的。李总的企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特别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方面可谓先天不足,所以,在企业开办之初体现出了协同作战而且富有成效。尽管李总具备足够的控制权和对企业的所有权,但此时的李总除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关键决策之外还体现不出更多的权势。但随着企业逐渐成型,李总的经验、信心和控制欲也随之增强,个人威信也希望得到充分体现,以李总为中心的指挥格局和管理格局也就形成了。很多问题因此而变得复杂起来。比如,李总习惯了事必躬亲,虽然也希望管理遵循制度,但由于其身份特殊而往往问题处理“一竿到底”,却造成了管理人员无所适从,于是打出了“老板说了算”的借口,所以说,李总的忙碌实际上是缺少章法的;另外,李总忙于应酬,管理团队不能有效弥补“时差”,都排着队等李总下指令,这种管理偏差的累计怎能不使李总处于焦灼的尴尬境地?换个角度看,他同时也被自己的管理枷锁套牢着。

    在矛盾的“雪球”越滚越大的时候,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被打破,李总的管理自然就会由“心跳急”恶化为“心脏病”。
, http://www.100md.com
    回归平衡停止“心跳急”

    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平衡,不仅是指组织发展中各种关系的平衡,还包括管理水平和心情的平衡与平和。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应该随着时间、空间、管理双方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因为这种动态性,管理才充满了灵活性和创造性,而不是像在没有任何保险绳的情况下“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葬送掉整个企业的性命。因此,要保持这种平衡,就必须用有效、及时的公关手段来化解风险。

    第一,战略是方向,执行是关键。李总的企业可以说是数以千计的中国企业的缩影,老板的眼光就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这是很狭隘的。玩“管理心跳”的企业大多数没有长远的企业战略规划,而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要知道企业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当一头扎进战略中的时候,执行力将成为最重要的因素。瞄准战略目标+认真执行,企业至少不会时时处于“剃刀边缘”。

    第二,成立学习型组织修炼内功。企业管理层的学习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命运。如果李总认真虚心地学习现代企业管理,不用事必躬亲,下属将不会做任何事都对老板言听计从,从而带出许多矛盾。那么,李总也不会在管理上问题重重了。
, http://www.100md.com
    在现代企业中,还要依靠企业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组织”,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才会得以提高。因此,目前国内企业中,大部分都把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外部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第三,做好自己的产品,管理好自己的事业。企业管理的前提是取得效益,而效益又来自产品销售的不断增长。如果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微薄,那么,管理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管理者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产品营销: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含量,输出产品的同时也输出自己的标准;善待消费者,做诚信企业。

    第四,解决管理信任问题,引进职业经理人。尽管许多国内企业都不喜欢引进职业经理人这种“空降兵”,但在管理出现瓶颈时,这种做法却不失为权宜之计。管理人才的引进,可以使企业起死回生或摆脱暂时的困境。

    而不愿引进管理人才的企业或引进后不授权的企业,主要是先解决信任问题。实际上,国外很多家族企业都纷纷从外界聘请总经理甚至是竞争对手。
, 百拇医药
    第五,善待员工,及时沟通与协调。怎样运用管理对待员工,员工就会以怎样的方式回报企业和老板,而且,老板有什么样的管理风格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企业员工和各级管理者。沟通会使上传下达及时准确、政令通畅会使企业效率得以提升,因此,在企业内部强调协调配合的重要性,发挥团队协作的能量,可以使企业从上到下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局面。

    第六,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把这句话引入到处理企业管理危机是比较妥贴的。企业的管理危机不仅来自内部,而且还来自外部。如果令管理者“心跳”的外部危机来临,就要抢在危机爆发之前将其化解,也就是说防范管理风险是最为重要的。只有预防危机的发生或者在危机产生后得以有效化解,企业的管理才不会在一种令人“心跳”的氛围中度过。

    (请作者速与本版编辑联系), 百拇医药